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小事成就大事
15532700000007

第7章  把握细节,激发创造

行之有效的创新,在一开始可能并不起眼。

———彼得.杜拉克

向细节要创意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会激发你的创意,让你获得有益的灵感。

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纽波特海湾,一年四季风光旖旎,海风习习,宁静而安详。在海湾的一个小镇上,人们仿佛过着远离尘世的生活,除了海浪扑向海岸的声音,其他的一切都沉睡着。没有摇滚,没有“嬉皮”,没有“朋克”,一切来自大城市的污染都没有。偶尔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到这里来转转,科利尔和莎莉斯决定在这里开设他们的旅馆。

这无疑是一个冒险的举动。靠旅客吃饭的旅馆,面对的却是每日寥寥无几的外来人,来小镇办事的人大都住在政府开办的招待所。朋友和亲人都这样认为:他们简直疯了。

但是8年后,当人们再看到科利尔和莎莉斯这家名为“西里亚.贝奇”的旅馆时,红火的生意让人眼馋,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在这里下榻。现在想来住宿,需要提前两个星期预订房间。当然,小镇也因此人气渐旺,但宁静依然。

谜底是小说。

8年前,科利尔和莎莉斯还在俄勒冈州的一家大酒店里供职。在工作中他们发现,很多人在俄勒冈旅游之余,不愿去酒吧、赌场、健身房这些娱乐场所,也不喜欢看电影、电视,而是静下心来在房间里看书。时常有游℃科利尔,酒店是能不能提供一些世界名著?酒店里没有,愛看小说的科利尔满足了他们。问的人多了,科利尔就留心起来。

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一消费群体相当庞大。现代社会压力极容易让人浮躁,人们强烈地要求释放自己,有的人就去酒吧找疯狂,去赌场寻刺激来发泄,而另一部分人偏愛寻一方净土让自己远离并躲避一切烦恼与压力,看书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开一家专门针对这类人群的旅馆,是否可行呢?科利尔在一次闲聊时,把这个想法对莎莉斯说了。没想到莎莉斯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开办一家“小说旅馆”。

为了安静,他们最后选择了纽波特海湾这个偏僻的小镇。他们集资购买了一幢三层楼房,设客房2O套,房间里没有电视机,旅馆內没有酒吧、赌场、健身房,连游泳池都没有。

这就是科利尔和莎莉斯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在“海明威客房”中,人们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通过房间中一架残旧的打字机和挂在墙壁上的一只、头,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战地钟声》等里面动人的情节描写,迫不及待地想从“海明威的书架”上翻看这些小说,那种舒适的感受让人也许终身难忘。

所有的故事描述与人物刻画在科利尔和莎莉斯的精心筹划与布置下,都表现在房间里。令人大惑不解的是,他们的旅馆刚投入使用,来此的游客就与日俱增,尽管对这种背后颖的旅馆有口碑相传的效应,但稀疏的几个外来人或许自己都没有来得及消化,影响还不至于这么快。

原来,在科利尔和莎莉斯布置旅馆的同时,就早已开始了招徕顾客的工作。

既然是小说旅馆,自然顾客群是与书亲近的人。为了方便与顾客接触、交流,他们在俄勒冈开了一家书店,凡是来书店购书的人都可以获得一份“小说旅馆”———西里维亚.贝奇的介绍和一张开业打折卡。许多人在看了这份附着图片的彩色介绍之后,就被这家奇特的旅馆吸引住了,有的人当即就预订了房间。为了扩大客源,莎莉斯还与俄勒冈的其他书店联系,希望他们在售书时,附上一张“小说旅馆”的介绍。这种全方位有针对性的出击,为他们赢得了稳定的客源。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现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说旅馆”的影响日渐扩大。科利尔和莎莉斯的书店生意的兴隆,也显示出了其“小说旅馆”客人的增加。在旅馆的每个房间和庭院里,随处可见阅读小说、静心思考、埋头写作的客人,甚至一些大牌演员和编剧也在这里讨论剧本。一些新婚夫妇还以在旅馆中用法国女作家科利特命名的“科利特客房”中度蜜月为荥。

