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5538700000009

第9章  积极行动,不做“白日梦”

人的行动不是单一举动,而是习惯性。因此,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年累月地影响着人的行动,暴露着人的本性,左右着每个人的每一次成败得失。

1、懒惰容易使你错失良机

一个人无论他想要成大事的决心有多么的坚定,定位多么的精准,如果不付出行动,那么这一切都是空话,就变成做“白日梦”。只有依靠行动,一切才皆有可能;只有依靠行动,才能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只有行动,才能把小事做大。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想体验收获后的那种喜悦,那么不要羡慕别人的运气,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也没有空手可得的成功,你要成功,就必须经得起长久的努力与付出。

做什么事情都要富有积极和热情,不要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明天有明天的事情,今天能做的事一定不要拖到明天。拖拖拉拉的习惯会让你错失一些良机,会使你遗憾终生。

张朋有个出了名的坏习惯,做事总喜欢拖延,有了想法的时候不去行动,能拖一天就算一天。如果有什么事,今天做可以明天做也可以的,那他绝对会拖到明天再做,所以朋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磨蹭大王”。在学校里,这个习惯对他来说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顶多是晚交报告被教授说几句,但到了社会上,他却因此吃了不少苦头。

毕业后,张朋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某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某市公开招聘三名电台主持人。听到这个消息,李月非常高兴,招聘的条件他都具备,而他的学历也颇有优势,能当上电台主持人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这可谓是天赐良机。那什么时候去报名呢?张朋想:“过两天吧!总要准备准备吧!于是一天拖过一天,五天后,他终于决定行动了!然而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某市时,电台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三天前报名就截止了。于是李月只好带着遗憾回到家,他自己也明白,以后很难再碰到这样好的机会了!

张朋的事例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能拖就拖,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一味的拖下去只会错失良机,致使自己终生后悔。

很多人在年轻时就养成了拖延的习惯,专家对1000名男女的失败报告做了一个分析。分析显示:拖延的习惯高居众多失败原因中的榜首,如果我们能够立刻行动的话,那么人生成功的几率会更高一些。由此可以看出,积极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做事的成败。

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一个国王做事总喜欢拖延,有一次他收到一封潜伏在敌国间谍发回来的紧急情报,他当时没有把情报拆开来看,而是随手把它搁在餐桌上,心想:“明天再处理吧!第二天,在吃早餐的时候他看见了那封紧急情报,“没什么什么重要的事情吧!等吃完早餐再看也不迟”!大臣给他斟上一杯香醇的美酒,等他喝完之后,他才慢慢拆开信件。看完信,他立刻跳了起来,原来上面说:国王的侍臣中有间谍,他接到了毒杀国王的命令。国王想召集侍卫,可是已经太晚了,鲜血从他的嘴角流下来,他刚才喝的正是那杯毒酒。

只不过把事情拖了一个晚上,国王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他能做到立即行动的话,情况就会有转机。生活中,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由于这种习惯,可能会出门误车、上班迟到,或者失去可能更好地改变他们整个生活进程的良机。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的话,那就马上开始行动,千万不要拖延,以免耽误时机。

所以,我们应该戒掉拖延的习惯,要不断提醒自己“立即行动”,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抓住宝贵的时机,成就梦想中的事业。行动往往比思维快“成功必须立即行动,否则它会长上翅膀,远走高飞。”

2、少做“白日梦”,脚踏实地做事

光想不做,梦想是永远也不会实现的,在美好的梦想也注定是白日梦。梦想的实现靠的是行动。行动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故事中的女孩就只知道幻想而不付出行动,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大多数人对未来都有一个美好的憧憬和设想,但是大部分人却不去执行,最终的结果就变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做“白日梦”。再美好的梦想不去行动,最后与成功也是擦肩而过。而那些成功的人,都是一些敢想、敢做的人,在他们的意识里,成功就在于行动。

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可使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迅速前进而不会瞻前顾后。

大凡能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常常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人常常埋怨自己的命运坎坷,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用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十个空洞的想法不如一个实际行动,所以价值是靠行动体现出来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赋有积极和相当的热情。他们对工作充满希望,能够为自己执著的追求的事业奉献一生。

