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近因效应”,最后印象往往具有对先前印象的修正作用以及对总体印象的定格作用,因此具有长久的、定型的影响力。做事情一定要把收尾做漂亮,否则,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汉武帝时,李夫人病重,武帝亲自去看望她。李夫人却用被子蒙上头说:“我久病卧床,样子十分难看,这怎么能见皇帝呢?我只希望把儿子和弟弟托付给您。”武帝说:“现在就托付这样的事,不是太早了吗?”李夫人说:“女人的容貌不修饰好,就不能见丈夫和父亲,所以我不敢在仪容没有整理好的时候见皇帝。”武帝说:“夫人只要让我见上一面,我就赐你千金,并且给你弟弟高官厚禄。”夫人说:“给不给高官在于皇帝,不在于是否见我一面。”汉武帝还坚持要见夫人一面,夫人便把脸转向里面,偷偷地哭泣不再说话。武帝不高兴地起身离去。
李夫人的姐妹们都责备她不该这样对皇帝。李夫人说:“凡是以容貌侍奉人的女人,一旦没了姿色,别人对她的爱恋之心也会减退。没有了爱恋,往日的恩义也就断了。今天我这样难看,皇帝见了一定嫌弃,必定不会再追念过去的恩爱,难道还会任用我的弟弟吗?我之所以不愿见皇帝,就是因为想将自己的弟弟长远地托付给他。”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果然对她思念不已。
李夫人因为生得漂亮,平时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她临死前很想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弟弟托付给汉武帝,正巧汉武帝也迫不及待地要见她一面。按照常规的思维,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遇,她肯定会主动相见。但是,李夫人却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汉武帝见到自己。她的这种与众不同的行为就已让人称奇,而她对姐妹们所说的那一番道理则更让人惊叹。李夫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行为和理论既涉及到社会知觉的效应问题,也涉及到对缺点的封闭问题。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一谈这两个问题。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会以自己所特有的相貌体态、气质风度、仪表神情、言谈举止等外部特征给别人留下特定的印象。而在与人交往的不同阶段内给人留下的不同印象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对人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印象叫作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后来形成总印象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和影响力。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在别人的头脑中所刻下的痕迹十分深刻,因而不易改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首因效应。因此,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知觉者还是被知觉者,都非常重视第一印象。
最后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叫作最后印象。最后印象往往具有对先前印象的修正作用以及对总体印象的定格作用,也就是说,最后印象常常会将先前的印象覆盖住,因此具有长久的、定型的影响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近因效应。一般来说,在与不熟悉的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的作用较大;而在与熟悉的人交往时,近因效应起的作用较大。
李夫人知道自己很快要死了,如果与汉武帝见面的话,给汉武帝留下的就是最后的印象,那么,这次印象肯定会将先前的印象全部覆盖,并且这个最后的印象将会成为永久的印象。也就是说,如果她见了汉武帝,一个憔悴丑陋的李夫人的形象就将永远地烙在汉武帝的心中。如果她不与汉武帝见面,汉武帝就会永远用先前所印下的那张“底片”来“翻拍”李夫人的形象。这大概也是“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的道理。
这个道理,对我们做事情很有启发:做事情一定要把收尾做漂亮,否则,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还有,在鼎盛的时候及时收手,给人留下永久的好印象。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功居至伟,可他只担任了两届总统就主动隐退。他离开白宫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群众依依挽留,场面感人极了。华盛顿是明智的,再伟大的人物,在一个位子呆久了,也会做出一些傻事来。
写字要写好最后一笔,做事要止于至善,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