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100问
15525100000036

第36章 “均衡”——取舍之间我们该怎么做

“经济”一词,据说起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乍一看,这个起源似乎有点奇怪。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即经常需要作出决策,即进行各种选择。而只要作选择,就必然会涉及权衡取舍。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有所付出!前面我们也说了,凡事有个机会成本,即一个人为了得到所喜爱的一件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件喜爱的东西,这也就是所谓权衡取舍的通俗道理。

举个例子: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关于住房的若干决策似乎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而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实际上就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是买房还是租房?

如果是选择了买房,那买房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是在郊区买房还是在市区买房?是买经济适用房还是普通商品房?是买面积大些的还是面积小些的?全部付清还是选择贷款?是多交首付还是少交首付?是办公积金贷款、普通商业抵押贷款还是组合贷款?是选择长期贷款还是选择短期贷款?是选择经纪公司代理办理还是自己亲自办理?即使是最后选择买房了,也还是会面临一系列的选择:

是简单装修还是精装修?装修时选择工程队是选信誉卓著的工程队、一般工程队还是街头装修游击队?是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还是亲自动手?是选择价格昂贵的材料还是较便宜的材料?是否换家电?是否买新家具?

如果选择了租房,其好处是没有太大的还款压力,不需要交首付,不需要办理按揭贷款,不需要装修,甚至不用买家具,但代价是每个月必须有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无论你租那套房租了多少年,那套住房的所有权也与你无关。

如果选择买房,如果买二手房,虽然房价可能相对比较便宜,交通可能也比较方便,但代价可能是,住房的质量可能会差一些,设计也可能不太合理,而且办理贷款也可能会难一些,产权的办理也相对麻烦一些。

如果选择在郊区买房,显然价格会低一些,空气可能会好一些,水质也可能会好一些。但代价也不菲:交通可能不太方便,周边社区环境可能不太成熟,配套设施可能不太健全等。

如果选择经济适用房,价格倒是比较便宜,但代价就是:地理位置可能偏僻些,办理各种审批表及各种手续可能会繁琐透顶,可能需要提前排队等待放号,即使交完定金后还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售楼处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可能让你多少有些郁闷,买到手之后,要想出租或转手还有诸多不便之处。

总之,以上关于购房过程中的所有选择,都必然会涉及各种权衡取舍。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种权衡取舍关系更是广泛存在。

就个人而言,平常个人时间如何合理配置?收入如何在各种消费之间分配?消费与储蓄之间如何分配?财富与健康之间如何取舍?去商场买东西,价格和质量之间如何取舍?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有些人可能有在大商场大幅度打折时购买商品的经验,且不论所买的商品质量如何,光排队交款,你可能就会花上半个小时。

就社会而言,需要面临的选择也不少,著名的就有“黄油与大炮”之间的权衡取舍:即一国如果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国防(大炮),以免受外来侵略,那能用来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

举个例子:人类生产需要一个良好的、清洁的社会环境,但清洁的生存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权衡取舍。如果为了保证环境的清洁和带来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政府须实行污染管制,但由此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降低,产品的价格提高。你可能会说,那就多种因素结合,可无论怎么结合,最终还是难免会引起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收入之间的均衡取舍。

的确,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关系本身并不能告诉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依然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根据选择作出良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