书城童书海洋未解之谜
15513200000061

第61章 沉船之谜

断为两截、躺在海底锈蚀已有大半个世纪之久的“泰坦尼克”号,似乎又活了过来。这艘白星级邮船在1912年的处女航中因撞上冰山而沉没,夺去了1500余名乘客的生命。它的故事曾在书报、电影上广为传扬,还写进了诗词、歌曲。今天,传说突然变成了现实;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们,从电视录像和照片上见到了这一当年辉煌成就的遗骸,感受了它昔日的硕大无比和现时的阴森寂寥。人们跟随深海潜水船“阿尔文”号和远距离操纵潜水装置“小杰逊”,巡视了这艘豪华邮轮的残骸。看到绝望的乘客和船员曾扶持的那些栏杆,不禁又浮现出70多年前那个漆黑夜晚,这艘巨轮滑向深海的情景。在北大西洋12000千多英尺深处拍摄的这2分钟录像和9幅照片,仅是持续12天的探测中获得的60个小时的录像带和6万张照片中很小的一部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地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巴拉特,带领了一个小组找到了“泰坦尼克”号。叙述这一海底探险的壮举时,巴拉特透露了一些惊人的新情况。他的深海探测船并没有发现传说中冰山擦过时形成的3百英尺的大裂口。他认为冰山的撞击使船板翘裂,从而造成了海水的涌入。

“泰坦尼克”号在1985年9月的重新发现要归功于高技术的运用。

在此之前,法国的“西南风”号已在一个150平方海里的区域内用声呐装置像“刈草坪”似的搜索了22天。在寻遍80%的区域未发现踪迹后,美国海军考察船“诺尔”号上由巴拉特带领的小组,在3个法国科学家的参与下用一台拖在船后沉入12500英尺深处的声呐——摄像装置,继续搜索余下的地区。9月1日清晨,船上的厨子叫醒了巴拉特,让他到控制中心去。

当他在屏幕上看到一只形似锅炉的图像时,大叫了起来:“就是它!”在发现锅炉之后,他们用类似于深海渔船一般使用的回声探测器找到了船的主体部分。然后,根据卫星导航系统确定了“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对“泰坦尼克”号的探测虽然吸引着全世界的注意,但它只不过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众多海底探测之一。

就在伍兹霍尔科学家研究照片的当时,另一艘更为古老的船只正在逐步地袒露它的秘密。距土耳其卡斯城的乌鲁布伦角不足一海里的海上,探测船“维拉松”号的3名潜水员跳进了地中海。他们是得克萨斯A&N公司海洋考古所的巴思小分队成员,两年来该所与土耳其组成联合工作队,一起打捞一艘3400多年前沉没的木船。该船是1982年发现的,当时一个土耳其的海绵采集者拣到了该船所载的一些物品。

腰间绑着24磅的重物,潜水员只需几分钟就可到达145至170英尺深处木船残骸躺着的倾斜海床。但时间是很宝贵的;在这深度,潜水员每次只能工作15分钟,待长了会得氮麻痹:在深海压力下,血液会吸收过量的氮气,引起一种使潜水员反应迟钝的昏晕,“就像刚刚灌下三杯马提尼酒似的”。在几分钟内,潜水员发现了一些首饰、水晶珠子、箭镞和陶罐,将它们放进一个塑料盛器。每发现一件物品,他们就在那个地方插上一个标记,并测量一下与基准点的距离,这样考古学家将来就可以准确地画出分布图来。

