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第一家族
1551500000020

第20章 美国首富之争 (2)

洛克菲勒与劳拉先后生有4女1男,存活下来的是3女1男。

洛克菲勒虽然聚敛了巨额财富,但自己的生活非常俭朴,并且时时刻刻都在给他的儿女灌输他在一贫如洗的儿时形成的价值观。防止他们挥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让他们知道父亲是个富人。洛克菲勒的几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前,从没去过父亲的办公室和炼油厂。

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虚拟的市场经济,妻子劳拉为“总经理”,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孩子们靠做家务来挣零花钱:打苍蝇2美分,削铅笔10美分,练琴每小时5美分,修复花瓶则能挣1美元,一天不吃糖可得2美分,第二天还不吃奖励10美分,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美分,唯一的男孩小约翰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5美分,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0美分。洛克菲勒为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小小的家务劳动力感到很得意,他曾指着13岁的女儿对别人说:“这个小姑娘已经开始挣钱了,你根本想象不到她是怎么挣的。我听说煤气用得仔细,费用就可以降下来,便告诉她,每月从目前的账单上节约下来的钱都归她。于是她每天晚上四处转悠,看到没有人在用的煤气灯,就去把它关小一点儿。”

约翰·D·洛克菲勒逗小孩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相互谦让,洛克菲勒只买一辆自行车给4个孩子。小洛克菲勒长大后不好意思地承认说,自己在8岁以前穿的全是裙子。他在家里最小,前面3个都是女孩。小洛克菲勒是穿着姐姐的衣服长大的。

谁是小洛克菲勒

“看到是一个男孩,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要知道,前面4个孩子都是女孩,而且这孩子看起来很健康。”

这是劳拉的日记。1874年1月29日,她为洛克菲勒生下一个男孩。到此,洛克菲勒家族总算是有了正式传承人。

不过,小洛克菲勒自幼瘦弱多病,没有承袭父亲的健康活力,更像是继承了母亲的柔弱体质。在他3岁前,父母一直为他的健康担忧。他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童年,远离喧嚣纷繁的外部世界。成年的小约翰一直记得童年的一个玩伴,就是福里斯特山管家的儿子哈里·穆尔。小约翰回忆道:“那时我有一部照相机,我们两个常常一起拍照玩。”尽管有些孤独,小约翰还是在弗罗斯特山找到许多有趣的地方,夏日午后的游泳、划船和远足给他的童年留下一段田园诗般的回忆。也许,小约翰的童年生活并非像他人想象的那样孤独。几十年之后,他的童年伙伴凯特·斯特朗向他回忆道:“那时候你大概是最讨人喜欢的男孩子,你的朋友都认为你有爱心、体贴周到、说话风趣,而且比那个年龄的孩子聪明得多。”无论走到哪里,小约翰总是得到女性的关爱,有时候甚至让他透不过气来。

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员不记得洛克菲勒发过火,小洛克菲勒也不记得父亲发过脾气。老约翰总是很有耐心,喜欢鼓励孩子(尽管很少有赞美之辞)。小约翰说父亲是个“受欢迎的伙伴,善于同孩子们相处。他从不告诉我们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只是我们当中的一员而已”。与老比利的自私自利相反,老约翰的家庭责任感甚至可以说多得过了头。

洛克菲勒和劳拉从不打骂孩子,总是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传授道德规范。他们教导孩子们听从良心的引导,唯有这样才不会犯下错误。

这个注定要继承世界上最大一笔财产的男孩当然对金钱不会陌生,却也不能轻易将其搞到手。就像一个农村穷孩子,他得靠自己补花瓶、修钢笔或削铅笔来挣零花钱。老约翰深知许多富家子弟都是因为父母的骄纵溺爱而走上歧途,因此利用一切机会教儿子正确认识钱的价值。有一次,洛克菲勒正在福里斯特山的家中刮胡子,小约翰进来说自己打算取出定期存款,把主日学校(又名“星期日学校”,是英、美诸国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的捐款一次交清。洛克菲勒回应道:“让我们先来算一算。”小约翰计算出来的结果是,自己将损失11美分利息而主日学校不会多得到1美分。小约翰走后,洛克菲勒对身旁的理发师说:“我不反对孩子捐钱。我支持他这么做,但我更希望他学会精打细算。”

