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承与陈鹤琴开创了中国现代心理测验与教育测验,是民国时期我国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的主要代表,尤在团体测验编制上,贡献较大。
廖世承1921年出版《智力测验法》,不遗余力地推广测验运动,当时国内渐渐形成了一股研究测验,试行测验的热潮。1922年美国测验专家麦柯尔来华指导编制各种应用测验,廖世承在南方协助他的工作。他将先前已定的比奈——西蒙量表重改一次,赴江浙两省十一个县市进行测验,共测试1400多名学生。这一工作为陆志韦最后修订此量表作了铺垫。之后,他又与陈鹤琴再度合作,将此次活动的成果整理成书,写成《测验概要》一书。《测验概要》一书,对测验的性质、效用、种类以及测验所用材料、实施手续、统计方法等“详述无遗”。其中有23种是直接编译国外的,另12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该书对推广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起了一定的作用,是一本测验的最简便的用书,成为当时教育系学生和测量专修班学员的教科书。书中介绍的35种测验中有29种是团体智力测验,只有约六分之一是个人测验。廖世承之所以重视团体测验,是因为他觉得中国需要立即进行普遍的智力测验,以客观的评价代替对学生智力和学力的主观臆断。而施行个别测验则费时费力,不合国情。他受美国国家智力测验的启发并参照此测验,把当时只用于个人的中小学测验发展为用于团体,并丰富了测验内容,编创了“廖氏团体智力测验”,施测对象是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共有10种测验:算术理解题、填字、常识、字汇等。一经推出便受到教育界的关注,1923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全国进行教育调查时曾用此作为测验全国学生智力的工具。
此外,廖世承还编制了数种教育测验来测量学生的学力。这也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学制改革,为实行分科制和选科制时进行能力分组作预备。他先后编制了廖氏国文默读测验、国文常识测验、国文文法测验、混合数学测验、混合理科测验、混合历史测验、混合地理测验、英文测验、常识测验等。30年代以后他又编了几份时事测验和道德意志测验,都是团体测验,适用范围是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这些测验都在全国被广泛地用作选拔考生、调查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育实验和学务调查的工具。美国测验专家麦柯尔承认,当时中国学者编制的各种测验,很多使用起来比他们的更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