创意来自工作中的细节。一些看似无用的细节,往往能激发你的灵感,为你带来不凡的创意。只要我们怀着善于发现的眼光,有用的细节就会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把握好细节,我们定能找到有助于工作的方法。

不要等待,而要创造

粗心大意的人,会轻易地让机会从眼前飞走。他们认为生活太琐碎。根本没有大展宏图的机会。然而,勤奋的人却能够从琐碎的小事中找出机会,他们像辛劳的蜜蜂一样,从每一朵花中汲取琼浆。

约翰.洛克菲勒就在石油行业抓住了机遇。他注意到,美国石油储藏非常丰富,然而,由于石油ī加工方法十分原始,产量非常低,而且使用起来也不安全,而这正是他的机会所在。

他先是找到了一个合伙人,叫安德鲁。到了187O年,利用安德鲁发明的ī加工方法,洛克菲勒开始ī出了他们的第一桶石油。由于他们ī出的石油质量好,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但是过了不久,安德鲁表示,他对现状不满,希望退出合伙关系。洛克菲勒问他:“你想要什么作为补偿呢?”安德鲁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要求写在一张纸上:“1OO万美元。”洛克菲勒答应了。不到24小时,他就将这笔钱递到了安德鲁手中,然后说:“你只要1OO万美元,而不是1OOO万美元,要价真的不高。”

在以后短短的2O年中,这个原先固定资产只有1OOO美元的不起眼的小ī厂,滚雪球般地咸长为一个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总资产达到了9OOO万美元,股票价格也升至每股17O美元,而公司的市场价值则高达1.5亿美元。

机会就像水里游动的鱼,你不要拿着钓鱼竿,等待它们主动上钩,而要积极地在每件小事中去观察、去捕捉。

在里约热內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儿,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又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子涸的小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个男孩子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土动提出给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儿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起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随意摆放的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儿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他祈祷吧。”

小男孩儿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丁一把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圃里,开始挖坑。

就在他快挖好的时候,从别墅里走出一个人,问小孩儿干什么,小男孩儿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儿,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您,我愿意给您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教练把小男孩儿从树坑里拉上来,说:“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明天你到我的训练场去吧。”

三年后,这位17岁的小男孩儿在1958年世界杯上,率领巴西队第一次捧回金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人们往往能从小事中观察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品质的离低。别忘了,有时引你走上成功之路的除了机遇,还有那墨微不足道的小事。

横切苹果,能看到里面美丽的图案

切苹果一般总是以果蒂和果柄为点竖着落刀,一分为二。如果把它橫放在桌上,然后拦腰切开,就会发现苹果里有一个清晰的五角形的图案。这让人不免感叹,吃了多年的苹果,我们却从来没有发现过苹果里面竟然会有五角形图案,而仅仅换一种切法,就发现了鲜为人知的秘密。

美国摩根财团的创始人摩根,原来并不富有,夫妻二人靠卖蛋维持生计。但身高体壮的摩根卖蛋远不及瘦小的妻子。后来他终于弄明白了原委。原来他用手掌托着蛋叫卖时,由于手掌太大,人们眼睛的视远误差害苦了摩根,他立即改变了卖蛋的方式:把蛋放在一个浅而小的托盘里,出售情况果然好转。摩根并不因此满足。眼睛的视远误差既然能影响销售,那经营的学问就更大了,从而激发了他对心理学、经营学、管理学等的研究和探讨,终于创建了摩根财团。

