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5538700000008

第8章  善于创新,拓展更多的成功空间

从古至今,创新都是成大事业者亘古不变的话题,甚至成为成功人士的口头禅或者座右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便成了新时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口号。大凡成功者都有创新的意识,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企业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创新无穷的魅力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创新,从而在旧的观念上有所突破。

1、另辟蹊径,干别人没想到的事

奥修说:“如果你想要创造,你必须抛弃所有的束缚,否则你的创造力将只不过是抄袭,它只是一个副本。

一个人如果想要做成一件大事,就必须养成不断创新进取的习惯。成功最重要的秘诀之一就是开拓创新,创新就是不和别人往同一条路上挤,而是另谋蹊径而行之,也许会让你更快一点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走冷门、烧冷灶’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蹊径”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泰国有个养鳄大王叫杨海泉,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过一年小学,从10岁开始就开始做童工。

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上家小小的杂货铺,但是好景不长,杂货店就倒闭了,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也是第一次在生意场上失利。有志想成大业的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即: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人云我云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要想赚取丰厚的利润就必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具有挑战性。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猎杀鳄鱼为生的旧相识,两人在一起谈起鳄鱼,谈出了兴趣。那人介绍道: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杨海泉灵机一动,立即想到: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挖空的,何况是动物呢?如果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不就可以“无穷无尽”了吗?然而畜养鳄鱼自古未闻,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对他冷嘲热讽。可是杨海泉毫不动摇,说干就干。他一面扮作猎鳄者,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一面很快就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小鳄鱼不值钱,杨海泉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得到了那些猎鳄人的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小鳄鱼不断多起来,但是杨海泉很穷,连很少的鳄鱼饲养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反常”举动,都纷纷前来劝阻。他的母亲更是反对,以“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责怪他,说他是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这也不足为奇,古今中外,哪个听说过饲养鳄鱼的事情。但是,杨海泉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儿,一点儿也没有动摇。他认为,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事实证明,敢为人先的人就必须有胆量接受各种磨练。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成功地闯过第一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已经不能容纳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扩建。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去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慢慢地经济有了一定盈余。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买了自己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鳄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杨海泉的这种举动是属于十拿九稳的,所以,很快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当然就更加红火了,实力也更加雄厚了。在成功者的字典中是找不到“满足”这两个字的,杨海泉也不例外。他认为,养鳄鱼这件事是没有尽头的,他完全可以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他想,如果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这样已经完全足够了,但是如果真是只这样,那就太可悲了……他下了决心,不仅要用这种动物来赚钱,还要挽救这种野生动物,不要使之灭绝。考虑过去,思索过来,只有进行人工繁殖,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确定的方针是“采取留种、保种的方法,进行人工繁殖”。方针一经确定,杨海泉就马上付诸实施。对这个决定,他是极为得意的,很多年之后,他接受记者时还说:“那个决定是我的养鳄事业的真正开始,是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现在我还感到很兴奋!”杨海泉在他的出生地泰国曼谷南郊的渔港北榄开始了他的新的创业。这个地方位于湄南河的下游近海处,海水和河水在这里交汇,环境美丽,气候宜人,是饲养鳄鱼的最佳地点。他非常高兴地说:“我生在这里,创业在这里,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占全了!”他先买下一块地皮来修建养殖场,利用饲养鳄鱼来进行资本积累。经过10年的努力,他又购买了多达近百公顷的土地,开始了他更大的创业。此地有天然的水源,有天然的沼泽,所以给这个地方取了一个叫“北榄鳄湖”的名字。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湖内就饲养了一千多条特选的优良种鳄鱼,收集了很多不是泰国出产的鳄鱼品种,多达十余类。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已经是举世瞩目的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率先进入了专业化养鳄鱼的行业。1971年3月,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有1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会议,杨海泉作为泰国的惟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就像一个技术权威一样,在大会上慷慨陈辞,向世界顶尖级专家讲授他的养鳄经验,还讲述了泰国近50年来养鳄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他很自豪地宣布:“在我的养鳄池里饲养着15000头大大小小的鳄鱼!”在那年代,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称得上猎鳄家的人,但是称得上养鳄专家的人,除了杨海泉,恐怕没有第二人了。他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注意,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有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高高兴兴而去,杨海泉的名声大振。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场就是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是宣传杨海泉先进经验的绝好机会。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

