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进化密码
15527300000034

第34章 鹦鹉

鹦鹉

在鹦形目中,鹦鹉可分为鹦鹉科和凤头鹦鹉科两科。其种类较为繁多,共有82属358种。因此,鹦鹉是鸟类最大的科之一。

外形特征

鹦鹉属于典型的攀禽,有两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特别有利于抓握。此外,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它们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是一种羽色鲜艳的食果鸟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森林。

紫蓝色金刚是鹦鹉中体形最大的一类,其身长可达100cm,分布于南美的玻利维亚和巴西。紫蓝金刚鹦鹉是一种艳丽、爱叫的鸟,也是人类的好朋友。紫蓝色金刚鹦鹉鸟的羽毛美丽无比,而且具有善于学人语技能的特点,因此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紫蓝色金刚鹦鹉主要分布在温、亚热带和热带的广大地域。

但是,这种鹦鹉虽然在某些地区常见,但是,人们为了盈利而大量诱捕,进而使它们面临严重的威胁。最小的是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的蓝冠短尾鹦鹉,身长仅有12cm,这些小精灵筑巢的方式很特别,它们不是用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此外,同类的其他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来筑巢的。

在侏鹦鹉中有6种属,全长都在10厘米以内。这6种仅见于新几内亚和附近岛屿。侏鹦鹉是鹦形目中最小的一类。

分布范围

鹦鹉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就南半球而言,鹦鹉的种类还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到遥远的海岛上。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是鹦鹉集聚地,也是鹦鹉种类最多的地区。在非洲和亚洲种类就较少得多,但是,在非洲却有一些很有名的种类,如情侣鹦鹉。

在拉丁美洲,各种大型的金刚鹦鹉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大洋洲的鹦鹉要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样化,主要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的、最美丽和最独特的鹦鹉。比如澳洲的虎皮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等都是人们深为熟悉的鹦鹉。在新西兰地区,鸮鹦鹉是已经失去飞翔能力的大型鹦鹉,而新西兰的啄羊鹦鹉则进化出了一定的肉食倾向,啄羊鹦鹉也是分布最高的鹦鹉之一。吸蜜鹦鹉是大洋洲种类繁多的一群,它们也是最美丽的鸟类,比如斐济的蓝冠吸蜜鹦鹉。

鹦鹉是人类较为喜欢的一种饲养动物,因此它的野生种群也常常会受到威胁,很多种类都成了濒危的物种。经鸟类学家确定,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我国的原产鹦鹉只有6种了,所以,它们全部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生活环境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鹦鹉的耐热程度远远要比人高得多。但是,它们虽然可以耐热,但是它们不能耐潮。所以,对于家里养的鹦鹉,一定要保持其其居住环境的干燥。

我们知道,鹦鹉是耐热的鸟类,它并不像猫犬那样怕热,但是它们最怕的就是潮湿。如果在近段时间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对于鹦鹉来说,那可真是糟糕透顶了。如果空气闷热,氧分子减少,鹦鹉的身体会感到极度地不适应。这个时候,主人最好打开空调,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同时不要把鹦鹉放在空气不流通的阳台上。如果是冬天的话,尽可能让鹦鹉呆在没有空气加湿器的屋子里,以防受潮使其生病。其实,室内的暖气并不会对鹦鹉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潮比热更使它们害怕。

生活习性

鹦鹉最大的特点就是羽毛色彩绚丽,音域高亢。此外,还有它们独具特色的钩喙更加容易使人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它们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栖息在林中树枝上,自筑巢或以树洞为巢,食浆果、坚果、种子、花蜜。也有一些特例:对于深山的鹦鹉,它们常常本息在稀木灌丛中的鸟儿体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副又长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他鹦鹉的食性外还喜欢吃些昆虫、螃蟹、腐肉,甚至还会跳到绵羊背上用坚硬的长喙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因此,当地的新西兰牧民就称这种鹦鹉为啄羊鹦鹉。

对于一般的鹦鹉来说,它们的平均寿命在50~60岁之间,大型鹦鹉也可以活到100岁左右。世界上最长寿的一只鸟就是一只鹦鹉,它是一只亚马逊鹦鹉,名叫詹米,生于英国利物浦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4岁。可见,这只亚马逊鹦鹉可谓是鸟类中的老寿星。

种群现状

鹦鹉不但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还有艳丽的羽色。其中有华贵而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多姿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玄风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2001年,在泰国发行了一套鹦鹉邮票,其中绯胸鹦鹉、花头鹦鹉、红领绿鹦鹉就是我国境内的野生种群。绯胸鹦鹉是最著名的,也是驰名中外的笼鸟,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省内。因此,这种鸟也称四川鹦鹉。

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程度不断发展,进而使得这些美丽的鸟面临着其生存环境的恶化。正是这种恶化的环境,使得鹦鹉种群锐减,甚至有一些种类已经或接近绝灭。新西兰的鸮鹦鹉,就是惟一一种夜行性绯胸鹦鹉,也是在地面上爬行的鹦鹉科鸟类。起先,这些鹦鹉分布于新西兰南部、司图尔特和其他岛屿。但是,由于栖息地的老鼠和鼬而濒临灭绝。塔布吸蜜鹦鹉是以塔布堤岛命名的鸟类。由于各种原因也已经在它的祖籍南太平洋的这个小岛上绝迹。

从上述两种鹦鹉来看,最大的天敌就是鼠和猫,它们在原籍生活了千百年,世代繁延,正是因为少了天敌,才使得它们走向灭绝的境地。与此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踪迹打破了这里的和平与宁静,船把开拓者、旅行者送到这些岛屿上的同时也将鼠和猫送上了岛。这些杀手吞吃鸟蛋和幼雏,让它们陷入灭顶之灾。尽管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将幸存者迁往没有天敌的岛屿,也无补于事。因此,这些美丽的鹦鹉,我们只能在图片或邮票上看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