而日本东京的一个咖啡店老板则利用人的视远对颜色产生的误差,减少了咖啡用量,增加了利润。他给3O多位朋友每人4杯浓度完全相同的咖啡,但盛咖啡的杯子的颜色则分别为咖啡色、红色、青色和黄色。结果朋友们对完全相同的咖啡的评价则不同,他们认为青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淡”;黄色杯子中的咖啡“不浓,正好”;咖啡色杯子以及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而且认为红色杯子中的咖啡“太浓”的占9O%。于是老板依据此结果,将其店中的杯子一律改为红色,既大大减少了咖啡用量,又给顾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结果顾客越来越多,生意随之愈加红火。

无独有偶。一商家从电视上看到博物馆中藏有一明代流传下来的被称为“龙洗”的青铜盆,盆边有两耳,双手搓磨盆耳,盆中的水便能溅起一簇簇水珠,高达尺余,甚为绝妙。该商家突发奇想,何不仿制此盆,将之摆放在旅游景点或人流量多的地方,让游客自己搓磨,经营者收费,岂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于是他找专家分析研究,试制咸功后投放于市场,效果出奇的好。博物馆中的青铜盆只具有观赏价值,而此商家将之仿制推向市场,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工作中,一个人如果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得出来的判断是大同小异的。这种思维不是很对,但如果长期这样思考问题,往往会抑制人的创新能力的发挥。

创新的源泉,实质上就是突破思维定势,向新的方向多走一步。就像切苹果一样,如果不换种切法,你就永远不可能看到苹果里面美丽的图案。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愛。记录显示,公司前1O年每年的营业增长率为1O%~2O%,这令董事部雀跃万分。不过,随后的几年里,公司的业绩却停滞了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长对业绩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长说:“我手中有张纸,纸里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美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红、奖金。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付你5万美元。是不是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丟掉,一分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5万美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的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管口的直径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的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这出比原来粗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

这个决定,使该公司随后一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O%。

在试图增加产品销量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总是在大力开发市场、笼络更多的顾客方面做文章,如果你转换一下脑筋,增加老顾客的消费数量,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

匠心独运,凸显独特í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个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学生。学生都感到奇怪,耶鲁不乏多才多艺之人,为何推荐一个仅仅擅长做苹果饼的学生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耶鲁大学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写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填过自己擅做苹果饼。因此,这个女学生便脫颖而出。

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如果她在履历表上填上“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如“擅做苹果饼”打动人心。那些填写擅长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踢两脚足球、吹吹口哨或者画几笔素描之类。但是,他们没有具体写明,只是写了一个笼统而堂皇的概念。细细想来,这背后更多的是心虚。而“细化”自己的特长,则显示出一种天真的可愛和纯朴,同时也是一种自信。

约翰求职时,在简历上“有什么特点”一栏中写道:“说谎时容易脸红。”这比起那些自称“从不说谎”的人来,要真诚得多,更能打动主考官。有些特长,虽然微不足道,但是由于你在这方面比其他人“特”和“长”,因此照样可以让你受用一生。

特长不在于“长”,而在于“特”,多一点别具的“匠心”,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功地展示自己。

有一次,苦于买不到衣服的胖女士南茜走出第六家服装店,真的有些绝望了,难道偌大一个新加坡就真的买不到一件适合自己穿的时装吗?

从生下第二个孩子开始,不到3年的时间,南茜的体重增加了8O磅,到处也买不到像她这样身材的女人可以穿的漂亮时装。时髦的新款没有大号码,有大号码的款式既难看又过时。那些时装设计师和商人们只注意到那些身材苗条的女人,真的有些忽略了为数众多的肥胖女人。无奈的南茜只好自己动手做起各式各样的时装来。好在对于曾经是服装设计专业高才生的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有一天,买菜回家的路上,南茜遇到了两个和她差不多胖的女人。她们惊讶地问她的衣服是在哪儿买的。当得知是南茜自己做的时,两个胖女人摇着头失望地走了。南茜回到家中,突然涌出来一个念头:能不能开一家服装店,专门出售自己为胖女人设计制作的时装。