“创新者生,墨守者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变化才能生存,也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求得发展。要有变化就需创新。

养成创新的工作习惯吧!那些诗人、作家、发明家之所以比普通人优秀,不外乎他们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习惯。不论他们是否受惠于天赋的才能,总之他们做了天才的工作,收获了天才的果实,他们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独特工作习惯。

2、大胆创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创新是生存的血液,一个企业不创新可能就会贫血。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是打不败的,一个懂得创新的人,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懂得创新的人不会跟在别人后面走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另辟蹊径走出属于自己路的人,他们的成功往往叫人惊叹,懂得大胆创新的人很快就会在穷人堆里脱颖而出。

独特的思考是成功人士必备的习惯之一。勤思考有神奇的魅力,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霍英东的故事就证实这一点。

自古以来都是建好的房子才会出售,都是遵循并先建后出售。对这所谓的规律,霍英东反复的思考:“先出售,后建筑”不行吗?

正是由于霍英东这一问题,让他摆脱了贫穷,迈上了由一介平民变为亿万富豪的传奇般的创业之路。

中国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的创办人——霍英东。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个“奇特的发迹者”、“白手起家,短期发迹”,“无端发达”、“轻而易举”、“一举成功”等等,这些议论将霍英东的发迹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霍英东的发迹真的神秘吗?其实不是,他主要就是懂得创新,善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霍英东还有另一个可贵的品质,那就是不错失任何一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朝鲜停战以后,霍英东慧眼独具,他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点,认准了房地产业大有可为。于是拿出多年的积蓄,投资房地产市场。1954年,他着手成立了立信建筑置业公司。他每日忙于拆旧楼、建新楼,又买又卖,大展宏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决定性的一页”!

霍英东独特的创新,成就了成功创富的大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逆向思维是创新图变的根本方式。要创新,就必须要有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的决心,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懂打破常规者,事业注定不能有大的发展。只有不断变化,不断创新,才能出奇制胜。

面对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要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不要刻意去寻找他的不足之处,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自己的思维,你会找到一条创新的路子,你可以变费为宝。

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农夫买下了一片农场,他对那片土地非常的伤心,因为那里具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那里只能生长白杨树和响尾蛇。

但是这位农夫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很快他就找到了一个常人根本就想不到的办法—他要在这片土地上养响尾蛇。

他的想法使认识他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吃惊。因为他想建一个响尾蛇农场,做响尾蛇肉罐头。当他把这个想法变成行动的时候,来农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经过大胆思考,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最后还取出响尾蛇的蛇毒。运送到各大的药厂做成蛇毒的血清;还把响尾蛇的皮卖出去做成女人的皮鞋和皮包;还把装着响尾蛇的罐头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后来这个村子干脆改名为响尾蛇村,来纪念这位敢于创新的农夫。

一个农夫曾经很穷,但就是因为他善于思考,懂得创新。创新不但改变了他贫穷落后的状况,还助他成就了大事业。这农夫创新的实例,告诉了我们只要你善于思考,懂得创新,就能变废为宝,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要你肯创新,一切皆有可能。

3、标新立异,做别人不能做的事

标新立异才可能独领风骚,只有那些不断创新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模仿与抄袭也许可以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但他都是暂时性的。人做事不能永久固守一条模式。也不可能永远靠抄袭和模仿来发家致富。当形势与环境发生变化时,惟有标新立异、懂得创新的人,才可能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一起创立的索尼公司的宗旨是:“绝对不搞抄袭伪造,而专选别人今天、甚至以后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如果在创建事业的最初,这条宗旨表明了公司的原则和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之后实施和坚持这条宗旨则成了盛田昭夫接连成为市场竞争大赢家的秘诀之一。

一般日本企业经营的基本方法是大量生产、大批销售,但盛田昭夫走的并不是这条路。他的方式正如上述那一条宗旨所要求的,首先投资开发研究,创造出其他公司难以模仿的产品,即便是这种商品被其他竞争者赶上了,还有新的产品出现。盛田昭夫的方法在于标新立异,重在以新取胜,在技术上不断地开拓新的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收音机在日本还很少,但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收音机的好处。收音机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很多制造商都看准了收音机市场必将火爆的那一天,因而纷纷大批量生产。

