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41

第41章 史学三裴

魏晋南北时期,河东出现了家传研究历史的史学世家,这就是裴松之的祖孙三代,他们对我国史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称“史学三裴”。

裴松之,字世期(372-451年),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裴柏村)人。南朝史学家。曾官至国子学博士、散骑常侍、大中大夫等要职。他博览典籍,立身素洁,论事恰当,办事得体,宋武帝称其有“廊庙之才”。元嘉之年,宋文帝命其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以补其词简略之憾,裴松之博采群书,呕心沥血,写成《三国志注》。注文中引用书籍达200余种,差不多有关三国的史料,全保存在裴注中,史料价值也在陈寿的《三国志》之上。宋文帝看后,大加赞叹:“此为不朽矣。”

裴松之的儿子裴骃继承父业,少秉家学,官至中郎参军。他一生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史学方面的研讨,尤其为《史记》加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也以注史著称于世。司马迁《史记》,记述历史久远,内容博大丰富,裴骃深感这部书的重要,决心为它作注。他博采经传百家及先儒学说,凡对《史记》有所裨益,便广为抄录;录未有详审处,宁可缺而不论,也绝不任凭臆想,妄加解说,经过多年艰辛努力,终于写成《史记集解》80卷,与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等三家注本,共130卷,流传于世,为后世研究我国古代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裴骃的孙子裴子野(463-525年),字几原,南朝齐、梁时人,南朝史学家。子野自幼朴实正直,不谋名利,聪明好学,颇有才华,并善为文,精通历史,立志继承曾祖松之的事业,撰修宋史。著成《宋书略》20卷,书中叙述翔实,评论恰当,分辨是非,意存鉴戒。后人称《宋书略》堪与贾谊的《过秦论》、班固的《五命论》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