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金子”
哈佛告诉学生:“不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是金子,能不能发光,关键在于你能否发掘自己的闪光之处。”
有一天,一个流浪汉来到哈德教授的办公室,要求与他谈谈。他说,昨天下午他本已经决定跳进密歇根湖,了此残生。但不知是谁,也许是命运之神,把哈德多年以前写的一本书放入他口袋,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勇气和希望,并支持他度过昨天夜晚。他还说,只要他见到这本书的作者,他相信一定能再度站起来。可他脸上沮丧的表情、眼中茫然的神情,他的身体姿势、脸上十天未刮的胡须,向哈德显示出,他已经无可救药了。但哈德不忍心对他这样说。
因此,哈德请他坐下来,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说出来。在他说完自己的故事后,哈德对他说:“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没有能力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本大楼的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于是,哈德引导他来到实验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块看来像是挂在门口的窗帘布前。哈德把窗帘布拉开,露出一面高大的镜子,他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全身。哈德用手指着镜子说:“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流浪汉朝着镜子向前走了几步,用手抚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地打量了几分钟,然后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起来。哈德知道自己的忠告已经发挥功效了,便送他离去。
几天后,哈德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他来。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很成功的样子。他解释说:“我正要到你的办公室去。把好消息告诉你。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虽然我的外表落魄,但我仍然替自己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并且我的老板先预支了一些薪水给我,要我去买些新衣服,还让我先寄一部分钱回去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
一个人没有认清自己的真面目、不能深明自己的优势所在,就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正如哈佛教授说的,“每个人都是金子”。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每颗金子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的。曾经有人抱怨说自己像是被丢在沙滩上的金子,被深深地埋没在众多的沙粒中。可实际此,你被埋没了说明你还不是真的金子,因为,真正的金子是无法被永远埋没的。
哈佛告诉年轻人,每个人都是金子,并不是要让年轻人沾沾自喜、蔑视一些,而是要让年轻人树立起应有的信心。但是,即便你真的有幸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金子,也不用太过鄙视周围的沙子,因为通过努力,每一粒沙子都有变为金子的可能。
缺陷也许是你的福音
有时候,人在某方面的缺陷未必是永远的劣势,只要善加利用,或者扬长避短,劣势也会转化成优势。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在到达主人家时,却剩下了半桶水。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而感到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漏,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挑水夫笑了,他对破桶说:“我们往主人家走的路上,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时,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返回,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不是你,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全的身体、美丽的容颜和高超的智慧,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占得天机,成为人人羡慕的“天鹅”呢?大部分人,都是不断努力却又不断失望的丑小鸭罢了。所以,会有人说,“这个石阶上成功者少、失败者少,而坎坷者多”。
西方人愿意把身体有缺陷的人比喻为“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假如不幸你便是那一个苹果,你应该庆幸,上帝特别偏爱你。所以,别再为你自身的缺陷而苦恼,你的缺陷也许正是带你幸运的福音。只苦恼于自己的劣势,并为此而自卑,不如想办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浇灌好身旁的鲜花和绿草。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所以,哈佛的教授通常情况下会告诉他们的学生,不要盲目迷信天才。有些自以为天才的人往往失去了脚踏实地工作的兴趣,容易好高骛远。相反,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完美,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周围的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一员。
命运在向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敞开另一扇门,不要畏惧自己的缺陷,永远自卑于缺陷的话,才会变成真的劣势。假如你积极地扬长避短,不管身处何地何时,都可以灌溉一路的花朵。只要有心,人生路上总会有鲜花陪伴。
生活是自己的
希尔曼身高不足1.55米,她的体重是62公斤。她唯一一次去美容院的时候,美容师说希尔曼的体重对她来说是一个难解的数学方程。然而希尔曼并不因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不已,她依然十分快乐、自信、坦然。其实最初希尔曼并不像现在这样乐观,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她呢?