当时流行的收音机功能不是很全,音质也不是很好,可以说存在很大的缺点。其内部几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热的真空管,体积很庞大。特别耗电,而且不好随身携带。

盛田昭夫当时十分看好收音机市场隐藏的潜力,但又考虑到要面临未来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背负很大压力的情况下,他想如果能克服流行收音机的缺点,生产出音质好,外形美观、省电、容易携带的收音机,肯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眯,独占收音机市场的鳌头,成为技术革新的领导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制这种能携带甚至可以放在衬衣口袋里的小型收音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以半导体取代真空管。而半导体的专利权,只有美国休克利博士才拥有。

他为了半导体的事专门去了一趟美国,征得了休克利博士的同意,引进了半导体材料技术专利,并且还与拥有半导体专利权的西方电气公司签订了专利合约。

最终,盛田昭夫推出了日本第一批小巧玲珑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批第一次标有“SoNY”字样的产品一出世便令同行和消费者惊诧,“SoNY”牌收音机一下子风靡日本,原来的真空管收音机顷刻之间成为陈旧的过时货。

时隔不久,盛田昭夫生产出更小的口袋型半导体收音机大批上市。这种收音机可随身携带,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新时尚,标新立异的索尼公司顿时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标新立异的创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又能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同行企业在对盛田昭夫既嫉妒又羡慕,于是有纷纷效仿他的创新。

盛田昭夫都是因为创新,很快就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总能以新取胜。他写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计划是用新产品来带领大众,而不是被动地去问他们要什么产品。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知道。因此我们要去下一番功夫做市场调查,并且有不断修正每一种产品及其性能、用途的想法,设法依靠引导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来创造市场。”这段话体现了盛田昭夫的经营策略,体现了索尼公司的一个基本精神,风靡全球的“Walkman(随身听)”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一天,总经理井深大提着手提式录音机和一副耳机,来到盛田昭夫的办公室,一脸无奈地说:“我喜欢听音乐,可又不希望影响别人,又不能整天坐着不动,只好提着录音机走,可这实在是太沉重了,这份疲累哪是我这老头子能吃得消的?”

井深大这番抱怨的话一下子激发了盛田昭夫的思维与想像。他想,能否研制一种小型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呢?如果研制成功的话,井深大总裁不就再也不会抱怨手提式录音机的沉重了吗?当然,它会更好地满足那些须臾也离不开音乐的年轻人。

经过不断的创新,一台“随身听”的样品造出来了,精致而小巧,音效也非常的好。以盛田昭夫为首的技术骨干认定“随身听”一定会风靡起来,但销售人员则认为这种产品连一点销路都没有于是,在公司内对“随身听”形成了反对派和支持派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面对反对声,盛田昭夫坚持己见,并说明自己负全部责任。由于“随身听”适合消费者的需要,价钱(3万日元)也适合年轻人的消费。结果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几十年来,索尼公司在盛天昭夫的标新立异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创新,赚了不少利润。一个公司是否能在同行企业中脱颖而出就要看在技术、产品上能不能创新。创新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转换思路,才有出路

成大事者在遇到难题时善于换位思考,即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和环境,以便找到新的人生机遇和突破点。这就是说,换位思考是成大事的习惯之一。一个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找不到什么东西。

很多人不敢创新,或者说不愿意创新,是因为他们头脑中关于得失、是非、安全、冒险等价值判断的标准已经固定,这使他们常常不能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赢80块钱,也可能有85%的机会赢100块钱,但是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会选择最保险安稳的方式———选择80块钱而不愿冒一点险去赢那100块钱。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一个人有100%的机会输掉80块钱,另外一个可能性是有85%的机会输掉100块钱,但是也有15%的机会什么都不输。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后者,赌一下,说不定什么都不输。

这个例子使我们明白,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是因为我们从惯性思维出发,以至顾虑重重,畏手畏脚。而一旦我们把同一问题反过来考虑,就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你就会达到成功。

在摩肩接踵中举步艰难地发展,不如走一条尚没有人走过的路,迅速崛起,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便是能做大事和不能做大事的区别。

罗勃·梭特曼是一个著名的化学家。他发现带离子的糖分子对人体非常重要。他曾经做过很多试验都没有成功。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一直都大胆的设想从什么方面能够突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为什么老研究无机化学,可以转化一下从有机化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于是他突破了束缚,终于取得了成功。