有一个大学女孩,可以说要身材有身材,要长相有长相,算一个十足的美女,再加上学习成绩不错,像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可以算得上是才貌双全。她最大的梦想是能成为一名模特,在T形台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她却在这条路上走的不成功。接连两次落选,这使她备受打击。于是,她也不去找工作,只好窝在家里看那些超级名模的走秀录像带。渐渐的,她开始陷人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里:看着屏幕上窈窕的身影,她想像着自己就是她们中的一个,穿着美丽的衣服,在各大都市中穿梭,迎接她的是鲜花和人们爱慕的眼神……一段时间,在上海工作的哥哥,帮她找到了一个做平面模特的工作,大家都以为她会很高兴,但她却冷淡地拒绝了,她认为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超级名模,就这样,她还是每天窝在家中,编织着美丽的梦——一场注定无法实现的美梦。光想不做,无论愿望多么的美好,始终都是无法实现的。

弗洛依德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爱做“白日梦”,是因为人们的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或缺乏某种欲望。所以人们才在一系列虚无的幻想中寻求心理平衡。经常习惯做白日梦的人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人们必须及早改正做白日梦的习惯,否则一生的时间就会被白白的浪费,所有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

一年夏天,—个纯朴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第一次见面就和爱默生谈得非常融洽,由此爱默生对他非常有好感也很欣赏他。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觉得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只要肯在这方面下功夫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推荐他。

爱默生将年轻人留下的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影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写得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年青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爱默生开始感到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青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通信一直在继续,然而爱默生的态度却逐渐变得冷淡,最后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己经完成了上部,很快就会公诸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即便是他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

“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在现实中,我对自己深感鄙弃,因为我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再也写不出作品了。而在想像中,我是个大诗人,我已经写出了传世之作,已经登上了诗歌的王位。

“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白日梦”给人带来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逃避现实、不思进取。比如故事中的这位青年诗人,当他养成做白日梦的习惯后,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如何才能走向成功,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他一心只梦想着成功后的那份辉煌。事实上,当他陷人难以自拔的白日梦的泥潭之中时,他原有的才华就已经丧失殆尽了,结果他只能成为一名庸人。

现实是残酷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光想不做,很容易实现的梦想也永远不会实现。习惯于做白日梦的人不仅浪费时间,到最后还是成不了任何大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做白日梦的习惯,然而美梦终归是要醒来的,沉醉于白日梦会让你由逃避现实到与现实脱节,最后一事无成。请记住:人生路上我们不仅需要一对幻想的翅膀,更释要一双踏踏实实的脚!

3、抓住机会就要及时行动

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要的机会,如果没有机会,他们不会一味的等待时机,而是积极的创造机会。有了良机就一定要积极行动,否则就会错失良机,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机遇就像人的天赋一样,它只提供一个机缘,一个条件,一种可能。最有希望成功的人,不是那些富有想象力的人,而是那些有机会就立即采取行动,全力以赴的人。

机遇的出现是没有规律可行的。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也要善于行动,不要有了机遇而不去行动,那也只会错过一次机会。机遇就像时间一样,一去就不复返。而行动则是重中之重。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处处都是机遇;轻视机遇的人,即使良机来敲门,机会也会错过。

从前有位光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哪怕只有一次也好。于是他开始日复一日地向神灵祈祷,他的诚意终于感动了神灵。

一天幸福女神敲开了他的家,这个单身汉十分高兴,急忙请她入内。在漂亮女神的后面还有一个奇丑无比的女子是漂亮女神的妹妹。单身汉看着这个奇丑无比的女人很是诧异。疑惑的问,她真的是你妹妹吗?女神答道:“是呀,她是不幸女神。”

单身汉听了之后,便说:“请你到屋里来坐,请你的妹妹在门外等候吧!

女神说:“这怎么行,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分开的,我不能单独留下来”!

幸福女神见单身汉犹豫不决的便说:“若有不便,我们就回去了”。

最后这个单身汉只好呆呆的看着姐妹俩飘然而去的背影。错过了得到幸福的机会。有了机会不懂得把握的人和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行动的人,无疑都是得不到幸福的人。有了机会就要珍惜,有很好的想法就要全力以赴。不要某种无关紧要的原因而错过。

机遇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有了机会就要全力以赴做出行动。行动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有了机会就行动吧!以免自己后悔。

在美国一个小城的广场上,塑着一个老人的铜像。他既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任何辉煌的业绩和惊人的举动。他只是该城一个餐馆端菜送水的服务员。但他对每一个客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人们永生难忘。

他是一个聋子,他一生从来没有一句表白的话,也没有听过一句赞美之词,他只能凭“行动”二字,使平凡的人生永垂不朽!