第二天,南茜就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新店开张后,生意出乎意料地火暴。原来,竟有那么多胖女人渴望着能买到专为她们设计的服装。没有多久,南茜的时装公司就拥有了16家分店及无数个分销处。她每年定期去欧洲进布料,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巡视业务,豪宅、名车也随之而来。

最让南茜高兴的是,她每天都可以穿一件自己设计的漂亮时装去逛街。

南茜创办的那家时装公司的名字就叫:被遗忘的女人。

不久,美国內华达州举行“最佳中小企业经营者”选拔赛,南茜赢得了冠军。南茜夺冠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把服装尺码改了一个名称而已。一般的服装店都是把服装分为大中小以及加大码四种,南茜惟一不同的做法就是用人名代替尺码。

玛丽代替小号,林思是中号,伊丽莎白是大号,格瑞斯特是加大号。她们都是女强人。这样一来,顾= 门,店员就不会说“这件加大号正合你身”,取而代之的是“你穿格瑞斯特正合身呢”。

南茜说:“我注意到,所有上店里来买大号或加大号服装的女性,都呈现出不很愉快的表情。而改个名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况且这些人都是名声很响的大人物。”

在挑选店员时,南茜也别具匠心,站在大号和特大号服装前的店员个个都是胖子,无形中又使顾客消除了不好意思的感觉,因而顾客盈门,利润滚滚。

每一个市场里,都有一些被人忽视的消费群体。只要能开发出填补某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并加上一点“匠心独运”的智慧,您就能区别于他人,凸显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们的企业在开拓市场或客服群体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竞争,身为一名杰出的员工,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从一些小事情中见他人所不能见,做他人所不能做。

把精力放在创造性的工作上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创造性的工作挑战,是将自己的潜能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与此同时,无知的认识会使你的天赋减弱,因为你懦夫一样的所作所为,不配拥有这样的能力。

有个年轻的穷农夫手里有很少的一点钱,只够他买下一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这块地非常贫瘠,既不可以种粮食、水果,也不能养猪圍牛,能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及响尾蛇。农夫的妻子骂他愚蠢,周围的人则抱着无可奈何的同情。

可农夫觉得土地虽贫瘠,却是自己的希望所在。他没有埋怨,更没有绝望,而是想办法把那些人人都感到厌恶的东西变为自己的财富。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而蛇皮高价卖给工厂做皮包,蛇肉则制咸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随着他养蛇业的壮大,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一年的游客居然达到数万,这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这块昔日谁都不要的荒地咸了他的聚宝盆,这个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响尾蛇村现在可谓名气冲天。

创造实在是一门艺术、创造性思维是掌握这门艺术的必由之路。成功看都是令人羡慕的,然而只要我们掌握,创造这门艺术,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勤于创造是成功的一大秘诀。

著名企业家翁锦通先生应邀在中山大学为大学生作演讲,介绍他自己如何从杂役、学徒、管理员一直跻身实业界咸为大企业家的坎坷经历。翁先生在演讲中告诉大学生们:“我今天的成功全靠自己一生吃大苦、耐大劳闯出来的。”

因此,翁先生自称“是从泥里站起来的孩子”,这位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使台下大学生们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翁锦通先生认为,年轻人不要只羡慕他今天的财富和地位,更要明白一个人究竟应当靠什么才能正正当当地获得咸功。翁先生不仅自己这么去实践,而且还给儿孙定了一条家规,即“三勤四不懒”。

“三勤”是指勤于守时、勤于守职、勤于创造,而勤于创造最为重要;“四不懒”是指:脑、口、手、脚一概不能有丝毫懒惰,而大脑尤其不能被惰性左右。

“三勤四不懒”巾最主要的———个思想,是“勤”字,要日日勤劳,永远勤劳。更为可贵的是,翁先生认为勤劳必须包括“勤于创造”,而且应该是脑、口、手,脚都得勤。可见,翁锦通先生的成功之路以及他的家规“三勤四不懒”,包含着一条真理———咸功是勤于创造的人的奖赏!