当然,作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梦想的普通人,换一种方法想问题所取得的成效,不亚于科学家的新发现。不要以为创新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创新灵感的例子很多很多;也不要以为现在有那么多的创造发明,自己已经“无新可创”了。只要每个人都成为“有心人”,更多的发明创造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创新是永无止境的,创新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山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丰厚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只增不减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山姆非常常讨厌他的上司,工作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忍受。最近似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山姆把这事告诉了妻子。妻子是一个教师,妻子告诉他看待待问题,也就是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上课的内容讲给了山姆,这使山姆得到了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空出来了。山姆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坐上了以前他上司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山姆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上司。但他的太太教他换一种方法想问题,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上司,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找出出路,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创新山姆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取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一些专家在研究汽车的安全系统如何更好地保护乘客在撞车时不受到伤害时,最终也是得益于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如何防止乘客在车内移动,因为这种移动造成的伤害往往是致命的。在种种尝试均告失败后,他们想到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再去想乘客绑在车上不动,而是去想如何设计车手的内部,使人在车祸发一生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结果,他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开启了汽车内部设计的新时尚。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人们看问题只停留在同一角度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也就是换一种方法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观。也会收到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著名品牌空调——格力空调的诸多品种中有一种“灯箱柜机空调”,它的发明过程也是很偶然的。

1995年,格力公司的朱江洪在美国考察,无意中看到了可口可乐售货机的颜色很艳丽,脑海里一下子出现灵感,“格力”因而就设计出了一个获得专利的新产品“灯箱柜机空调”。

这种空调一扫几十年来的“空调冷面孔”:柜面上风景如画,“瓜果飘香”,在原来的使用价值中又增加了几分美感。

朱江洪的这一“美国情缘”,就让空调的“脸”发生了变化,格力的彩面柜机空调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值高出300多元。这种空调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而且还因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竞争对手,一举成为该公司上百款空调中利润率最高的。

做出一番大事业不容易,但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其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敢去创新,你是否既有一种创新精神。

一个想成大事的人,必须从创新入手,从创新走向成功。创新是开创事业的原动力,惟有创新才能战胜自我,才能脱颖而出。

5、做事不要过于死板

巴尔扎克说:“只有超人的天才才会像蛇一样自我更新。要事情灵活远胜于死板。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运用合适时机来做事,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利用尽可能用的资源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完成自己的目标。在完成目标的同时加上自己的创新是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

可口可乐公司自创业以来长盛不衰,销售的可乐占全世界饮料消费量的47%,是百事可乐公司销售量的两倍多。可口可乐的成功范例,告诉了我们要把一个企业做大做强,不要固守一条法则,要懂得抓住机会来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随着美国军队进入了欧洲和日本,然而美军撤退后,可口可乐公司却在当地建立起自己的海外销售的智囊团,以广告、包装等猛烈攻势来拉拢全世界的消费者,根据估计,可口可乐公司有80%的营业收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销售成果。

当百事可乐公司开始与饭店和快餐业接触时,可口可乐已经将业务发展到160多个国家,许多竞争者面对此种情况,都不得不承认,在利用潜在的市场发展能力方面,可口可乐公司比其它任何公司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可口可乐公司在国外驾轻就熟地运用广告行销的谋略,为了表现公司产品及影响力无处不在,除了推广成为各项运动会上的指定饮料之外,在西班牙斗牛、澳洲的骆驼大赛或新西兰的剪羊毛比赛场中,都能看见它的红白标志。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关键还是公司不是固守一条法则,能运用多种手段来做事,利用不同的时来做不同的事情。

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宗旨是:“绝不会因为利润小而不做!无论获利多么微少,他们都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来经营”,特别是对零售业务也非常的重视。

在世界各地,可口可乐公司出版商业杂志,为夫妻加盟店举办专门讲习班!讨论如何更有效地经营;为了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的口味要求,公司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在西班牙,它主要作为一种混合物,甚至用来和酒掺着喝;在意大利,可口可乐则成为进餐时的饮料,取代了酒、牛奶与咖啡。

