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全集
15549500000013

第13章 妈妈要做男孩的第一个贵人(3)

男孩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对男孩的表扬最好在事后。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7.男孩不喜欢迟到的表扬

很多妈妈都有这种困惑: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鼓励男孩,但发现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有时表扬男孩,他会变得开心懂事;有时明明得到奖励或肯定,他却闷闷不乐;有时更是会在表扬后骄傲地翘起尾巴,甚至顺杆就爬讲价钱,向家长提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行为有利于男孩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妈妈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

表扬不可吝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男孩,妈妈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男孩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男孩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妈妈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妈妈平时看到男孩的优点,看到男孩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成功之处,使他们产生一种即时成功感,享受一种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把每件事情都干好。如果不切实际地夸张,男孩容易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久而久之,男孩骄气十足,就没有一点童心可言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孩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或他人的认可,承认和赞许对他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男孩做了某件事情后,立即得到认可,以后再次遇到相似情景,男孩就很容易做出同样的行为,以期再次得到认可。因此,表扬得当可以促进男孩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正强化”。

表扬时机不同,对男孩的行为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活中男孩“难表扬”的情况,常常在于妈妈没有把握好对男孩奖励的恰当时机,反而导致男孩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所以妈妈应善于发现男孩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肯定。我们建议妈妈对待孩子的成绩或进步还应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因为只有男孩有了小成功意识,他才有可能去获取大成功,家长过多的物质奖励只会把男孩带入一种误区,时间一久,他忽视了自己的进步,片面去追求奖励什么东西,而且容易滋生攀比心理。

给男孩预定的期望。事先向孩子明确传达家长期望的行为是什么。比如“妈妈希望你玩过游戏后,自己把玩具收拾起来,这样才是爱整洁的孩子。”“你要学会自己装书包,这是一年级小学生应该做的。”知道某些行为会获得妈妈的喜爱和大家的欢迎,男孩就会产生做出良好行为的动力。

妈妈的表扬要注意时效性和针对性。男孩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例如儿子主动扫地了,妈妈要及时肯定。表扬不等于乱戴高帽,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儿子明白原因,如“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做这件事,真棒!”“好儿子,妈妈今天很累,你帮忙洗碗,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样的表扬表明妈妈欣赏儿子的努力尝试,还鼓励他继续努力,而不仅仅着眼于成果。

妈妈对男孩的表扬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对男孩的表扬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还可以是两者的相互结合。但妈妈首先必须了解男孩希望得到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于过分的要求则要指出其不合理性,并果断拒绝。妈妈要发自内心地表扬男孩的良好行为,如“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可用肢体语言传达对男孩的支持和肯定,有时候一个吻、一个微笑就是男孩最想得到的珍贵褒奖。

8.给男孩一个“另类奖励”

面对男孩成绩差或不爱学习,许多妈妈沉不住气:“不争气”、“没出息”,“枉费了家长的一片苦心”,进而推论出孩子“太笨”、“没有希望”,甚至恶语相讥,拳脚相加,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这样,不但无助于男孩成绩的提高,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许多妈妈常常对男孩的种种问题感到束手无策,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能做的事都做了。这些妈妈仅仅将问题简单归结为男孩不爱学习,不愿学习,男孩没有上进心,所以她们似乎用了许多方法,也未见效。

妈妈们此刻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找出男孩的问题所在。影响一个男孩学习的原因成绩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勤奋精神;钻研程度;专注水平;听课效率;复习效率;记忆效率;作业效率;学习计划;考场发挥等等。

没有教不好的男孩,只有不会教的妈妈。只要找准了男孩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对症下药,就不难解决了。这时,妈妈不妨尝试一下逆反教育。所谓逆反教育,就是妈妈把现实生活中的反面现象巧妙地运用于对男孩的思想教育之中,借反面现象的超常新奇、冲击性大等特点,掺入自己的思想意图,达到震撼受教育者的心灵,唤起斗志,提高认识、增强辨别能力的目的。