成功之路是用汗水铺就的,超级成功更垂青那些勤奋的创造者。成功的纤绳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创新精神,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留心小事情,不要让灵感白白溜走

在偶尔的一瞬间,一个人的灵感即是这个人的最大的人生机遇,如果抓住了它便抓住了美丽的命运女神。

在伽利略之前,很多人都看到悬挂着的物体有节奏地来回摆动,但只有伽利略才从中做出了有价值的发现。

比萨教堂的一位堂守在给一盏悬挂着的油灯添满油后就离去了,听任油灯来回蔼个不停。伽利略,这时是一个18岁的年轻人。出神地看着油灯蔼来荡去,由此他想出了一个计时的主意。

此后,伽利略经过潜心钻研,咸功地发明了钟摆,这一项发明对于精确是计算时间和从事天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即便在今天,无论我们怎样来估计它的作用也不会过分。

有一次,伽利略偶然听到一位荷兰眼镜商发明了一种仪器,借助于这种仪器,能清楚地看清远方的物体。

这促使伽利略认真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最终他成功地发明了望远镜,从而奠定了现代天文学基础。以上这些发明,绝对不可能由那些漫不经心的观察家或无所用心的人创造出来。

有些人走上成功之路,的确归功于偶然的机遇。然而就他们本身来说,他们确实具备了获得成功机遇的才能。

灵感虽小,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念,但是,小灵感里面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就像一把插在锁孔里的小钥匙,一旦你抓住它,你开启的可能就是一个无价的宝库。

一叶知秋,牵一发而动全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都可以说明有时在细枝末节上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美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发明家,我们最熟悉的是莱特兄弟。其实,早在莱特兄弟发明首架飞机前1O年,美国青年莱克便摘出了一项让世人交口赞誉的发明———双壳体潜艇。

可有谁知道,他的灵感居然是由╡瓶得来的。

1893年,菜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造出了一艘形状奇特的潜艇。它靠压载物沉入海底,靠轮子滚动在海底前进。然而这艘柜子形的潜艇稳定性不佳,莱克为解决此问题冥思苦想。一天,他约了几个好朋友到海滩野餐。酒足饭饱之后,几个人兴犹未尽,玩起了╡瓶的游戏。一场游戏开始了,接二连三甩出去的酒瓶伴随着“扑通”声立即沉入海底,可惟独有一个瓶子竟然没有沉入水小,浮在水面左晃右曲。

原来是一个伙伴耍了鬼,他扔出去的是个剩下半瓶酒的瓶子。正当人们要惩罚他时,莱克却高声叫道:“太谢谢了!”原来,莱克从漂浮的半瓶酒中得到启示,只要增加潜艇的上部浮力,那潜艇就会稳定而不沉没了。他马上对原来设计的潜艇进行改造,终于获得了咸功。

在小处创新

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惊天动地的大发明,很多时候,创新的灵感就源自生活的小事,创新的本身也就是开发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小商品。

日本许多中小企业成功的经验,就在于广家能够始终密切注视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要求,生产相关产品。有些厂家不惜重金,以有奖竞赛的形式购买消费者的小发明。比如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三通”电源开关,就是有“经营之神”称号的松下幸之助,受了家庭主妇们偶尔一次议论的启发而发明的。

近年来,随着带凹板的地板在日本家庭的流行,出现了普通的刷子难以将落入凹格里的尘土刷干净的问题。日本静冈县的一家工厂推出了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新型刷子,一经推出,马上供不应求。原来他们是采用了二位普通家庭妇女的发明。这位妇女看到猫、狗的舌头可以:舔尽碟盘中的食物,受到启发,想起可以在刷毛下面垫上一层海绵,这样刷子就可以像狗舌头一样,把凹格里的灰尘“舔净”。

静冈县的这家工厂在获悉了这位妇女的发明后,经过试验,发现效果非常好,就马上买下了这项发明,投入市场后,立即热销,而那位发明这种刷子的主妇,每月也可从工厂领取15万日元的发明奖。

小创新创造大财富的例子简直举不胜举,这些小创新确实很普遍,普通得使人常常难以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但它们又很重要,因为人们之所以注意不到它们,往往是因为它们太常用了,用多了,习惯了,也就不特别注意了。就拿日常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来说吧,如果我们的手或其它部分被划破了,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事,贴上点邦迪就好了。”是啊,创可贴如此平常,以至谁也没有意识到它曾是一个重要发明。但是,你只要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这种方便、简捷的伤口处理用品会怎样?