凡此种种,可口可乐公司广泛的经营理念,不局限自己的发展空间,甚至愿意人境随俗地改变自己,这些都是许多坚持传统的商业产品所无法做到的,而这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可口可乐的成功诀窍不仅是捉准商机,也强调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见到,可口可乐公司成功之后,并不只是在口感上有所改变与进步,经营阶层更懂得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看见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稳稳地捉住消费者的心。

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懂得创新,一个企业才能更好的盈利,在众多的企业里脱颖而出,甚至做强做大。拥有与众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大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做出自己的成绩,那才是真正的事业高手。

6、别出心裁,会有意外收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另外一个绝境,这个时候不要一概的沿路返回,也不要束手无策,更不要惊慌失措,坐以待毙。而应该打破常规,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开辟一条星光大道,说不准所谓的“绝境”可能会变成是一个“世外桃源”。

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懂得运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绝不能墨守成规。只有变化,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创新思想是成功者必备的策略,这就要采取反“常”的策略,才能在人云亦云的环境中出众,成就一番大事业。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为了能出人头地,跋山涉水来到京都长安,一住就是十年,但是他和十年前没有什么区别,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为此他非常的懊恼,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想得到别人的赏识。

一次,长安城里来了一个卖胡琴的,胡琴通体晶莹玉润,琴音优美,据说能绕梁三日。此琴要价100万钱,每天都有不少富商显贵前来观看,但却无人购买,长安城里吵得嚷嚷得沸沸扬扬。有一天,陈子昂从人群中出来,对卖琴人说:“此琴我买了。”围观的人都非常惊讶。“你是谁呀?好大的口气!”“你买它能有什么用呀?”陈子昂冲众人施礼一笑:“在下陈子昂,拉胡琴是我的强项。”刚说完众人拍手道“好啊,那你就当众给我们拉一曲吧。”

陈子昂说:“明天吧,我住在宣阳里,明天备好酒菜,恭候长安的各界名流前来赐教!”

第二天,陈子昂住处果真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一百多位长安名流贤士聚集一堂。待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陈子昂抄起桌上的胡琴,猛地扔出很远,摔了个粉碎。众人惊呆了急忙忙问这么好的琴怎么就砸了呢?陈子昂起身对大家说:“我陈子昂著文赋诗已有数年,积有作品数白件件。远道来京,一直碰不到伯乐,非常郁闷,怎么会热衷拉胡琴呢?”然后把自己的作品分送给大家。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字在长安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陈子昂就是运用了自己的创新思维打破常规,赢得了全长安城人的赏识。

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活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走向成功的动力与方向。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习惯”。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出现了一股寻金热,许多人都怀着发财的梦想争先前往。

当时,一个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想去碰碰运气然而他却穷得连一张船票都买不起,只有风餐露宿的跟着大篷车来到加州。到了当地他就发觉当地气候非常干燥,水源缺乏,然而这些寻金的人最缺的就是没有水喝。看着身边寻金的人因没有水喝很是痛苦,甚至还听到有的淘金人嚷道:“谁给我一壶水喝,我宁愿给他一块金币”!这些牢骚竟然给了亚默尔一个灵感,自己来买水,应该比淘金更赚钱。于是他放弃了淘金的梦想,转而开凿渠道引进水源,并且将引进的水源过滤,变成清凉解渴的饮用水。他将这些水装入桶里,卖给了淘金的人。

一开始人们都笑他,不去淘金反而去卖水赚其蝇头小利。不管人们怎么嘲笑他,但是他都坚持他的想法,没想到在短短的几天,他便赚了6000美元,这个数目在当时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在当时人们因为找不到金矿而在异乡挨饿受冻时,发现商机而大胆创新的他却成了一个小富翁。

这个实例告诉了我们,在经营的策略上不要跟随别人,不要蜂拥而上,要有自己的策略,要创新,才会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一面,动用大脑想出别于他人的策略,就这是创新,用创新的思维开创属于自己的一条路,那路也许会助你通向成功,那路的尽头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7、创新是成大事的最佳武器

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然要学会创新,没有创新意识的人,即使他懂得再多,也难成大事,因为知识本身不会创造什么价值,而唯有在创新头脑的运用下,知识才可能成为力量。

做任何事情,无论事大事小,只要肯创新,就能够扩展更多的成功空间。通过创新再小的的事情也能够做大。最后做成大事。

克劳斯在做生意这方面很有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说过:“我不喜欢从事一个普通的职业甚至是讨厌,因此一直都没有工作。但是我能够做任何事情,甚至是很小的事情——做冰淇淋。”

