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远离毒品深渊
15535300000004

第4章 思想修养篇(1)

[篇首语]

近代思想家魏源曾指出:“鸦片流毒,为中国三千年史未有之祸。”的确,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明史上,没有哪一种商品像鸦片那样,不仅震撼过这个古老国度的根基,而且给她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灾难与耻辱。“东亚病夫”这个屈辱的称号,正是鸦片烟毒在中国泛滥之后,才被西方列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把握未来。青少年学生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增强自己抵制毒品的意识,增强民族责任感,积极参与禁毒活动。

同在蓝天下,有的成了毒品犯罪分子,有的成了瘾君子,有的却能保持清白,这是与各人的思想修养、行为习惯等密不可分的。本篇分析了个人思想行为与吸毒禁毒的关系,希望能对广大学生有所启示。

(一)旧中国毒品为什么屡禁不止

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在旧中国,烟毒久禁不绝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的。

首先,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无能,是毒品在中国普遍流行并且长期泛滥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之后,迫于世界舆论,英国政府不得不对中国取消公开的鸦片贸易,与清廷签订禁烟协议。但实际上,帝国主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向中国输入鸦片。自1845年英国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租界后,美、德、法、日、俄等帝国主义也纷纷在各地建立租界。当时,在租界中开设的烟馆的收入,就占到租界全部收入的将近一半。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法律无法介入租界,贩毒分子多投靠帝国主义,一旦事发,即潜入租界,逍遥法外。在有的外国使馆区,还建有资本数十万元的毒品制造厂,面向全国销售鸦片。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东三省广种鸦片,并用军车源源不断地运到各大城市销售。在日本人开设的药店中不少都公开销售毒品。还有很多外国的轮船从海上向我国走私鸦片。当然,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够向中国倾销毒品,主要原因还在于旧中国历朝政府腐败无能,政治长期动荡,号令不一,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历朝政风腐败,官吏贪赃枉法,使禁烟徒有虚名;各级政府贪图鸦片烟税而见利忘义,动摇于禁驰之间。如国民党时期对鸦片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利用对鸦片征收重税来搜刮民财。

其次,鸦片与各地军阀的利害相关,这也是旧中国鸦片久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连年战乱,打仗当然得要钱,对不事生产、只知穷兵黩武的军阀来说,只有依靠鸦片才能维持庞大的军费,可以说是“无烟不成军,有烟即有枪”。各地军阀为了争夺烟税不惜以刀兵相见。有的军阀甚至强迫农民种植鸦片。另外,由于军阀有枪,所以有条件武装走私鸦片,甚至直接生产加工鸦片。在鸦片制造厂的门前派有岗哨,进行武装保卫,无人敢来盘查。

再次,国民的贫困化、素质低下也是毒品久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平时都难得温饱,没有正当的娱乐能疏解生活的痛苦,也没有社会的关心来慰藉苦难的心灵。所以,具有麻醉功能的毒品就成了一些人寻求解脱的良方。当他们吸食吗啡、鸦片等毒品的时候,就可以暂时忘记饥饿的孩子、沉重的债务、贫困的耻辱以及渺茫的前途。而且,由于毒品具有镇痛、麻醉的作用,能够对常见的各种疼痛、腹泄、咳嗽、创伤等具有明显的疗效。

因此,在缺医少药的山区和广大农村,鸦片和吗啡就成了穷人能找到的唯一良药。对于那些吸毒成瘾的人来说,鸦片简直就是包医百病的救命良药。可以说,在许多地方,这是下层民众吸毒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他们一吸上瘾,往往就无法自拔,从而不仅日益贫困,而且要不断地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煎熬。

此外,由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一再失败,西方列强变本加厉地迫使旧中国割地赔款,使一贯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国人深感丧权辱国,从而陷入痛苦的深渊。但是,广大民众又寻找不到摆脱落后的出路。于是,整个中国社会中弥漫着这种无奈、绝望的氛围,不少人像驼鸟一样把头埋入黑甜的鸦片里,让它来麻醉肉体和灵魂,试图逃避现实,获得暂时的解脱。

(二)毒品给我国带来了哪些灾难

鸦片初入中国,一般人并不重视。但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鸦片散发出来的芳香和轻烟就变成了一片笼罩全国的愁云惨雾,引起全国的震惊和忧虑。有识之士纷纷上书朝廷,力数鸦片之害。而中国百年近代史也证明了:鸦片的确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沉重灾难。