说起来,创可贴的发明真是体现了爱心的一个创造。它的发明者是埃尔.迪克森———一位在生产外科手术绷带的工厂工作的先生,2O世纪初,这位先生刚刚结婚,他的太太是一位娇巧的美人,可这位年轻的太太对于居家过日子还不太熟悉,她常常在做饭时切着手或烫着自己。迪克森先生由于工作原因,当然能够很快为她包扎好,但他想,要是能有一种自己就能包扎的绷带,在太太受伤而无人在家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她自己包扎不了了。

他考虑到,如果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就能用一只手包扎伤口。他拿了一条纱布摆在桌子上,在上面涂上胶,然后把另一条纱布折成纱布垫,放在绷带的中间。但是有个问题,做这种绷带要用不卷起来的胶布带,而暴露在空气中的粘胶表面时间长了就会干。

后来他发现,一种粗硬纱布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完成了这项实验。当迪克森太太又一次割破手时,就自己揭下粗纱布,用她聪明丈夫发明的绷带贴在伤口上。

当公司了解了他的新思想后,就非常愉快地将这种备好的绷带作为公司的新产品。这种绷带一直到192O年还没有商品名称,只是销售产品。后来工厂主管凯农先生建议用Band—Aid这个名称,其中Band指的是绷带,而Aid用于这种急救和手术绷带产品,后来也成了绷带的同义词。

迪克森先生出于对妻子的爱而发明的这种小东西,就是现在中国城市家庭几乎家家必备的邦迪牌创可贴。我们暂且不去想,它在全世界有多大市场,只粗略估计一下它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就可以想象它为公司赚了多少钱。

倒行逆施,÷ 常规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打仗最讲究一个“奇”字。同样道理,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如果能超越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体现创新的策略,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个便宜三个爱”,所以众多厂家常以“物美价廉”来吸引顾客。而美国休利特———派卡德公司(Hew1effPackardCOm.pany简称HP公司,即中国人熟悉的惠普公司)的董事长派德却有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要多在产品上下功夫,以优异性能使消费者愿意多付钱,而不要在价格上竞争。

当其他公司为提高营业额,而纷纷降价销售和减少研制费用的时候,HP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产品平均提价1O%,研究开发费用增加2O%。在这以后,HP公司持续三年的高增长率降下来了,但公司的利润额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当年6月,HP公司的营业额只上升了14%,为46,OOO万美元;而利润却上升了21%,达4,2OO万美元。更令人吃惊的是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的变化,一年前,HP公司短期负债为11,8OO万美元,并准备计划长期负债,但在公司转变经营观念以后,HP公司却几乎全部偿清了债务。

这一变化似乎令人难以想象,HP公司的做法显然违背常理,但效果却如此明显,看来,在一个一切按常规正常运行的社会里,“不按牌理出牌”,有时真能使企业脱颖而出。

HP公司,作为一家主要经营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的制造商,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和经营策略,回答了如今高科技公司所面临的共同难题:一方面,技术更新加快,市场竞争加强,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开发新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另一方面,经济衰退,银根紧缩,公司必须尽量削减费用支出,研究费用则首当其冲,而提高科技水平是高科技公司的生存之本,一旦研究投入减少,公司的竞争力将不可避免地下降。

当然,HP公司之所以敢于将大笔经费用于研制、创新,凭借的是其先进技术所研制出的产品不可能被迅速仿造,这样该公司才敢增加研究费用,还将商品提价。所以,“超越常规”并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胡乱犯规,而是一种有其根基的创新思维。

