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50

第50章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年),字季陵,盛唐著名诗人。原籍晋阳(今太原),后迁居绛州(今新绛)。之涣青年时代饮酒骑射,击剑悲歌,颇有豪侠风度。

王之涣去官漫游期间,曾羁留蓟北一带,与高适等人结下深厚友情。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可惜作品大都散失,《全唐诗》仅录存六首。薛用弱《集异记》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一次三人到旗亭饮酒,亭中有歌妓十多人。三个相约说:“我辈均有诗名,今天看歌妓们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赢。”一位歌妓先唱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高兴地在墙上画个圈,说道:“一句绝。”接着第二个歌妓唱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得意地在墙上画上圈,说道:“一句绝。”这时之涣指着歌妓中最俏丽的一位说道:“如果这一位不唱我的诗,我今生甘拜下风了。”话音刚落,只见那位最美丽的歌妓唱起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真是之涣的《凉州词》。三人乐得相对大笑,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天。这就是传为美谈的“旗亭画壁”的故事。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更是广为流传的五言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这首绝句,前两句描绘落日衔山的瑰丽景象,展现黄河一泻千里浩荡气势;后两句概括登楼的感受,富有哲理意味。为了领略祖国的大好风光,诗人希望能“更上一层楼”,抒发了诗人的豪情逸兴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王之涣因楼而诗,鹳雀楼因诗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