于是克劳斯在入学不久就在大学宿舍里做起了冰淇淋。不久,同校的两个伙伴科恩和希尔顿也加入了。克劳斯还卖掉大部分债券,并拿出上高中时候辛辛苦苦做销售赚来的6000美元,和他们合伙开了一家冰激凌公司。

经过市场调查,克劳斯发现,冰淇淋的口味一直都没有变化,他敏锐地觉察到,这为他们创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可以做多种冰激凌的口味来供人们选择,可以使用啤酒酿造技术制作日味奇特的冰淇淋,还可以与当地的乳酪厂联系,由他们提供特制的奶酪。

由于冰激凌在口味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这家小型的冰淇淋公司很快吸引大量的风险投资,结果新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很受人们的欢迎。冰激凌不同的口味很快就成为饮食界的时尚食品,一下风行欧美及世界各地。

在1999年的时候,克劳斯的美国杰里米冰淇淋公司生产的超级口味的冰淇淋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美元。这样一个惊人的业绩,可以说是克劳斯创新的一个结果。

克劳斯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创新。他还说:“我们就是要趁年轻的时候做一个行业中的创新者,而不是做一个一成不变的制造者。”

一个人创业能否成功,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根,关键就看他懂不懂创新。目前企业的首要创造力就表现在产品的创新方面,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开发、更新速度及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积极开发新产品,是保证公司取得竞争优势,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市场是公司生存的客观条件。公司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和开辟新的市场,要做到这一点,离开了产品开发是根本办不到的。

公司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就像日本的汽车、电视机、录像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抢占先机,就在于他们不断的创新推出新型、优质、价廉的新品种。

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的小汽车其产量、销量排在西方发达国家之末,而到了1978年竟跃居世界第一:产量第一,销量第一,生产率第一。主要就是因为日本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设计,制造出质优价廉的新型汽车。

录像机最先起源于美国,而日本录像机却以物美价廉的优势占据了世界录像机市场的95%。一个公司、一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兴盛与衰落,与其是否能适时地开发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密切相关。特别是科技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使新产品开发过程大大加快。

高科技产品的更新换代已经发展到用日来计算,而不是以年为计算单位,有着钟表王国——瑞士平均20天就有一个新品种问世。

德国的奔驰轿车的发动机与20年前相比,简直就是发生了天反复地的变化。发动机的重量竟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48公斤,最高功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25马力,成为当今世界汽车领域的佼佼者。

王安公司原来是美国一家大名鼎鼎的电脑公司,为什么他会从“电脑帝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其主要就是失败在创新上。不懂得开发新产品,不发展新行业,公司如履薄冰,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生产的产品跟不上人们的脚步,最终会被淘汰的。

如今的社会,一个企业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创新,那肯定会被淘汰。可见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想成就一番成大事的人,脑子里必须要有创新的因子。只有做到拥有知识并能突破创新,才能脱颖而出,做出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业。

8、从反面着手,多角度尝试

马云说:“晚上想想人生有千条路,但明天走的还是原路。”看一些事情,总是很难解决,有时换个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从事情的反面着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人生之路千万条,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的人,永远走不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只能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活着。成功是属于哪些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的人,只有敢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更换以往的做事方式,才有把事情做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做,不妨试试从反面着手,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小儿子约翰吵闹不休,向父亲要零花钱。父亲是位牧师,当时正在看一本旧杂志,一页一页地翻阅,一直翻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大图画———世界地图。于是他从杂志上撕下这一页,再把它撕成碎片,丢在地上,对儿子说:“小约翰,如果你能把这些碎片拼成正确的地图,我就给你5美元。”

牧师以为这件事会把约翰上午的大部分时间花去,可没想到不到10分钟,他儿子就来敲他的房门了。牧师惊愕地看着儿子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那幅世界地图拼好了。“孩子,这件事你怎么做得这么快?”牧师问道。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图画背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地图也就是正确的。”牧师微笑起来,给了儿子5美元,说道:“你把明天的讲演内容都替我准备好了。”

牧师的思路没有错,如果要把这些碎片拼成世界地图,确实要花大半天的时间。可是他的儿子却发现了一条捷径,不仅省力,而且省工,这不能算一个小小的发明,但这项发明的思路就是另辟蹊径,从反面着手。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可以说是一项创新,至少孩子没有向其他人一样走同一条路,花上半天的时间去完成拼图。

考虑问题,不要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去思考,去发展。不妨从不同的方位去思考,也许不经意的一个思考就会把自己推上了成功之路。

上海《新民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沈阳捡破烂的王宝财一天突发奇想:如果把易拉罐熔化后卖,是不是能多卖钱呢?

