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15553100000026

第26章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学历不是“通行证”

哈佛教授们常常告诫学生们说:不要把你的学历作为“通行证”。学历并不能代表能力,它只是你曾经学习过的证明。

在最初涉世的时候,我们会碰上一个又一个难题。首先就是学历问题,没有本科学历或学历太低,都成了通向成功的路途上的羁绊。播下种子,却没有开花,不必灰心失望,我们注重的不是妖艳的花朵,而是沉甸甸的果实。

努力学习了,即使最后没有如愿以偿拿到学历,没有得到那个“证明”,你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还拥有学到的知识和拼搏的精神,你就有成功的机会。

一天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的柜台人员都不理她。有一个年轻人却问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推销给她不需要的东西,也没有转身离去,而是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老妇人向年轻人说了声谢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之后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去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这封信就是那位老妇人写的,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许多农村的孩子学习条件并不好,可他们通过努力也能考上大学,就是运用了补偿的方法——勤于学业,力争取得好成绩,并且使自己成功,考上大学。

顺利拿到大学文凭的学子们,踏入社会也不一定能够顺利成就事业,学历只代表过去的成绩,真正的成功还须日后努力奋斗得来。

学历只是你学习成绩的见证,并无法准确反映你的综合水平。踏入社会后,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对其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学习成绩所发挥的作用。纵观整个文明史,人类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学历而是思考。

把你的思想当做一块土地,你经过辛勤且有计划的耕耘,就可把这块土地开垦成产量丰厚的良田,或者也可以让它荒芜,任由它杂草丛生。想要从你的思想中得到丰收,你必须付出努力和投入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的执行就是正确思考的结果。

所有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有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你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没有正确的思考,是不会成就伟大的事业的。

学历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证明,它可以证明一个人读过多少年书,却没办法证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更无法显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品质。对人们未来职业生涯起决定性因素的,并不是一张学历证书,而是一个人的性格、气度、修养以及智慧。而这些,都不是学历可以简单证明的。学历很重要,但对于通往成功的路途来说,它绝对不是一张万能的“通行证”。

创新来自思考

创新来自思考。没有思考,你就永远在前人已踩出的路上行走,不会发现新的世界。美国有一位年轻的画家,他除了理想,一无所有。但正是这种永不褪色的理想促使他由一个不出色的小画家,成为卡通形象的一代宗师。当初为了理想,他毅然远行,到堪萨斯州的一家报社应聘,那里的良好氛围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编看了他的作品后认为缺乏新意而不予录用,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后来,他替教堂作画。由于报酬低,他无钱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办公室。一天,疲倦的画家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见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只小老鼠。他微笑地注视着它,而它像影子一样溜了。后来小老鼠又一次次出现,但是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它,甚至连吓唬都没有。小老鼠渐渐地不再怕他,反而与他亲近起来。它在地板上做多种运动,表演各种杂技,而他就奖励它一点儿面包屑。慢慢地,他们彼此信任,建立了友谊。

不久,年轻的画家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的卡通片。这对他来讲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他又一次失败了。他变得有些心灰意冷。在黑夜里,他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天赋。就在他穷困潦倒、前途渺茫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车库里那对亮晶晶的小眼睛,灵感在暗夜里闪出一道光芒,他迅速画出了一只奇怪却无比可爱的老鼠的轮廓。

于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诞生了,而沃尔特·迪斯尼也因此名扬四海。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经说过:“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哈佛一个学生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都这样做,我就要这样做;也不要因为过去是这样做,现在就得这样做。传统的思维禁锢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拖累了发展的脚步。

一个人成大事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且始终充满创造力的人。其实发现新事物不在难易,关键在于谁先想到。而创新的力量主要来源于独立的性格和独立的思考。

具有独立性格的人,遇事总喜欢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能够标新立异,自圆其说,对传统的习惯、陈腐的观念采取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具有依赖性的人,总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缺乏自立和主见。具有独立性格的人,必然也具有创新意识。他们重视书本,但并不迷信书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而那些具有依赖心理的人,都缺乏自信,极少冒险,不肯探索,也不喜欢变更与反馈。他们在简单工作中的表现或许还可以,但是,他们是永远不可能获得高峰体验的,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巨大喜悦。

心理学家指出,由于人自身的惰性和不自信在作怪,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上的依赖心理,以及附和倾向,而这是发挥创造力的最大障碍。所以,如果你不甘平庸,那么你就要努力去抑制自己的依赖心理,去培养独立的性格。培养独立性其实就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和独立思考。

真正要学习的是学习方法

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记忆、存储,或是学会运用某种特定技巧,而是在于学到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必须“学习如何学习”。珍尼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认为:“真正的革命不只在学校教育之中,它在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你能用于解决任何问题和挑战的新方法中。”

环境的迅速变化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循守旧,还是创新超越。在巨变的洪流中,企业或个人,依赖于旧有的知识和依循以往的方式解决新问题,终将被淘汰。别无选择,只有“变”才能应变。

“变”是新的挑战下唯一不变的生存之道。那么,如何应变甚至导变呢?那就是学习如何学习。只有具备“如何学习”的能力,才能在爆炸般骤增的资讯中有所取舍,在“全时间”、“全环境”中因时、因地、因事、因变进行学习创新,从而更高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如此,你的时间才是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

台湾企业战略专家石滋宜博士认为:懂得如何学习的人,自然能掌握变化、掌握趋势;懂得如何学习的人,自然有事业心、有应变力;懂得如何学习的人,自然能够有创造力、有前瞻性。