希尔曼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跳舞时的悲伤心情。舞会对一个女孩子来是一个美妙而光彩夺目的场合,起码那些女性时尚杂志里是这么说的。舞会上没有人和希尔曼跳舞,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希尔曼在那里坐了3小时45分钟。当回到家里,希尔曼告诉父母亲,自己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脚都疼了。他们听到希尔曼在舞会上的成功都很高兴,欢欢喜喜地去睡觉了。希尔曼走进自己的卧室,伤心地哭了一整夜。夜里她想象着,在100个家庭里,孩子们正在告诉他们的家长:没有一个人和希尔曼跳舞。
有一天,希尔曼独自坐在公园里看书,文中写着一个总是忘了现在而幻想未来的女人,她不禁想:“我不也像她一样吗?”显然,这个女人把她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试图给人留下印象上,而很少时候为自己活。在这一瞬间,希尔曼意识到自己数年光阴就像是花在一个无意义的赛跑上了,她所做的一点作用都没有,因为没有人注意她。从此,希尔曼完全改变了自己。她终于意识到,“人生是自己的”。
我们的人生、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他人夺不走也无法替我们走完这旅程。我们的生活是甜还是苦,只有我们自己知晓,他人的眼睛难免会有失偏颇。我们没有必要生活在他人的评论中,更无须将宝贵的青春挥洒给他人看。不会欣赏我们的人我们可以不理会,但若不懂欣赏自己、爱自己就显得有些悲哀了。
有时候我们想哭,想大哭一场,但我们忍住了,因为有太多的因素,我们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流泪,于是即将要掉下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有时候我们很开心,我们想开心地笑,但是又怕别人说我们得意洋洋,于是我们忍住爽朗的笑声,表现得泰然自若,举手投足之间给人一种淡然的镇定感。
其实,“伤心地哭,开心地笑”本是很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弄得很复杂。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而压抑了自己的感情。过度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是一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一个真正有勇气面对生活的人,应该是希尔曼那人,无论在谁的面前,面对怎样的言语,都敢于骄傲地抬起头,微笑着面对生活。唯有自己珍爱自己,才能够赢得别人的赞赏。
在哈佛,如果你对别人说你不欣赏自己,那么你会遭到更多人的唾弃。一个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别人才会更尊敬他。
丧失信心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哈佛的老教授们经常提醒学生们:人必须活在希望之中,而这种希望和光明是自己为自己设置的。如果心中一片黑暗,那你的生活也不会有光明。
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第一千根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重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的遗言铭记在心,不停地弹的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弹断第一千根琴弦的时候,他已到垂暮之年,变成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很显然,老瞎子骗了小瞎子。但这个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因为就在他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从小到老保断一千根琴弦后,却悟到了这无字秘方的真谛——在希望中活着,才会看到光明。
他的确如当年的老瞎子所期待的那样重见了光明。但是他所看到的并不是光明的世界,而是自己几十年来,被光明照得通亮的内心。人生在世,眼前的光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正如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所说:“你的心如窗,就看见了世界;你的心如镜,就关照了自我。”同样的景色也会因为眼光和情怀的不同而大相径庭的。
有兄弟二人在自己家的花园里玩耍,不小心碰到了玫瑰花的刺,他们急急忙忙地跑去告诉妈妈。弟弟哭着说:“妈妈,为什么这么好看的玫瑰上面还有这么多难看的刺?”哥哥却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么难看的刺上面居然开着如此漂亮的玫瑰花!”同样是带刺的玫瑰,一个是乐观,一个是悲观。所以,其实小瞎子能否看得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的心里,老瞎子早已为小瞎子点燃了一盏心灯。
很多人抱怨生活中缺少或没有光明,这是因为缺少或没有希望。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活在希望中,就会看到光明,这光明也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希望是生活的灯塔,没有希望的人生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进。希望具有鼓舞人心的创造性力量,它激励人们去尽力完成自己的事业。希望可以增强人们的才智,使梦幻变成现实。
世界会因你的与众不同而精彩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精彩的,世界会因每个人的与众不同而精彩。我们应尊重自己的个性,并对此引以为豪。
有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长满了苹果树、橘子树、梨树、橡树和玫瑰花,这里真是幸福的天堂,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那么生机盎然,它们相依相伴,每天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清新、生活的无穷乐趣。
然而,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花园里的情形却不是这样,有一棵小橡树愁容满面。可怜的小家伙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它不知道自己是谁。大家众说纷纭,更加让它困惑不已。苹果树认为它不够专心:“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一定会结出美丽的苹果。”玫瑰说:“别听它的,开出玫瑰花来更容易,你看多漂亮。”失望的小橡树越想和别人一样,就越觉得自己失败。一天,鸟中的智者雕来到了花园,看到唯独可爱的小橡树在一旁闷闷不乐,便上前打听,听了小橡树的困惑后,它说:“你的问题并不严重,地球上许多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来告诉你怎么办。你不要把生命浪费在如何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样子上,你就是你自己,你永远无法变成别人,更没有必要变成别人的样子,你要试着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要想知道这一点,就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完,雕就飞走了,留下小橡树独自思考。
突然,小橡树茅塞顿开,它闭上眼睛,敞开心扉,终于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永远都结不出苹果,因为你不是苹果树;你也不会每年春天都开花,因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树,你的命运就是要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们栖息,给游人们遮阴,创造美丽的环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小橡树顿时觉得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它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很快就长成了一棵大橡树,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人生的舞台有时候就像这个花园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有自己的鲜花硕果和足下的一方土地。每个人都是别具特色的那一个。可是,总有人找不到自己,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在迷茫中失去了方向,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要走向哪里?
其实,我们不用总是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埋怨自己的平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一般人的心智能力使用率不超过10%,大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有些什么才能,只运用了自身资源的一小部分。人往往都活在自己所设的局限中。杰出人士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不管他们曾经是否偏离过自己,最终,他们都会实现个性的回归——只做他们自己。”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别人没法复制。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清纯率真也好,朴实木讷也罢,不要盲目崇拜别人。当然,学习别人的长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处,但是为了学习他人而把自己的长处丢掉,便是贻笑大方的事了。宁做自己第一,不做别人第二,保持一个真实、真诚的自己,谁能说你的“本色”不是这个时代正在寻找的“新面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