他这样想也这样试着做了。他把熔化后的金属块找专家鉴别,专家鉴定为一种贵重的合金,于是他心中有了底,就印制了些传单发给收破烂的同行,把易拉罐的收购价从7分提高到1角4分。几天后他到自己的收购点一看,一大汽车易拉罐等着他呢!就这样,他成功地在三年中赚了270多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把他的事迹重播了两次。

王宝财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按一种方式盲目的做下去。不妨一件事从多角度去考虑。要有换一种做事方法的勇气,多想一想,多试一试,说不定成功就在这多试一次之中,你的命运也将会从此改变。

通过以上成功的例子,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改变做事的方式,可以使事情做得更好,相反,如果人云亦云,事情不仅办不好,而且还有可能搞得一塌糊涂。成大事的人是不会从一个方面去考虑问题的,他们懂得在合适的时机去创新,谋求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9、创新的捷径来源于学习

一个人知识储备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创新的思维越就越开阔。

一个人若想成功,就必须懂得创新,不能老守田园,固步自封。而创新来自于伟大的知识力量,知识的吸取靠的是勤奋学习。

歌德说:“人不只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西汉学者扬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师、听、貌、思、性之所以也。学则正,否则邪。”

曾国藩认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性难改,惟读书学习可以改变人。”

培根在《论读书》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显然,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林语堂先生在《读书的艺术》里说:“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和几个朋友和认识的人接触谈话,他只能看到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国度”学习就是这样的富有趣味性。

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和指教,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像成大事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知识,是创新的准备,是竞争力的“内功”,是成功的积累。

特别是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里,等到对手碰面时,胜负其实早已定了。就像“华山论剑”,最终靠内功,靠武学的修行和领悟来决定雌雄定乾坤。因此竞争早就开始了,比的就是“准备”,比的就是日积月累的修为。

成功的积累和准备,泛一点说就是知识的积累和准备,具体点说,就是修炼的准备、目标的准备和行动的准备。

爱迪生说:“知识仅次于美德,它可以使人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胜过他人。”

没有知识的一生,是空洞的一生。

知识是慢慢积累的,只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扩展自己的思维,创新才能变成一种可能。学习接触新知,通过“闻知”和“亲知”得到说知,于是新的思想便产生了,因此学习就能创新。

如前苏联科学家乔奥尔科夫斯基所言:“我在发明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学习创新,创新学习循环往复,不断进步。因此学习是创新的一条途径。要想创新就必须先积累知识。

成功无止境,创新无尽时,学习无绝期。

《国语》记载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过了三天,文公说:“我觉得一时用不上,知识倒是增长了。”

臼季回答说:既然知识多了,等到用得着的时候,不就比未学者要强吗?”

难怪美国哲学家、诗人桑塔亚如此断言:“即使最聪明的智者也要永远学习。”

成功的人生,应该像河流。无论多么的艰难险阻,始终矢志不渝,不断积累,不断准备,终会满溢而过、破决而出,这样正好符合孟子所谓的“盈科而后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大事者。

10、墨守陈规,难有出路

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做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充分利用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你就会在拼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一个总是墨守成规的人,一定是一个打不开思路的人。

创新能够“救活”自己异常思维和才智,从而激活自己全身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投石问路,或难或易、或明或暗,或悲或许,仿佛不停地挣扎在一个个“陷阱”之中,因此用有效的创新来点击人生火花,就成为生存梦想的手段。

谁要抓住创新的思想,就会成为赢家;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成为平庸的傀儡!因此,一个有着创新习惯的人,就会拥有闪亮的人生!