当前,大多数妈妈对男孩的教育都是正面教育。实际上,希望通过这种做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较小。而逆反教育像正面教育一样,在男孩的教育中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女士的孩子自上了六年级后,因一度上网玩游戏成瘾,成绩直线下降,她怎么教育也是无济于事,王女士自己也非常苦恼。有一次,王女士和一位朋友吃饭。席间,她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兴奋的神经。朋友便问发生了什么事,王女士只好把儿子的情况说了说。朋友想了想说:“男孩子本身不努力,你给他再大的压力,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你不妨换换思维方式,给你儿子来一个‘另类奖励’。”王女士问道:“怎么个奖励法?”朋友说:“别的家长不都是奖‘优’吗,你就给她来个倒行逆施,奖‘劣’。明确告诉孩子,成绩要是再下降到多少名就奖励她多少钱或一些她喜欢的东西。”王女士惊得差点儿没从椅子上跳起来,喊道:“你是不是喝多了?这么奖励她还不得考到‘老末’去呀!”朋友摇了摇头说:“恰恰相反。不信你试试看!”最后,朋友总结说:“从心理学讲,这叫化外驱动力为内驱动力,而一个人的成功主要靠的是内驱动力。”回到家后,王女士对儿子说:“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从今天开始爸爸妈妈不仅不打不骂你了,而且你每下降五名就奖励你50元钱。”儿子不知妈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顿时傻了,愣愣地看了她半晌。此后,王女士发现儿子卧室里的灯光每晚都亮到十点多,而且考试成绩也一次比一次好。有一天,王女士跟儿子开玩笑:“孩子,你的成绩咋不继续往下降了?再降5名不就得到50元奖金了吗?”儿子说:“老妈,你这招儿够绝的,我得这样的奖金不是一种耻辱吗!”儿子和妈妈都笑了。

可见,逆反教育能激起男孩强大的内心能量。因为生活的反面往往是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有价值的东西受到挫折。而这些常常能使男孩产生一种忍辱奋进的力量,产生一种羞耻心和责任感。逆反教育能使男孩产生克服反面现象出现的心理需要。反面现象常常让男孩看到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羞辱、愤懑的同时产生一种自觉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而这正是妈妈教育的目的之一。逆反教育能加快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妈妈有意识地让孩子受一些鞭策、打击,能提高男孩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妈妈有意识地让男孩吃一些苦头,体会一下逆境的滋味,能锻炼男孩的意志力,从而加快男孩的社会化进程。

首先,妈妈要能把握逆反现象。遇到反面现象时,要能分析危害,找出原因,使男孩明白为什么如此。只有这样,男孩将来遇到类似情况时,才知道如何处理。其次,切忌滥用逆反教育,使用时必须考虑男孩的承受能力。如果使用过多,冲击过大,就会使男孩的心灵受到不必要的创伤,从而使其性格、气质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增加。最后,妈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逆反教育只能配合正面教育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9.男孩更需要妈妈的赞美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每个男孩都会成为天才。但是,天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呢?专家告诉我们:“肯定的态度”能使男孩尽快成才。

事实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对那些表现欲、成就欲都很强烈的男孩来讲,给予足够的肯定能使他们更加自信,从而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又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的呢?孩子一次成绩没考好,家长就冲孩子大喊大叫:“你真是个笨蛋,竟然才考这么一点分数。”孩子失败了,家长没有安慰孩子,反而挖苦孩子:“看,让你不听我的话,失败了吧?”

我们都知道,家长之所以这样说,都是出于好心,或是望子成龙、或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家长却有些太过功利了,他们往往忽视了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其实,任何一个男孩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追求卓越,在他们的脑子里时常会蹦出这些思想:“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我会把它做得更加完美!”“我要成为一个既有能力又优秀的人!”

