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46

第46章 王绩

王绩(585-644年),字无功,降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他是隋代著名学者文中子王通之弟,在隋、唐两代都曾出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王绩“性简放”,酷爱喝酒,时人称“斗酒学士”。只要有人以酒邀请,则无论邀请者地位和身份如何,均不推辞,后因酒醉失职,弃官还乡。他在隐居东皋时,把《周易》、《老子》、《庄子》放置床头,自号“东皋子”。

王绩的诗常以酒作为题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隐衷。他仰慕阮籍、陶潜,便写道:“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他追求个性解放,期望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就写道:“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上,时取醉消愁。”更为可贵的是他不满社会现实,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他的代表作《野望》在形式上已经是成熟的律诗:“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册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里不仅生动地写出田园景色和他的闲适生活,而且风格清新,脱尽了六朝风习。总的说来,王绩的诗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真实的生活内容,语言朴实明白,跟盛行一时的宫体诗毫无共同之处,在当时是独树一格的。他的诗突破了齐梁时期宫体诗华靡的风格,扩大了诗歌表现的内容,在唐诗发展的最初阶段,作出了一定贡献。王绩原有集子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