鸦片烟毒泛滥于中国的严重后果,首先是破坏了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因鸦片的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破坏了清政府的国库收支与货币流通。在鸦片战争前的22年中,中国白银出超共计达55,338,359两。而白银外流的结果,导致了银价上涨,铜价下降。这就大大扰乱了中国的货币流通,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因为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的是铜钱,而缴纳赋税则必须使用银两。同时,鸦片的泛滥还导致粮食减产和巨额资财耗费,使得国民经济畸形发展。

19世纪,帝国主义在几十年的鸦片贸易和两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了数以亿计的财富。巨额财产的流失使本已十分拮据的中国财政每况愈下,转而不得不依靠鸦片税收来弥补财政的空虚。20世纪20年代以后,一些盛产罂粟的省份,烟税成了财政的主要收入,经营鸦片贸易的特种商业空前发达。一些穷乡僻壤,边远小镇也因鸦片买卖变得街市繁华,人烟众多。但鸦片的产量再高,也不意味着一个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在旧中国钢、煤产量低得可怜、百业凋零的状况下,鸦片生产却“一枝独秀”是极不正常的。这种畸形发展对近代中国经济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罂粟增产的直接后果是粮食减产。在滥种鸦片的年代里,不少地方粮田变成烟地,烟苗代替了谷穗,麦地棉田也改种罂粟。例如20年代中期,广东因遍种罂粟而发生粮食恐慌,仅雷州地区就饿死农民20多万,幸存者只得离乡背井,流落海外。在甘肃,由于广种罂粟,粮价上涨了50倍,小麦价格为平时的3倍,一担米卖到25两银子。贵州的粮价一直比较便宜,每石不过2、3元。20世纪20年代后,遍及全省的罂粟与粮争地,造成粮荒。1921年底,饿死者约5、6万人。1922年“贵州大饥荒”,每石米高至现洋40余元。东北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后,鸦片生产逐年增加,致使各种农作物明显减产。

鸦片俗称“黑色的金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两烟土大约价值现洋3元,只有那些横征暴敛的军阀官僚、腰缠万贯的巨商大贾才能负担得起。不少富家的不肖子弟,就是因为这一点烟瘾,将祖宗积蓄都付予了袅袅轻烟。至于那些靠出卖劳力、挣几个血汗钱的劳苦大众,烟瘾更是一副沉重的枷锁,一旦不幸染上,欲戒不能,欲吸无钱,弄得砸锅卖铁,典衣当物,最后贫病交加,卧尸街头。这样的惨状在旧社会几乎司空见惯。沿海一带的农村青年,常常因生活无着,怀着冒险淘金的心情,到海外去当华工,工资自然较国内高,但是不少人却在洋老板的引诱下吸起了鸦片。结果,辛辛苦苦挣得一点工资,却又以偿付烟款的方式回到了洋老板的口袋里。可以想象,在旧中国劳苦大众连吃饭都困难的情况下,全社会花这么多的钱去吸烟,国家怎能不穷,人民怎能不穷!

其次,由于鸦片泛滥中国,吸食面又很广,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不仅耗财,而且伤人;不仅使人民贫困,而且使人民衰弱。在残害人民身体的同时,使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急剧下降。

旧中国有多少人吸食鸦片,谁也说不清。1949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数为2000多万,而当时的总人口只为54,167万。当时天津《大公报》登载的一篇文章《黑化的四川》,称四川全省7000万人中,有4000万染有烟瘾。在甘肃,甚至有“十人九瘾”之说。还有记载说,当时吸食鸦片的人可能有3000万~4000万,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了。

中国社会对鸦片的吸食面很广,可以说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甚至在军队学校中也有不少人吸食鸦片。

鸦片的“毒”,对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论你地位多高、权势多大、家财多富,只要一吸鸦片,就难免上瘾,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吸的时候感觉很舒服,吸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形成了对鸦片的依赖性,变成病态的嗜好,必须定时吸食。如果一旦中断,轻者就会不断地打哈欠、流眼泪、全身痉挛,重者就会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不死亡,也会造成体质急剧下降,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未老先衰,简直成了行尸走肉。因此,吸鸦片又被称为“慢性自杀”。最可怜的是那些靠强劳动力为生的穷苦大众,如人力车夫、轿夫等,他们吸烟,开始往往是因疲劳过度,需要刺激一下筋疲力尽的躯体,以便明日再为生计挣扎。但是饮鸩止渴,一吸成瘾,再也无法摆脱。由于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其他营养,有的甚至以烟当饭,所以中毒更快。就是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烟膏的腐蚀。据统计,东北地区当时就有14万人死于烟毒。当20世纪世界各国竞相自强自立、竞争日益激烈之际,中华民族的精华和希望——青壮年中却有这么多的人沉溺于烟毒,危害可见一斑。