听到人们称赞自己的儿子时,洛克菲勒总是坦率地说:“那都是他妈妈的教育成果。”劳拉用她那种禁欲主义的方式教导孩子,希望他们养成自我克制的习惯。她自以为对孩子们的管教很温和,却不知自己有时显得专横。劳拉的性格温和,但过于喜欢说教,有时甚至做得过了头。有一次,她对邻居说:“正好儿子告诉我想要什么样的圣诞礼物,现在他就别想得到这件东西了!”孝顺的小约翰总想博得母亲的欢心,并且继承了她对宗教的虔诚。“仁慈的上帝在赐给我几个可爱的女儿之后,又赐给我这个儿子,”劳拉后来写道,“他年龄最小,却最有勇气、最独立、最有基督徒的品质。”她给儿子订下无数条清规戒律,禁止他跳方格舞,因为这种舞蹈让男女混杂,很不道德。“小圣人”在10岁的时候,就在长辈的要求下签名保证将来“不抽烟、不说脏话、不喝酒”。向他灌输道德教条的女性不止母亲,外祖母斯佩尔曼也一再让他参加儿童禁酒会。童年的生活就这样在小约翰的生活中埋下一个奇特的矛盾:一方面,父亲被公众视为商业大盗;另一方面,母亲却在不断向他灌输道德和宗教意识。于是,小约翰形成一种与父亲一样的世界观:正直的洛克菲勒家族不会遭到恶俗社会的攻击!

小约翰在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环境里长成一个性格柔弱的男孩子,没有经历过兄弟之间那种粗野游戏和对女孩的戏弄。

1893年9月,小洛克菲勒进入布朗大学。布朗大学是美国年代最悠久、受捐赠最多的浸信会大学。

在上布朗大学前,小洛克菲勒是准备上耶鲁大学的,并通过了入学考试,连宿舍都选好了。但是,一位牧师对小洛克菲勒说,耶鲁大学的社交圈子里都是些轻浮浪荡的家伙。

这句话杀伤力太大了,小洛克菲勒怎么可能做浪荡鬼呢,妈妈对自己寄予那么深厚的希望,再说,自己也希望将爸爸事业发扬光大呀。于是,思前想后,小洛克菲勒先去了布朗大学。除了是浸信会大学外,那里还有小洛克菲勒三个好朋友。

进入大学的小洛克菲勒显得不够合群,这与他在相对封闭环境中成长有直接关系。

小洛克菲勒的节俭非常有名,他习惯将每一笔开支都记在账上。这个习惯,加上过于腼腆,都使他在与人交往上存在障碍,甚至受到过一些奚落。好在小洛克菲勒学习刻苦,学习成绩非常好,也算是掩饰,至少抵消了一部分同学的嘲笑。

与家庭比起来,大学生活还是多姿多彩的,小洛克菲勒的视野逐渐变得开阔起来。到剧院看了戏剧,与同学一起骑车周游英格兰。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小洛克菲勒还邀请女生跳过舞。不过,刚开始小洛克菲勒非常拘谨,特别怕踩女生的脚,结果反倒经常踩女伴的脚。

小洛克菲勒在布朗大学的最大收获,应该是两个:一是得到校长的一次金玉良言,二是结识了艾比。

布朗大学的校长是安德鲁斯牧师,参加过南北战争,他的宗教热情和过人智慧给小洛克菲勒留下深刻印象。看到小洛克菲勒性格腼腆,安德鲁斯鼓励说:“洛克菲勒,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就永远坚持自己的立场。”这句教导,后来影响了小洛克菲勒一生。当他在处理拉德洛事件而打不定主意的时候,这句话更是深深影响了他。

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二年级时,实在受不了跳舞的诱惑,在一位学校董事举办的家庭舞会与人跳了舞。就是在那次舞会上,小洛克菲勒结识了艾比·阿尔德里奇,罗德岛州参议员的女儿。

小洛克菲勒性格拘谨,而艾比正是可以帮助他摆脱这一困难的伙伴。艾比的性格直爽,说话坦率,既不因为小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的儿子而迁就,也不因为自己是参议员的女儿而矜持。当然,因为二人的成长背景差不多,又是同一年出生,因此,二人的相遇,算是上帝的安排。

1897年10月,小洛克菲勒正式到百老汇26号上班,与他一起工作的是洛克菲勒慈善事业负责人盖茨、洛克菲勒秘书罗杰斯和一名电报员。

这段工作是枯燥和无聊的,好在有盖茨的指导。因为洛克菲勒没有对儿子的工作有明确安排,因此,盖茨外出期间经常带着小洛克菲勒去明尼苏达州的铁矿视察,去西太平洋沿岸铁路视察,这对开阔小洛克菲勒的阅历非常有帮助。而在旅途过程上,盖茨与小洛克菲勒一起在私人包厢里演奏小提琴,都让小洛克菲勒感到自由与放松。

除了外出考察,盖茨还主动安排小洛克菲勒旁听各种商业会议,参加相关讨论,使小洛克菲勒初步建立起来了商业感觉。

1898年,遵照父亲的指示,小洛克菲勒陆续进入了芝加哥大学董事会、美国钢铁公司董事、花旗银行董事、标准石油公司董事等。如果不是盖茨从旁援助,小洛克菲勒即使当上董事,也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