只有你的行动,才能决定你的价值。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无论你是什么人,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付出都会有收获。

4、只有行动才能抓住机会

爱默生说:“对于自己的行动不要懊悔,也不要过于在意,人生一切都是试验,试验的次数越多,对我们的行动就越有利。”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与失败往往都在一念之间,他们的区别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遇到问题时,你敢不敢行动。想法永远都比不行动,即使你失败了,但是你又有了新的经历、新的经验,相对也为下一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说起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大家都耳熟能详,当他发现新大陆凯旋而归时,西班牙女王为他举行了庆祝大会。

在会上有人满不在乎地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陆本来就在哪里,只是被他幸运的撞到而已。哥伦布听后,没有直接回答他人的挑衅,而是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坐的各位说:“在坐的各位,有谁能把这个鸡蛋竖立起来吗?”在场的人面面相觑,都无能为力。

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将他往桌上一磕,鸡蛋矗立了,人们为之愕然,但还是有人不屑一顾的说: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熟鸡蛋本来就可以立起来的。”

这时哥伦布以很平静的口气说:我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那些事物本来就在哪里不动,只是有人将它发现,而有的人却没有发现,差别就这么一点。”正因为“这一点差别”,哥伦布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横渡大西洋,而发现了新大陆。如果哥伦布不冒着生命危险,横渡大西洋,这新大陆会被发现吗?

即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你不采取任何行动,也是不可能发现任何东西的。即便你想到了哪里可能有你要的东西,但是你又不亲自去看看,那也是不可能发现你要的东西的。成功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往往也无能忽略。即使你失败了,但是毕竟你经历过,为下一次的成功积累了经验。

英国的辛普逊和他的同事,为了寻找最佳的麻醉药,解决手术中病人的疼痛问题,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对众多的化学药品亲自品尝。

一次,辛普逊在关门的时候,偶然在门后发现了一瓶药品,拿起来一看,是法国化学家杜马寄来的。当天晚上他决定也来尝尝这个药品,他和他的同事都喝了少许,很快几个人都睡过去了。

当他们醒来的时候,几个人都高兴得像小孩似的。他们终于找到了最佳的麻醉药。

我们与其他人的其别在哪里?我们虽然有成功的决心,却怕失败而不敢采取任何行动。不去行动,那怎么去实现美好的愿望,造就成功。成功永远都属于那些敢想敢干的人。

一件事情你做了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因为世上没有一件事情,在你做之前你就能保证它万无一失,一定会成功。不去做永远都不会成功,做了也许就会成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便成了路。”如果你都不去走,那能变成路吗?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行动之后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5、有纲领更要有行动

事实上,一个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还要重要。成功是靠行动来实现的。爱做“白日梦”的人是没有什么成功可言的。当我们备好行囊,准备向目标奋斗时,行动是第一步。

行动是敲开成功之门的有利手段,或者说,只坐在哪儿空想而不行动的人,等于痴人说梦,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行动起来,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做事总是计划来计划去。总觉得构想不够完美,时机不够成熟,结果一拖再拖,不去付出行动。结果耽搁了时机,做事失败了。其实,再好构想也会有缺陷的,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如果确定执行并且努力做好,都比光想不做好得多。局面是靠行动来打开的,坐等机会可能永远都等不到。

很多失败的人,不是没有计划和信念,而是不会把信念和计划转化为行动。不顾一切的坚持到底。

一个成不了大事的人,他们都有很远大的理想,但就是缺乏行动的惯性。于是理想开始萎缩,种种消极和不可能实现的想法衍生。甚至不敢有任何的理想,于是过着随意而安,听天由命的平庸生活。这就是为何成功者只占少数的原因。

曾经一个幽默大师说过一句话:“寒冷的冬天,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离开温暖的被窝走到冰冷的房间”。他说得不错,看似很简单的动作,但做起来却很困难。因为一个连锁的反应都会击败成大事的雄心。

大家都认为储蓄是一件好事,是一个不错的想法,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做得到。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先生每个月的收入刚好是1000元,但是每个月的收入刚好也是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妻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一些理由使储蓄无法实现。他们不停的说了十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下个月开始实行”、“从明天再正式开始实行”。

说这话一直说了好几年都没有去行动。他的太太不想再拖了,她对毕先生说:你好好想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呀!但是现在没有多余的钱存下来呀!”

