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有失误不是不能批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在批评过程中,要对事不对人,一切言词都要实事求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夸张是大忌。
在《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太祖在臣子张思先面前说过大话:“因你这次为君为国做出如此重大贡献,我决意让你官拜司徒。”
张思先左等右等总不见任命下来,可是又不好当面质询,这会让皇帝面子上不好看,也可能此事就吹了。左思右想,只能幽默一下,来个皆大欢喜。
有一天,张思先故意骑一只奇瘦之马从太祖面前经过,并惊慌下马向皇帝请安。皇帝问道“你这马匹为何如此之瘦?是不是你不好好喂它?”张思先答:“一天三斗。”太祖又问:“吃得这么多,为何还如此之瘦?”张答:“我答应给它一天三斗粮,可是我没给它吃那么多。”二人大笑不止。
太祖是个聪明人,马上有所顿悟。第二天,就下旨任命张思先为司徒长史。
《三国志》中也有一件有趣的事:
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你说说你的看法。”
贾诩心中是不赞成改立世子的,可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贾诩听完曹操的述说后,一直默默不语,也没有回答曹操的询问。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便问道:“和你说了半天,可你却不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贾诩慢悠悠地回答说:“臣下在想一件事,因而未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曹操又问:“你在想什么事?”
贾诩沉思半晌,回答道:“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呀!”袁绍和刘表都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豪强,袁绍因为非常喜欢小儿子袁尚,便让他代替了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各树一帜,互相争斗,最后都被曹操一一灭掉了。刘表也很喜欢小儿子刘琮,后来便废掉了长子刘琦,让刘琮做了继承人,最后也被曹操灭掉。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攻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当然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
上级有失误不是不能批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英国大文豪毛姆在其名著《人性枷锁》一书中说过一句亘古名言:“身居高位之人,即使请你批评指教,他所真正要的还是赞美。”因为,这是人性所在。因此,为了达到同一目的,你要含蓄、幽默,要让人感悟,而非刺痛,这样才能皆大欢喜。
管理学家认为:
1.批评的效益在什么时候都是与被批评者对你的信任成正比关系,否则将适得其反。
2.当被批评者的不当行为可能重复发生且可能予以纠正时,才值得批评、才有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3.要选择批评的时机,要避免含混不清或类似讽刺的措辞,尤其不能对其表现出完全置身于外的态度。
4.在批评过程中,要对事不对人,一切言词都要实事求是,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夸张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