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2辑
15555200000018

第18章 孔子评传

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

人的政治作为与天下的政治变化密切相关。

每一个人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在跨入成人的过程中,在进入社会的初期,有一个成长的黄金阶段。这就是人的青春期。

在这一黄金阶段,人的内心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人在这一阶段,只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人在这一阶段,无所畏惧,敢于战胜眼前的一切困难与黑暗势力。

但是在这一阶段,也是人最易受打击的阶段。

理想与现实在这里尖锐的对立。当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时,在人不断的努力下,理想与现实越来越远,人的意志就会逐渐消沉。

乱世出英雄,周天子虽为乱世,但出不了英雄。

因为这个乱世,不是社会变革前的乱世。

周天下之乱,在于周王室正在平庸与无能的道路上走向更加腐朽。

天下的政治形势,对于孔子壮年时代的发展十分不利。

(宣王)四十六年,宣王崩,(正义周春秋云:“宣王杀杜伯而无辜,後三年,宣王会诸侯田于圃,日中,杜伯起於道左,衣硃衣冠,操硃弓矢,射宣王,中心折脊而死。”)子幽王宫湦立。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伯阳甫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阳失而在阴,原必塞;原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

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记·周本纪)

周虽然已经出现了亡国之征,但离亡国之时却还很远。

天下变革,有几个先决条件。其一,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其二,最高统治集团腐朽没落,完全丧失民心;其三,政治文化思潮泛滥;而最根本的一条是天才人物的出现。

但是,此时的天下政治形势都不具备。

后人有土崩瓦解的政治之论,可以推之于周朝,作一番讨论理解。

臣闻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古今一也。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无乡曲之誉,非有孔、墨、曾子之贤,陶硃、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脩,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於匹夫而兵弱於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史记)

周王室正在由瓦解走向土崩。

周室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没有政治威力控制天下,致使诸侯强凌弱,众暴寡。

但在这一历史阶段,产生一位诸侯能取而代之的也不成气候。诸侯之间虽连年征战,不仅规模小,除了特小的诸侯国被吞并外,只是务国边界此消彼长。况且,诸侯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婚姻关系是联结相互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在周天子不能行使权威的时候,诸侯中的霸主可以通过盟会,调节诸侯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当然,在调节的过程中,霸主也可能趁机捞取部分利益,但盟国之间对某种利益关系达成妥协,形成一致决定,能起到平衡因天子无力涉及的政治局势。

(昭公二十二年)王子朝、宾起有宠于景王,王与宾孟说之,欲立之。刘献公之庶子伯蚡事单穆公,恶宾孟之为人也,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遽归告王,且曰:“鸡其惮为人用乎?人异于是。牺者,实用人,人牺实难,己牺何害?”王弗应。

夏四月,王田北山,使公卿皆従,将杀单子、刘子。王有心疾,乙丑,崩于荣锜氏。戊辰,刘子挚卒,无子,单子立刘。五月庚辰,见王,遂攻宾起,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

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以鼓子鸢鞮归,使涉佗守之。

丁巳,葬景王。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帅郊、要、饯之甲,以逐刘子。壬戌、刘子奔扬。单子逆悼王于庄宫以归。王子还夜取王以如庄宫。癸亥,单子出。王子还与召庄公谋,曰:“不杀单旗,不捷。与之重盟,必来。背盟而克者多矣。”従之。樊顷子曰:“非言也,必不克。”遂奉王以追单子。及领,大盟而复,杀挚荒以说。刘子如刘,单子亡。乙丑,奔于平畤,群王子追之。单子杀还、姑、发、弱、鬷延、定、稠,子朝奔京。丙寅,伐之,京人奔山。刘子入于王城。辛未,巩简公败绩于京。乙亥,甘平公亦败焉。叔鞅至自京师,言王室之乱也。闵马父曰:“子朝必不克,其所与者,天所废也。”单子欲告急于晋,秋七月戊寅,以王如平畤,遂如圃车,次于皇。刘子如刘。单子使王子处守于王城,盟百工于平宫。辛卯,鄩肸伐皇,大败,获鄩肸。壬辰,焚诸王城之市。八月辛酉,司徒丑以王师败绩于前城,百工叛。己巳,伐单氏之宫,败焉。庚午,反伐之。辛未,伐东圉。冬十月丁巳,晋籍谈、荀跞帅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以纳王于王城。庚申,单子、刘蚡以王师败绩于郊,前城人败陆浑于社。十一月乙酉,王子猛卒,不成丧也。已丑,敬王即位,馆于子族氏。

十二月庚戌,晋籍谈、荀跞、贾辛、司马督帅师军于阴,于侯氏,于溪泉,次于社。王师军于氾,于解,次于任人。闰月,晋箕遗、乐征,右行诡济师,取前城,军其东南。王师军于京楚。辛丑,伐京,毁其西南。

周室因为王子之间的斗争,在景王死后已经不能正常的完成继嗣。但即便是在周王室这所大厦即将倾覆之时,也没有出现一位能取而代之的诸侯。

在王子的争斗中,晋国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晋国内部的矛盾使晋国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干预。

诸侯国在王室不立的政治形势下,已深陷不安,急需有霸主挺身而出稳定天下。而在当今天下,勉强能有力量扶持王室的也只有晋国。

(昭公二十四年)郑伯如晋,子大叔相,见范献子。献子曰:“若王室何?”对曰:“老夫其国家不能恤,敢及王室。抑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今王室实蠢蠢焉,吾小国惧矣。然大国之忧也,吾侪何知焉?吾子其早图之!《诗》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王室之不宁,晋之耻也。”献子惧,而与宣子图之。乃征会于诸侯,期以明年。

王子之争,王室之乱,王位之失。这是天下大势。

在腐朽的政治环境下,天下稳定靠的不是王室的强盛,而是靠的王室存在。

虽然天下诸侯不愿意看到诸侯称霸,也不愿意看到晋国干预王室,但在王室无存的背景下,也不得不要求晋站出来扶持王室。

王室岌岌可危。

任何个人的前途与命运都微不足道。(摘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孔子评传(十一)》,匡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