这一次太太好像真下定决心要储蓄了。她接着说: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所以我们才存不下钱来。如果早几年就这样,现在还有积蓄了呢?今天我看到一个广告,如果每个月存100快,15年以后就有18000元,,另加6600元的利息。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好得多了。如果你真想存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动用这一笔钱。

他们第一个月的确过了一段苦日子,但是坚持一下就过去了,现在觉得花钱和存钱一样有乐趣。

如果一想到就去做,不要一拖再拖,那就会减少很多遗憾。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等到明天再做,因为明天有明天的事情要做。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行动则是起跑线的钟声。听到枪声的时候就要立马行动。惟有全力以赴的行动和坚持到最后的决心,方能获得成功。

美好的愿望都是靠行动来实现的,如果不去行动再美好的愿望也不过是一场“白日梦”。即便是一个很普通的愿望,不付出行动也会变成很难实现的愿望。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想好了就要去行动,不要今天拖到明天的,到最后一事无成。

成功并不要求你知道多少,而关键是你做了多少。所有的想法、心态都要付之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情,选定了目标就一定要马上行动。成大事的人往往都是行动多余想法。

6、果断决策,敢于行动

大凡向往成功的人,不但要做到意志坚定,还要迅速把握机会,鼓起勇气立即行动。那些只敢想而不敢行动的人,注定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在创业或者成功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种种的困难,但是,立志成大事的人,他们不但不怕困难,而且还有始终向更艰巨的困难发起挑战的决心和勇气。成功是属于那些敢想敢干的人的。

说起王永庆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他做事果断,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就会想尽办法付出行动,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想要去尝试一下,这就是成大事业者独有的本色——敢想敢行动。

王永庆是一个名不经传,敢想敢行动的大人物。在20世纪50年代初正是台湾经济恢复时期,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的一个非常时期。他竟然决定投资塑胶业,这个决定一出来,都遭到人们的非议,甚至还说:“连何义都觉得困难的事情他都敢贸然行动”、“不懂行情”、“不识时务”、“成不了大事”,王永庆面对这些非议,并没有停止行动,还是毅然按自己的计划来进行。

何义是当时化学工业方面的“领头羊”——“永丰”的老总,在这之前他曾经就到国外考察过,看到国际市场塑胶业技术先进,而且竞争非常激烈。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必胜的把握,很难找到一个立足之地,便打了退堂鼓。

可是王永庆毅然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在1954年的时候东挪西借筹集了50万美元,创办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1957年的时候正式建成投产。

事情的发展比想象中还要糟糕,当台湾的塑胶生产出来的时候,大量的日货却滚滚而来,占据了台湾的市场。导致了台塑产品严重滞销、仓库暴满。股东们都心灰意冷,王永庆当时陷入了困境。面对这样的一个环境,他并没有灰心失望。他还大胆的认为台湾当时是国际烧碱的大国之一,而在烧碱的过程中有70%的氯气都没有用武之地,都被废置无用,实在是很可惜,然而氯气是塑胶生产的主要原料。他目前就只有原料廉价这一优势。

面对目前的境况,如果不想出一些其它方法来补救,就可能把自己陷入一个泥潭,甚至是越陷越深。经过几天的冥思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两个补救的办法。

第一,采取“以毒攻毒”的策略。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和售价,从而获得压倒一切的竞争能力。他这样做有引起了股东们的强烈反对,于是他毅然买下了所有的股权,自己独资经营。

第二,成立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厂,采取“一体化发展体系”。自己用低廉的原料自己来加工,拥有这一竞争优势,使得销售量大幅增加。

由于王永庆改变了策略,力求把台塑建成高效能、低消耗的企业。让塑胶公司起死回生。台塑的产品逐渐打开了销路,站稳了脚跟,继而跨进了“世界化工企业50强”的企业。

事实证明逆境并不可怕,只要在逆境中确定目标,敢想敢行动就会成功。

如果你处在一个受束缚的环境中,又缺乏勇气去摆脱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变成只敢想而不敢行动的人。如果你能够积极、主动的行动,能够从一颗沙子中看见整个世界,从一朵云彩里看到整个天空,通过对主客观的分析和构想,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策略。