同样地,柯达公司在开发新产品“傻瓜相机”时,也是超越常规,和当时的其他相机经营、研制人员反其道而行之,从而大获成功。

当照相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让普通人使用起来感到越来越繁琐时,柯达公司反常而思,反常而行,结果创新出适合多数人使用的全自动相机。“傻瓜”使柯达公司发了大财,原因就是在于“反常而行”。相机的功能开始并不复杂,可在人们不断创新中性能越来越好,操作使用也显得越来越繁琐,这对于专业摄影者来说当然无所谓,对普通人来说就不同了。因此,当其它公司还在考虑如何让照相机更加精密时,柯达公司却让相机的使用操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需轻轻一按便可完成照相过程,就连“傻瓜”也可操作,这便获得了一个革命性的创新成果。

超越常规,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使得柯达公司这样的企业有创新的机会,甚至于能使企业起死回生。

东洋人造丝织品的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化纤制品厂家之一,它从美国杜邦公司那里获得了尼龙和涤纶的垄断权,轻而易举地发了橫财。被人们称为“纺织阔佬”。

但世间万象瞬息万变,“此一时彼一时”,终于“阔佬”轮上了坏风水———新技术的发展,使化纤品的市场越来越小,以至到了“阔佬”要作出故意损坏机器,以便从政府获取补助金维持生活的地步。

好在公司的一个小班长救了公司。当时的纺织业的技术,是将五根线纺成一根,所以一般的从业人员,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都在想办法把这5根线弄得粗细均匀,没有人故意将不均匀的线纺到一起,但如果有意识地将粗细不匀的线纺在一起,不就开拓一条新路吗?小班长将这种设想作为一项提案送到公司。

公司的决策人起先不愿接受这位班长这种“完全不合时宜”的想法,但在这位倔强班长的一再坚持下,终于接受了他的想法,并就此向发明向专利局申请了专利权。

正如“阔佬”也会变得没钱花一样,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以往人们追求光滑闪亮的衣服,但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喜欢穿表面粗糙而松软衣服的潮流。要制造这种表面粗糙的面料,必须加入3O%的像被虫蛀过一样的线,而这种线正是小班长的申请专利。

这一来,东洋人造丝织品公司成了唯一掌握这项技术使用权的公司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当然意味着“阔佬”又可以潇洒了。

这些,都可以给企业的员工以启示,创新并不神秘,反常而行也就是创新。而所谓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打破常规。倒行逆施,就是逆向思考,独辟蹊径。有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精明的企业经营者和企划人决不会沿着一条道走到底,认准目标,旱路不通走水路,大路不通走小路。反常而行的结果,往往产生全新的创意,全新的结果。

独辟蹊径,创新致贏

现今,商界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小企业或者小公司只有不断运用新奇的点子,才能在大集团、大公司的夹缝里寻求生存的机遇,顺应发展,获得成功。1957年,刚刚荣升台北市第十信用社董事会主席的蔡万春面色肃然,在台北的金融同行中,“十信”太渺小了,小到根本无人去理睬它。台北有的是信用良好、资金雄厚的大银行,稍有点名声的商家企业都把钱存放到他们那里去了。

蔡万春深知自己的实力不可与资金雄厚的大银行较量。但他又坚信,大银行虽然财大气粗,它不可能没有“薄弱”或“疏漏”之处,那些“薄弱”或“疏漏”之处,就是“十信”的生存之地!

蔡万春在街头巷尾徜徉,与市民交谈,跟友人商榷,终于发现了各大银行不屑一顾的一个潜在大市场———向小型零散客户发展业务。

蔡万春大张旗鼓地推出1元钱开户的“幸福存款”。一连数日,街头、车站、酒楼前、商厦门口,到处都是手拿喇叭、殷殷切切、满腔热忱向人们宣传“1元钱开户”种种好处的“十信”职员,而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宣传品更是满城飞。“十信”的宣传活动令金融同行们大笑不止,人人都在嘲讽蔡万春瞎胡闹———“1元钱开户”?连手续费还不够哩!