这艘船的来历还不清楚,但它装满了货物,有青铜器、锡器、玻璃器皿、黄金、水晶、武器和用陶罐装着的零星物品——土耳其博德鲁姆海底考古博物馆的副馆长叶尔的士称它为“浮动超级市场”。巴思的副手、考古学家普赖克认为“它提供了公元前1400年时此地区居民的许多新情况”。例如玻璃的发现表明这一地区工匠生产玻璃的时间远早于原先估计。这只船本身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巴思说:“它使我们对造船技术的认识,往前推了1000年。”处于地球另一面的南太平洋上,一伙海洋考古学家正在所罗门群岛的瓦尼科罗岛近海紧张工作。距海岸两海里处,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航海家佩鲁斯伯爵的旗舰“波索尔”号和伴随它的快速帆船“阿斯特雷勃”号沉没在水下。路易十六在1785年派遣佩鲁斯出航太平洋,期望他的发现能与英国探险家科克船长的一见高低。8年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时,据说他还在打听:“有佩鲁斯的消息吗?”每天早晨,潜水员乘充气皮艇去沉船现场。下午返航时,他们总能带回不少物品,例如皮靴、中国陶瓷、玻璃项链等等。考古学家斯莱齐的珍贵发现是一块刻有“皇家”字样的黄铜头盔护板,他说:“对我来说,它的价值胜过一箱钻石和黄金。”

对海底宝藏的追逐开始于1954年,当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渔民发现了两千年前的希腊船只》。作者是法国的科斯托,他曾参与发明了水下呼吸器,并用它在地中海打捞了一艘沉船。1959年,科斯托发明了第一艘用蓄电池驱动的潜水器,可以乘两个人潜到1000英尺的深处。

但是促进多用途潜水器发展的动力,来自一场灾难事故。1963年,美国海军的一艘全新的核动力潜艇“长尾鲨”号在卡德角以东处沉没。一年半之后,海军的搜索组才乘坐深海潜水器“特里亚斯持”Ⅱ号在8400英尺的深处发现了它。“特里亚斯特”Ⅱ号虽然能潜得很深,但它只不过是一个从母船上放下去的圆形耐压舱,并不能救援潜水艇或打捞沉船。

海军认为还需要有能在水深750英尺以下自由活动的深海潜水艇和远距离操纵的潜水装置。到1964年,美国海军造成了“阿尔文”号潜水艇,能携带3名乘员潜至6000英尺深处,用机械手拣取物品,而后,“阿尔文”号又添了第二只机械手和一个新的抗压层,使它能潜至13000多英尺的深度。在“泰坦尼克”号探测中的出色表演,仅是这一小型潜水艇近两千次深潜任务之一。1966年,一架携带氢弹的B-52轰炸机相撞失事,一颗氢弹沉入地中海海底。“阿尔文”号找到了它,并将它捞了上来。

近年来加入“阿尔文”号行列的还有数十种其他载入的深潜水艇,其中多数是美国和法国制造的。潜得最深的要数美国海军的“海崖”号,它能载3名乘员潜至两万英尺深处,“海崖”号将执行调查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附近的戈达海底山脉的任务。“小杰逊”在“泰坦尼克”号探测中的作用,使人们对远距离操纵的潜水装置刮目相看。它们不仅补充了有人操纵潜水艇的不足,而且可望在许多场合取而代之。这种装置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变得盛行起来,许多石油公司用它们来探测海底石油。先进的远距离操纵装置“吉米尼”在打捞“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残骸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85年,美国的另两台先进的远距离操纵装置“甲壳虫”一号与“甲壳虫”二号,参与了在北大西洋中寻找6月23日坠落的印度航空公司182航班的波音747飞机。“甲壳虫”一号在6700英尺深处找到并打捞起该机的“黑盒子”;“甲壳虫”二号则确定了飞机残骸的位置并照了相。它们所取得的结果使专家认定,飞机的坠落是由于前行李舱在空中被炸弹炸裂所致。还有更为先进的这类装置正在制造之中。圣地亚哥水下产品公司将上市一种重量仅56磅的装置,它有可上下左右转动的彩色电视摄像机,能潜至300多英尺的深度。该公司的经理说:“你可以将它放在汽车行李舱中,开到所要去的地方,然后抛入水中。”这种趋势使找宝者欢欣鼓舞,并使富于进取心的业余爱好者也可以试着打捞近海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