成功是属于那些果断决策,敢于行动的人。敢想敢行动是成大事的关键。大凡向往成功的人都能够积极主动面对一切难关,并且能够迎难而上。

7、实干才能脱颖而出

休谟说;“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淡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俗语说:“成事在人”,这话的确很有道理。要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要有实干的精神。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做事,就会有相应的成就来报答你。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南宋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朱熹,从小就立志想做一个像孔子一样的人。在他读书时,一天上午,老师有事外出,没有上课,学徒们高兴极了,纷纷跑到院子里的沙堆上游戏、打闹。不大的天井里,欢声笑语,沸沸扬扬。这时候,老师从外面回来了。他站在门口,望着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造反”的情景,摇摇头。猛然,他发现只有朱熹一个人没有参加孩子们的打闹,他正坐在沙堆旁,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先生慢慢地走到朱熹身边,发现他正在画八卦图呢!从此,先生对他另眼相看,很关注他。

朱熹是一个好学,实干的人。和同龄的人相比他懂得的知识最多。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读懂《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等儒家典籍了。孟子曾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人。”当朱熹读到这句话时,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满怀雄心地说:“是呀,圣人有什么可神秘的呢?只要肯实干,人人都能够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啊!

高高在上的圣人其实并非可望不可及,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靠的是积极的行动和百折不挠的努力。治学之路就如同登山,惟有一步一步的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峰顶。“一览众山小”的圣人们的成功其实亦是靠勤奋和行动来成功的。《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锡》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惕》则彬彬矣。”孔子读《踢经》竟然能把编联简册的牛皮翻断三次,可见其勤奋和实干。不管你是一个凡人,还是一个圣人,“实干的精神”在你成为圣人的努力过程中,始终不可缺少。

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任何一个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都爬不上成功的梯子。想爬上30层的高楼,而自己不肯去爬,只会站在楼下说尧如何如何爬的人是永远也爬不上去的。给别人留一个实在的形象,也就间接的给成功增添增添加瓦。

在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动手制作课,老师要求每个人做一件小工艺品。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制作东西拿出来,一件一件地检查。当老师走到爱因斯坦面前时,他停住了,他拿起爱因斯坦制作的小板凳(那可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问爱因斯坦:“世上还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以响亮的回答告诉老师说:“有!然后!他又从自己的小桌里拿出了一只板凳,对老师说“这是我做的第一只。”一个并不手巧的人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巧的手因勤奋实干而显得举足轻重。

一个人自身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奋的精神。自身之拙,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障碍。但自身有缺陷的人都是在克服障碍后取得成功的。

太行、王屋二山那么大的困难也会被愚公移走成为平地。可见实干的精神对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只要肯积极行动,一点一点的克服,最终都会克服问题的。如果我们始终不放弃理想的话,在实干踏实面前,再艰巨的任务都可以完成,再高的山也都会被“移走”;凡事只有踏实勤劳,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积极实干;要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你的高度源于你的行动。随时提醒自己用实干的精神去做事。因为实干积极,会让你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8、想法永远抵不过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行动是建立在想法的基础之上的。有了好的想法不去付出行动,那就等于做“白日梦”。三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可想而知行动对成大事的人是多么的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一个积极行动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对成大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思想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做“白日梦”永远都不可能成功。

德谟斯特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曾经问他雄辩之术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他说:“行动。”

“第二点呢?”“行动。”

“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我们读过这样一则古文:“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山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呢?”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凭这些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实现。

拿破仑说:“想得好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开始于一个好的习惯,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你采取多大行动才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就会有多大的成功。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惟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每个成大事者必备的品质。

一篇字数很少却很经典的短文,人们用世界上主要的语种都把它翻译出来了。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可见这篇文章是多么的有影响力。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身上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就把它当做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命令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要读这篇短文。

在当时,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书曾经火爆一时,刚出炉的时候就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乃至几十年过后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没有谁能打破这纪录。

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inc杂志,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里面,大家对一个人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和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地点和联系方式,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和他取得联系。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挂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