如果一个男孩的头脑中一直充满着这些思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个男孩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并且会更易走向辉煌。但是,太多消极的话语、太多的打击、太多的功利思想,却会让他们吃不消,这些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最终促使他们放弃了追求更高成就的欲望……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最终会事与愿违。

因此,做妈妈的应该想想了,你经常肯定过你的男孩吗?你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语言和行为,是不是伤害了你的男孩呢?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连成人也是如此。面对可爱、努力而又优秀的儿子,妈妈为什么还要吝惜那一句肯定的话语、那一个赞赏的眼神呢?

第一,妈妈千万不要否定男孩取得的成绩。

一天,森森读完了一本有些艰涩难懂的书,他非常高兴,不由得高声唱起歌来。“森森,你又在嚷什么!”妈妈皱起眉头说,“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着那样高兴。”“可是妈妈,这本书太令我愉快了,它那么难懂,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森森抬起头对妈妈说,他很想得到妈妈的肯定。“哼,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你以为我会表扬你吗?你太骄傲自大了!"妈妈说完这些转身离开了。从此以后,人们再也看不到森森脸上那种快乐自信的表情了。消极评价对孩子的伤害就是这么大,它会毁掉孩子的自信、乐观,将懦弱与自卑灌输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妈妈对孩子进行适时的肯定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肯定能使孩子确认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会更加信心十足。当成就感被一步步提升时,孩子的潜力也会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第二,妈妈要懂得赞赏你的男孩。

美国著名画家韦本文是这样描述他成为画家的原因的:有一天,母亲留下他及他的妹妹莎莉在家。他发现家里有几瓶颜料,就用来为妹妹画肖像,因而把客厅里弄得又脏又乱。母亲回来后,她没有提到客厅是如何的脏乱,而是很真诚地赞赏说:“哇!这是莎莉啊!你画得真像!”并亲吻他以示奖励。韦本文说:“那天母亲的亲吻就使我成了个画家。”人性最奥妙的地方之一,就是渴求赞赏。每一个人都会在得到赞赏时,开心乐意地做更多的事情。当别人称赞我们做得好时,我们会想做得更好。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来说,更是如此。

一个小男孩从来不整理自己的房间,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得很干净。他的妈妈来到他的房间,惊奇地对他说:“哇!这床一定会使军营里最严格的教官也喜欢,西点军校的教官也要给它颁发合格证书……”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先是一惊,接着他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去帮你取信吧!”把信取过来后,他仍然很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去剪草坪!”要知道,要是在以前的话,剪草坪这种工作,妈妈给他报酬他都不会去做的。剪完草坪后,男孩还保持着刚才的热情,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还能帮你做些什么?”这位妈妈只是给了他的男孩应得的赞赏,却使这个小男孩犹如活在天堂一般,突然间感到世上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美好。由此可见,赞赏的效果有多大。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要有4句积极的话,才能弥补一句消极的话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赞赏是最省力而又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世上不存在没有优点的孩子,只要家长愿意去寻求,必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们值得赞赏的地方。

第三,告诉你的男孩:“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男孩是需要肯定的。当男孩遭受挫折时,家长肯定的眼神、肯定的话语、肯定的动作,就是他们有效的强心剂。越越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一次体育考试中,他却考了最后一名。越越难过极了,他从来没受到过这样的打击。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没从这次失败中走出来。“儿子,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妈妈问。“是啊,我跑了最后一名,太丢人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妈妈说,“你比其他同学年纪小啊,他们的腿都比你长很多。”妈妈继续说,“我问过你的体育老师,他说你是同龄孩子中跑得最好的,这场比赛对你不公平。等你个子再高一点的时候,你一定跑得比他们快。”“妈妈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妈妈最后补充说。相信越越妈妈的话会使越越很快从失败中走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自信和自卑感往往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会产生很强的自信;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男孩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从而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所以,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妈妈应该给予积极的回馈,帮助他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鼓励。责备和打骂只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使他越来越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