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匡亚明受命到吉林大学伊始,便旗帜鲜明地提出“标志一所大学水平的,是教授的数量和水平”,充分昭示了他依靠知识分子办学的思想。为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比较齐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匡亚明想方设法,呕心沥血。
器重人才,广纳鸿儒。匡亚明亲自主持向社会招聘人才,凡是爱国且有一技之长、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人,都设法聘请来校。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就是他与副校长刘靖亲自去北京聘请来校的。于省吾提出应聘的三个条件,其中之一是不参加政治学习。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难被接受的。但匡亚明还是毅然同意。于省吾被匡亚明求贤若渴之情所感动,欣然应聘。于省吾来校后,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政治学习,致力于古文字学研究,潜心教书育人。80多岁高龄仍指导博士研究生,在生命垂危之际,于病床上还用手指画字指导学生。于省吾著作甚丰且桃李芬芳,一些著名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均出自其门下,为吉林大学历史学科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可谓鞠躬尽瘁。而后,著名先秦历史学家金景芳教授、当代著名诗人张松如教授相继受聘来校,一时吉大校园硕学鸿儒云集。
慧眼识才,不拘一格。匡亚明善做伯乐,对于青年教师中的拔尖人才,不搞论资排辈,力排众议,破格提升。哲学社会学院高清海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先后在《东北人大人文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当时在许多青年教师中间,科学研究的神秘帷幕尚未完全揭开,而高清海以他显示出来的哲学才能崭露头角。匡亚明慧眼识才,不拘一格。1956年,高清海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时,年仅26岁。匡亚明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挖掘人才,栽培人才,使用人才,对一位教学效果显著的青年助教,给以“授予讲师学衔,工资晋升三级”的奖励。上世纪60年代初,理科还有4名不满35岁的教师被晋升为副教授。正是由于匡亚明有识才的眼力、选才的勇气和用才的魄力,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这些人均已成为吉林大学第二代学科带头人。高清海具有真知卓识,在哲学领域造诣精深,成为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他培养的20多名博士生,成为中国哲学界的“新生代”,知名度颇高,有的在社会发展研究领域走在国内前列,有的在“哲学本土”大有作为,引起同行的关注。
生活关心,政治保护。匡亚明对教师生活上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政治上尽最大限度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为了认真贯彻依靠知识分子办学的方针,1956年4月学校党委作出了一项关于改善知识分子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决定,其中规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家属宿舍,系主任宿舍安装电话;为教授配备助手,减轻他们的行政事务工作;设立粮食供应站,为教师送粮到家;校医院设特诊室,教授、副教授看病,取药优先;财务室实行为副教授以上教师送工资到家制度……这些制度虽然执行的时间短暂,但却在全校教职员工心中留下了永久的美好回忆。学校党委还十分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注意在教师中积极慎重地发展党员。1956年12月,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了33名党员,其中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了唐敖庆、金景芳教授等9名党员。在受极左思潮影响的年代,校党委曾在一些问题上,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在政治上尽力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党委作出“榜上无名,内部通行”的规定,使一部分家庭成分、社会关系“不符合政审条件”的教师,得以继续参加国防尖端的科研工作,既在政治上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又为学校之后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乃至上世纪80年代某些高科技研究奠定了基础。
选择骨干,重点培养。匡亚明始终把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1962年5月,吉林大学党委作出了一项《关于重点培养提高教师工作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学校先后分两批确定培养提高骨干教师78名,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当时国内学术造诣较深的教授水平。为了使重点培养提高的教师能集中精力钻研业务,切实保证有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教学、科研和进修等业务工作。学校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减轻他们在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方面过重的负担,同时在图书仪器的使用和生活条件方面,也给予适当照顾。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效果尤为显著。当初被确定为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已成为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多数人已成为颇有成就的博士生导师,有的已经被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匡亚明善于挖掘人才、提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一些独到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在这方面吉大人是有目共睹的、有口皆碑的。
吉林大学建成综合性大学以后,匡亚明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工作迅速走上轨道后,他及时地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955年下半年,学校先后出版学术刊物《人文科学学报》和《自然科学学报》。匡亚明在《自然科学学报》发刊词中强调:“我校是综合大学,根据目前师资的情况,则更需要大力提倡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科学和理论科学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学术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密切配合,相辅而行。”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学校的科研工作初见成效,首批成果相继问世。其中唐敖庆教授在分子内旋转课题方面取得的成果,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荣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如春风吹来,为刚刚兴起的科学研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学校召开的共青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匡亚明作了重要讲话,动员全校团员青年向科学进军。他勉励大家,要更好地向科学进军,要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
在这一号召下,各系学生科学研究小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匡亚明还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搞科研创造条件,历史系一名学生创作了一部很有轰动效应的历史小说,他得知后,当即吩咐后勤部门,为其腾出一间宿舍,以便创作,并给予经费资助,鼓励其成才,调动和培养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术空气。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匡亚明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了学校的科研机构与设施,增设新的专业和学科。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在数、理、化三系筹建物质结构与特殊材料性能、高分子、化学动力学与催化剂、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计算数学、基本理论问题6个研究室;195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半导体系,1960年建立了外文系。为实现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成立了尖端科研领导小组,匡亚明亲自任组长,带领全校人员向科学的珠穆朗玛峰攀登。师生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协力攻关,攻下了许多尖端项目。
1960年5月,在北京由教育部举办的“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展览会”上,吉林大学有41项尖端、重大的研究成果在京展出:有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的环氧树脂、光弹性塑料、计数管……;有耐高温材料和高温测试设备系统的研究,对近代的动力工业、喷气飞机、火箭、原子反应堆等尖端技术都有巨大意义。可谓硕果累累,水平颇高,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吉林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逐渐显示出雄厚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