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怎样做人吃得开
15546400000040

第40章 有才先有德——诚实做人路子宽

古人云“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做人的根本,所以,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几乎可以决定其事业的成败。在现代社会里德才的取舍上,目光短浅的管理者,常盯着才;而目光长远者,则更注重“德”。

小王到一家公司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过了一会,有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走了进来。小王站起来。那老者盯着小王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当小王不知所措的时候,老人一把抓住小王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呢?”小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次,在友谊公园里,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啊!”老人肯定地说道。

小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老者把自己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于是他赶忙解释:“老伯,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小王面对这个感谢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老伯,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小王:“难道我认错人了?”

小王安慰老伯:“老伯,别着急,慢慢找,一定会找到救您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小王被这家公司聘用了。有一天,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小王关切地和他打招呼,并询问道:“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小王心里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司机师傅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位司机听完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女儿!”

“噢?”小王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透过这个故事,不难看出这位成大事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明之处。事实上,“德”确实是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才”。

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一句名言,即“舍生而取义”,他认为,生命固然重要,但人格更为可贵,如果二者不能两全,就应当“舍生而取义”。

很多现代工商界人士,只知道名震海内外的“宁波帮”,却极少知道它的奠基者严厚信,更不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银行、第一个商会、第一批机械化工厂的创办者。他就是通过诚信的言行,也获得巨大成功的。

严厚信原籍慈溪市,少年时,因为家里穷,只上过几年私塾,辍学后就在宁波垣业钱庄当学徒。由于他食量超大,没过多久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之后,严厚信经同乡介绍,又在上海小东门宝成银楼当学徒。在此期间,他手脚勤快、头脑灵光,很快掌握了将金银熔化的技术,并掌握了打铸钗、髻、镯、戒指和项圈等各种首饰的技巧。同时,业余时间他酷爱读书,尤其酷爱书法和绘画。他常常临摹古今名家的作品,几乎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再后来,严厚信结识了“红顶商人”胡雪岩。有一次,胡雪岩在宝成银楼定做一批了首饰,严厚信亲自动手,做好后又亲自送过去。胡雪岩给了他一包银子,要他点一下,他说:“我相信胡老爷,不用点。”但是,拿到店里数一下,按数却少了2两银子,他不声不响,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工钱暗地里凑上,交给了老板。又有一次,胡雪岩要宝成银楼的首饰,严厚信送去之后,又数也不数拿了一包银子回来。可是,一数,吓了一跳,多出了10两银子!10两银子,当时相当于一个小伙计的几年的辛苦工钱。然而,严厚信想起家里大人的教诲,绝不能要昧心钱。

于是,次日一早,严厚信马上把多出来的银子送还给了胡雪岩。其实,同上次一样,这都是胡雪岩在试探他的品行。自然,他得到了胡的好感。继而,他又以自画的芦雁团扇赠送给胡雪岩,深得胡的赏识,称赞他“品德高雅、厚信笃实,非市侩可比。”

于是,胡雪岩把严厚信推荐给了权臣李鸿章。他得到了在上海转运饷械、在天津帮办盐务等美差,逐渐积累了一些金钱。之后,他又在天津开了一家物华楼金店。

严厚信通过诚信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样,张云德也用自己诚实守信打动了自己的老板,从而走上了富裕之路。

张云德从小就是个孤儿,靠亲戚帮忙,过继给孟家,改姓孟,在京津沪地非常有名的“八大样”老商号做小伙计。入店后,他勤快、踏实、沉默寡言。

一天,老板叫云德带8匹马去济南田家做一笔绸缎生意,并限定他次日返回。当天傍晚,他准时把布送到了济南田家。次日一大早,田老板将货钱给了云德。云德像大掌柜一样,数也没数就将钱包好上路了。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单独做生意,心里有点不踏实,走到平陵城的时候,趁着其他伙计休息的空,他偷偷点了一下货款。一点,吓了一跳,货款多出来不少,远远超出了这笔生意的利润。怎么办?他想,田家发现后一定会很着急,于是当即决定,让其他伙计先回家,自己重返济南。

掌灯时分,云德把多余的钱送到了田老板手里。谁料,田老板不但不感谢,反而责骂了他一通:“你这家伙,存心不良,既然多了钱,为什么当时不说?害得我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弄得鸡犬不宁!”云德怕断了老板的生意,不敢争辩,只好默不作声。

第三天回到章丘之后,自己的老板又大骂了他一通:“第一次让你出门办事,你就这么放肆,竟敢冒犯店规,迟一天返回!你这种人,今后谁还敢用?明天中午,到账房领工钱,你不再是这里的伙计了!”没想到做了好事,反而砸了自家的饭碗,云德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次日上午,云德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把东西都整理得井井有条。中午,准时去账房。他从大掌柜手里拿了钱,向一旁在座的老板深深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您过去的教诲。”转身走了。刚走到门口,突然被老板叫住了。原来,这一闹剧全都是老板对他的考验。他当即被老板委任为大掌柜。从此以后,他以身股参与分红,并用分红办了自己的店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富商。

俗话说:“青酒红人面,财自动人心。”可严厚信、张云德却没动心。其实,我们更为叹服的还是胡雪岩和孟老板用人的手段,因为是他们发掘了严厚信和张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