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就是罗文的这些品质足于让总统信任,另外一点就是积极行动。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力量。”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拥有实干的精神,你都会脱颖而出,甚至流芳百世。

在美国一个小城的广场上,塑着一个老人的铜像。他既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任何辉煌的业绩和惊人的举动。他只是该城一个餐馆端菜送水的普通服务员。但他对客人无微不至的服务,令人们无法忘记他。

他是一个聋子,他一生从没有说过一句表白的话,也没有听过一句赞美之辞,他只能凭“行动”二字,使平凡的人生光彩夺目。

世界上最好的成功都是靠行动来换来的,尽管有些人心急如焚,但是却缺乏有效的行动,结果成了一个“干着急”,常常只能眼睁睁地看到别人赢得先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机会改变自己,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大多数人都与梦想擦肩而过,留下终身遗憾。美国有句谚语:“通往成功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当机立断,说干就干的实践精神。很多人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机会面前关键要采取行动,立即行动机会机会成为现实,就会改变目前的现状。成功是属于那些善于抓住机会并积极行动的人的。

9、只说不做,会让自己越来越差

机会是属于那些积极行动,勤奋踏实的人们,只会在原地等待的人只会错失良机,不会等来机会。一注彩票都不买而祈祷中大奖的人是永远不会中大奖的。所以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消极等待的习惯不仅会消减我们的锐气,还会让让我们一事无成。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决不能让这种恶习控制了我们,成为我们的附庸。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一味的思考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有一个笑话: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几天就到教堂去祈祷。而且他祈祷的内容几乎每次都差不多。

“上帝啊,请你念在我多年来敬畏你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祷告:“上帝呀,你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恭的侍奉您!阿门。”

又过了一周,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我亲爱的上帝,你为何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的困难,我愿意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个时候,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买一注彩票啊!”

生活中,许多人也像这个落魄的中年人一样,习惯于等待好事情的发生,而自己却不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点努力,到了最后,他们的梦想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曼迪出生在美国一个显赫的家庭。母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大学教授,父亲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整形医生,生活在这样显赫的家庭对小曼迪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

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很羡慕电台那些主持人,所以从小到大就一直梦想当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才干,这个愿望在读大学的时候比较强烈。其实小曼迪在这方面也是比较适合的,她每当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陌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并且愿意和她畅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自己的心里话”。他的朋友们都称她是他们的“亲密随身医生”。常常能听到她说“只要有人愿意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

自己自身有这么优秀的条件,而不去努力,一味的等待电视主持人的头衔掉在自己的身上,是永远不可能的。她一味的等,然而却不去付出行动,这和不买彩票想中大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既然不去创造机会,那机会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来光顾你。

她在等待奇迹的出现,希望一下就能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这种奇迹当然永远也不会到来。因为在她等待奇迹到来的时候,别人已经抢先一步了。

只是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只会消减自己的自信。

10、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思想体现在行为上。要真正的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的再好也没用,要知道什么事情也是做出来的,要靠行动。

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宏伟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都是靠行动来实现的。行动是对付惰性的良方,只有行动,目标才会实现。千万不要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人,只会说不会做也是徒劳的;往往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见行动的人,都是一些思想活跃行为懒散的人,到头来编织了一大堆美好的想法,而没有一件会实现。

美国的戴尔电脑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时常总是说:“如果你认为你的主意不错,就立即去试一试。”年轻的迈克尔以此成为商业巨子的。

他曾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曾在《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迈克尔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市长大的,父亲是一位矫齿医生。母亲则是证券经纪人。在三个孩子当中,迈克尔在少年的时候就显出勤奋好学,干劲十足的优势。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了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拆开,研究他怎么运作。

在他上高中的时候,找到了一份为报纸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于是雇请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人的姓名和地址。然后把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像每一对新婚夫妇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个星期。这次他赚了18万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轿车。汽车推销员看到这个17岁的年轻人竟然用现金付账,惊愕得目瞪口呆。他小小的年纪就这么有成就,主要还是因为他善于思考,积极行动。

行动不一定就能带来成功,但是不行动一定不会成功。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伟大的计划或者渺小的想法都要落实在行动上。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一点是一点,不断积累,飞跃必来。

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只会说而不会行动这种做法是相当危险的。不但不能完成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且还会消磨意志,使自己丧失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