但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奇迹出现了:家庭主妇们、小商小贩们、学生们争先到“十信”来办理“幸福存款”,“十信”的门口竟然排起了存款的长队,而且势头长盛不衰。没过多久,“十信”即名扬台北市,存款额与日俱增。

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蔡万春信心倍增。“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一定要创新路!”蔡万春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又发现了一个大银行家没有涉足的市场———夜市。随着市场的繁荣,灯火辉煌的夜市不比“白市”逊色多少,而银行是不在夜晚营业的。蔡万春大胆推出夜间营业,台北市的各个阶层一致拍掌说好,许多商家专门为夜市在“十信”开户,“十信”誉满台北。

就这样,“十信”以涓涓细流以成大海,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7家分社、1O万社员、存款额达17O亿新台币的大社,列台湾信用合作社之首。

资金雄厚了,蔡万春又有了新打算。1962年,蔡万春访问日本。日本闹市区的一座又一座金融业的高楼大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些雄伟壮观的大厦不仅令人难忘,更给人一种坚实感、信任感。回到台北,蔡万春就不惜重金在繁华地段建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原先讥笑过蔡万春的金融界同行又笑了。但是,他们还来不及将唇边的笑容收敛起来,就瞪大了眼睛:“十信”的营业额呈直线上升,原先属于他们的那些客户,也一个一个地跑到“十信”去了。

一个小小创新,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胜出,总是因循守旧地围着一个传统的模式转,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创新的意识,不能忽视。

创新其实是一种竞争心态,将这种心态摆在你的行为模式里,时时有着创新的意识,那么你就会随时都有一种寻找创新机会的心理反应,就有了创新的敏锐观察力,就会随时发现可以创新的基点。这样,就不会让能体现创新的机会从你的眼皮底下溜走。

有了创新思想,在同一个竞争体制下,你就有可能独辟蹊径,超前胜出,做到领先,取得竞争优势。

在一个全国性的酒类博览会上,很多的国内知名品牌厂家蜂拥而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也去想占一席之地。但由于场面之大,远超出酒厂领导的预測,小酒厂的产品和参展人员被挤在一个小角落里,虽然产品是运用传统工艺精心酿制的佳品,但从包装外观和广告宣传上,都很难让经销商认可。直到博览会将近尾声,小酒厂的产品依然无人问津,一无所获,厂长为此一筹莫展。

这时供销科的科长突然来了灵感,对厂长说:“让我来试一下。”只见科长取两瓶酒装在一个网袋里就往大厅中心走去,这一举动使得厂长莫名其妙。

只见这位科长走到大厅中央人员稠密的地方,突然一不小心,将两瓶酒掉在地上,碎了,顿时大厅内酒香四溢。可以想见,到这个博览会参展和订货的都是些品酒专家,当时很多人就从这飘散的酒香中得出了定论———这肯定是好酒。就凭这酒香,小厂两年生产的产品,在一个多小时内被订购一空。由于厂长说暂时不想扩大生产规模,以保证产品质量,使得很多经销商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从此,小厂的品牌,一举成名,产品供不应求。

这位科长的举动可谓是一种创新的推销方式,要以正常的行为方式去在强手如林中抢占一块市场,谈何容易。可这位科长的超常规举动就能把这个无名小厂推上浪峰,功成名就,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我们的思维往往都是被一些固守的经验主义束缚着的,有时很不容易去撕破束缚,要做到超越这些旧的思维模式,使自己拥有一颗始终能创新的脑袋,就得具备超脱的思想意识、精细的思维设计能力、果敢的自信心,以及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

具备这些,你就能在工作中随时发现可供你创新的条件,那样,你在这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职场里就总会领先和超越,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