对于个人,鸦片可以摧残他的肉体,瓦解他的意志;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来说,更足以败坏社会风气,引发多种犯罪,影响整个民族素质的下降。

近代中国百年史中,社会风气萎靡不振,吏治腐败,和鸦片的泛滥不无关系。有的家长不仅自己吸食鸦片,而且还教自己的孩子吸烟。据说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吸烟,长大后就再也不愿意出外做事,可以一辈子呆在家里,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了。旧中国烟馆之多,可以说是遍布城市乡村。地方上的土匪、恶霸、地痞、流氓往往都插手鸦片生意。一些帮会组成鸦片走私的渠道,向全国推销鸦片,形成邪恶的黑社会势力,不少人通过鸦片生意发了大财。他们为了鸦片,不惜杀人越货、武装走私、敲诈勒索、明偷暗抢。由此可见,通常情况下,鸦片往往与赌、娼、匪沆瀣一气,诱发多种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鸦片烟毒的泛滥还直接影响了清政府的军事力量。由于鸦片烟毒无孔不入,清政府军队中的兵丁也纷纷吸食鸦片,使得军队日益腐化,丧失了战斗力。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历史上我国三次大的禁烟运动

①自从毒品在中国泛滥成灾后,禁烟便成了中国清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不绝于耳。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毒运动。以虎门销烟为代表的禁烟壮举,有力打击了外国殖民者的贩毒行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坚定的禁烟决心。

②清末和民国初期,中国政府又发动了第二次禁烟运动。这场运动分前后两期。前期是晚清新政的一部分,以挽救垂亡的政权;后期是民初政府除旧布新的措施,以巩固新生的制度。两者虽然目的不同,但却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的两个阶段。这场禁烟运动前后长达10年,在民众的踊跃参与下,取得很大成果:罂粟的种植面积锐减,烟馆大量封闭,吸毒者纷纷戒毒,尤其是外交上阻止了英国的印度鸦片的合法进口,在近代禁烟史上写下了浓彩重抹的一笔。然而,好景不长,自1917年军阀割据与混战开始后,毒祸再起。当时各地军阀对鸦片征收重税,以敛民财。他们采取各种极其卑劣的手段,“禁”“弛”交替,只征不禁,遂使毒品更加泛滥。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对鸦片先是“寓禁于征”,实质上也是征而不禁。1935年推出《六年禁烟计划》,分阶段禁烟。尽管各地阳奉阴违,但仍有一些起色。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已无暇顾及禁烟,日本占领区更是烟毒重重。八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再起,国民党一心要消灭共产党,不仅无心禁烟,而且也无力禁烟,以至毒祸继续。1949年时,全国的罂粟种植面积仍达133万公顷,吸毒者仍有2000多万人。

自清中叶禁烟后,在长达220年的时间里,旧中国历届政府均高喊禁烟。中国不仅是发布禁烟令最早的国家,也是发布禁烟令最多的国家。但正是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禁烟令中,烟毒走向了泛滥,达到了高潮。因此,尽管绵延百年的禁烟运动曲折悲壮,可歌可泣,但毒品问题一直没能根本解决。这项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健康、生活、生产非常关怀。为了保证人民的健康,彻底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以及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早在1950年2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

1952年5月,国务院进一步开展了全国各大城市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实践证明,新中国的禁毒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帮助百万烟农改种农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贫新生。就这样,危害中国百年的毒品问题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因此,邓小平同志自豪地说:“吸鸦片烟,吃白面(毒品),世界上谁能消灭得了?国民党办不到,资本主义办不到。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

(四)近代有哪几位禁烟英雄

鸦片烟毒泛滥于中国,令广大爱国的有识之士痛心不已。他们一再向清廷呼吁严禁鸦片,实行禁烟政策,可以说,在中国百年禁烟史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最重要的禁烟英雄人物主要有虎门销烟中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两广总督邓廷帧等人。

林则徐(1785—1850),近代著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爱国政治家,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人。1811年中进士。1831—1837年历任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1837年升任湖广总督,在任内严禁鸦片,卓有成效。1838年9月上奏道光帝,赞同黄爵滋重治吸食鸦片的主张,强调“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同年12月,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赴广东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