有这样的一个小笑话:狗家族出了一条很有志气很有抱负的小狗,它向整个家族宣布要去横穿大沙漠,所有的狗都跑来向它表示祝贺。在一片欢呼声中,这只小狗带足了食物、水等必须品上路了。三天后,突然传来小狗不幸牺牲的消息。

是什么使这只小狗失去生命的呢?检查食物,还剩很多;水不足吗?也不是,水壶还有水。后来,经过研究,终于发现了小狗死亡的秘密——小狗是被尿憋死的。

为什么会被尿憋死是因为小狗有一个习惯——一定要在树干旁撒尿。由于大沙漠中没有树,也没有电线杆,所以可怜的小狗一直憋了三天,最后就被憋死了。

正是小狗撒尿的习惯要了小狗的命。现实生活中,人也容易受习惯束缚的影响,一个人如果很难改变你的习惯,下场就会像小狗一样。

在很早以前有个广告回函的例子。约30年,做全版的回函广告有个约定速成的规定,就是把优惠券放在右下角,并把优惠券做得非常显眼,甚至比广告还突出,通常的做法就是,用又大又粗的虚线把优惠券框出来,配上显眼的标题,诸如‘免费使用券’或‘订货单’等。即使后来发展到消费者可以拨打800免费电话或使用信用卡打电话订货,人们对这条金科玉律还是奉行不渝,知道后来有几位广告人士打破这条成规。现在约有三分之一的回函广告使用我们所创的‘不设优待券’的新设计。这种广告不放优待券,而是把订购的指南统统统写进去,我们会请顾客拨打800免费电话,或是找张纸写下自己的姓名、地址等资料,发传真或邮寄到我们提供的地址,安全不用填写优待券或剪优待券。

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回函,或许是因为读者增多,加上少了优惠券版面,让整个广告看起来像篇报道。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试验了另一套方法,即保留不设优待券的定货说明,另加一个框里面用较长篇幅简介厂品情况,结果十分成功。

这套方案不仅打破成规,而且违反逻辑。虽然这么做少了附优待券的便利,却增强了顾客的回应。怎么会这样呢?我也被问住了,但我知道,有时候打破规则,也有好处。”

别让所谓的规则成为束缚你头脑的蔓藤,扯断它,就能重获自在的空间。

11、循规蹈矩,遗害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人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因为太过于循规蹈矩害了自己。最后落到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地步。试图打破规则,不一定是坏事,说不准还会取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有一个小伙子,人品不错,做起事情来也是中规中矩,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生活中到处碰壁。先说找工作的事情吧,现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困难,所以很多大学生大四就开始找工作。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也是被安排在三、四月份,但是这位小伙子则认为找工作那是毕业以后的事情,现在大四应该赶紧抓紧时间写论文。

当身边的同学都四处出去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他还在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周围的同学们都纷纷签约的时候,他还在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等到7月份毕业证书拿到证书的时候,他才开始找工作,可哪个时候很多职位都不再招聘了,他只好去一家专业不对口的小型公司工作。小伙子为什么就不能灵通一点呢?为什么非得等到拿到毕业证才去找工作呢?我们身边像小伙子一样的人大有人在。有时候灵活一点,不要过于按规则办事,否则那就是守旧,做事死板,不懂得变通。

小伙子的恋爱也是一波三折,他喜欢上了公司的女同事。准备向女孩表白的时候,该公司一个消息灵通的女同事告诉他一个情报:女孩不喜欢花,该送其它的礼物吧!小伙子犹豫了一下,哪有女孩子不喜欢花的,还是决定给女孩送九朵玫瑰,原因很简单:依照惯例女孩子收到九朵玫瑰花一般都很高兴,再说了求爱就应该送花。

结果,女同事勉强收下了小伙子送的玫瑰花,那女孩却好几天没来上班,原来她有严重的花粉过敏症,这下两人的关系可就泡汤了。

这个小伙子错就错在不该遵守死守的规矩来思考问题,也不应该按一定的惯例来行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尘不变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了中规中矩的习惯,死抱着固有的套路不放手,那最后会成为习惯的牺牲品,那吃亏的也就是你自己。

秦王朝灭亡的时候,司马迁曾说过:“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秦历经百战到统一天下,然而治理国家的方法却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不懂得夺取天下和管理天下的区别,其灭亡也是顺应自然的。

有一个哲学家说:“惟有变化才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必然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请先问自己,我变了吗?还是固守在原地踏步走。一个人要懂得随形式而变迁,不要永远固守一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