过去我们说,不愿学习是愚蠢,而加拿大媒体怪杰麦克鲁汉却直言:“不会学习,是一种罪恶。”所谓“会学习”、“如何学习”,实质就是倡导一种创造性学习、高效学习。如何能更有效、更高效地学习,这本身就是知识和学问。学习很重要,学习如何学习更重要。不学习的人,不如好学习的人,好学习的人,不如会学习的人。

通常学习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讲很重要,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也很重要。学习方法和观念的渗透与形成才是思维革命最重要的环节。想要变革学习思维,首先要打破迷信思想。很多时候我们会迷信权威,其实权威并不等于真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迷信一位老师、一位学者的言论;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迷信一位领导、一位前辈的评价。可是事实上他们未必正确,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判断。要勇于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位社会学家说过:“第一个说女人如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如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三个说女人如花的人是笨蛋。”这话确实不假。向别人学习借鉴不能照搬表面的东西,要学习的是对方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某种做法。要知道事物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化的,我们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才是向别人学习的关键,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学会艺术地思考

一位老人退休后在哈佛大学附近买了一栋简朴的住宅,打算在那儿安度晚年。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安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对他们的恶作剧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不管是好言相劝,还是威胁吓唬,没有作用,等到人一离开,他们又开始踢。邻居们无计可施,只好听之任之。这位老人实在受不了他们制造的噪音,再这样生活下去会危及他的健康。

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他出去跟他们谈判:“你们几个一定玩得很开心,我年轻的时候也常常做这样的事情。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如果你们每天来踢这些垃圾桶,我每天给你们一元钱。”这三个年轻人很快就同意了,于是,他们使劲地踢所有的垃圾桶。过了几天,这位老人愁容满面地去找他们,“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他说,“从现在起,我只能给你们每个人五毛钱了。”这三个年轻人有点不满意,但还是接受了,每天下午继续踢垃圾桶,可是,却没有以前那么卖力了。几天后,老人又来找他们。“我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两角五分了。成吗?”老人又一次开口了。“只有两角五分!”一个年轻人大叫道,“你以为我们会为了区区两角五分钱浪费时间,在这里踢垃圾桶?不行,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附近的居民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按常理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换个思路,换一种方法去处理。思考往往能让事情变得简单。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著名作家梭罗,告诉我们,智慧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做莽撞的事。遇事三思,才能找到问题的出口。

有时候,想要艺术地思考并不难,只要换一个角度即可。能够把否定变为肯定,就是思维方式上的一大进步。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要使成功的金科玉律成为自己的法则,就必须养成肯定事物的习惯。相对于肯定性的思考的,就是否定性的思考。对于他人的否定,就像故事中一样,反而会激起青年人的反感,结果常常适得其反。而肯定之后再否定,却起到了绝妙的讽刺效果,走了一圈,还是一样的终点,却通过思维的转化达到了目的。同样,很多人对于自己也经常持否定态度,实际上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果经常抱着否定想法,必然无法期望拥有理想的人生。有些人嘴里硬说没有这种想法,事实上已经受到潜在意识的不良影响了。有些人经常这样否定自己:“凡事我都做不好”,“过去屡屡失败,这次也必然失败”,“人生毫无意义可言,整个世界只是黑暗”,“没有人肯和我结婚”,“我是个不擅交际的人”……抱有这种想法的人,生活往往都不快乐。如果向他问及此种想法由何产生,得到的回答多半是:“这是认清事实的结果。”然而,只要换一个角度去想,现实并不如你所想象的那么糟,例如有些人会想:“我虽然一无是处,但也过得自得其乐,不是吗?”有了乐观而积极的想法,肯定自我,你的人生才会找到新的方向。

所以,生活其实很简单,只要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一方别样蔚蓝的天空。

给思路转个弯

哈佛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一天的思考胜过一周的蛮干。”光会蛮干的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因为勤奋还需要智慧为它插上双翼,这样才能飞翔。而所谓智慧有时候不过是让我们的思路转个弯,不拘囿在一个死角中。

一个人走进波士顿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请问先生,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西装革履、浑身名牌的来者。“我想借些钱。”“好啊,您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噢,当然,只要您有足够的保险,再多也无妨。”经理耸了耸肩,漫不经心地说。“好吧,这些做担保可以吗?”这个人接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债券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当然,当然,不过,您真的只要借1美元吗?”经理疑惑地看着眼前的怪人。“是的。”说着,这个人接过了1美元。“年息为百分之六,只要您付出百分之六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股票退还给您。”“谢谢。”

这人说完准备离开银行。一直站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1美元。于是他追上去,对这个人说:“啊,这位先生……”“有什么事吗?”“我实在弄不清楚,您拥有五十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您不以为这样做您很吃亏吗?要是您想借30、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请不必为我操心。在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东西,一年只需花6美分,租金简直是太便宜了。”

有些时候,人们按照自己的常规思路,经历了千万次的努力还是没有取得成功。而有些时候取得成功却全不费工夫,这种突然而至的成功中就往往包含着意想不到的思维的创造性转变。所以,当你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况时,不妨打破常规,这样你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保险库的租金太贵了,所以就选择用这些贵重的东西做抵押而借贷很少的一部分资金”,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这是一个天才的创想,这个计划看起来十分完美。

但现实并没有真正完美的格局。完美是一个包含着变化、成长、扩大、改进和前进的过程。如今整个世界都处于建设状态,这种建设可能永远都不能全部完成。但这个过程是在不断完美中向前发展的,当你路过时,你能赏识这种魔力,你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也就是说,只要你能换一种思考的方式,你就能够获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