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承特别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他认为:一方面,办好大学的根本在于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学术水平;另一方面,教师的培养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新的困难或问题,要求新的解答:他自己的学习,在服务中是不断地进行着的……所以教师服务以后的进修,是出于自己发展的强烈的要求。”与此同时,他还认为,虽然教师的培养“并不待任何人的奖诱或督促”,但是“行政方面的视导,如其是能够体认实际困难,指示具体方法,那末视导也就是教师进修的机会了。”因此,孟宪承力图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加强“视导”,有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师资,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
发挥老教师的作用
建校后,由于学校的迅速发展、培养任务的艰巨,学校的师资日益紧缺。于是,学校从历届毕业生或其他中等学校中选拔人才扩充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立起来后,提高师资的质量就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庞大的中青年教师群体,学校较为注重发挥老教师的作用,让老教师用带徒弟的方式来负责培养新教师。一方面,为青年教师确定专业方向,配备指导教师;另一方面,为老教师配备助手。此后,在教研组和研究机构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新教师成长得很快。尤其是在助教的培养上,学校制定了《加强助教培养工作的决定》,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培养方案——由最初的教什么、学什么速成办法转入了系统培养,指导助教制定个人进修计划,明确专业方向、开课年限、进修内容和学习要求。截至1954年,经过培养,开课助教已达63名。
举办短期班
考虑到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不够牢固的现状,学校还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在职培训,让教师们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例如,1956年培养助教工作总结报告指出,今后培养助教的目标应和培养研究生的目标一致,各系、教研组设有研究班的专业,应要求助教学习研究班的课程。而孟宪承在其任华东师大校长期间,为了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高校师资,更是不顾年迈体衰,亲自任青年教师进修研究班的教学工作。年复一年,一直勤奋工作到最后一息。
派遣教师出国
为了培养学校紧缺的专业师资,提高教学和科学水平,学校还开始分期选派教师去苏联和其他兄弟院校进修。如1953年,学校为提高师资水平,首次选派钱国祯、徐天芬、倪蕊琴3位教师去苏联学习。在1961-1963年,学校共向苏联派遣39名留学人员。而在各兄弟院校中进修的教师更是不计其数。
培养骨干教师
为加强骨干师资培养,学校还成立了红专学院。1960年和1961年两年中,共举办政治学习班4期,160人参加,主要学习毛泽东著作。早在1952年,学校在“三反”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就曾举办马列主义夜校,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旨在提高教师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而此次举办政治学习班,对于坚定教师们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都有着根本的战略意义。1961年5月,红专学院增办业务学习班,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和预备骨干教师,实行半脱产进修,参加进修的教师59人。1963年初,又增设外语学习班,学习俄、英、日、法、拉丁语五门外语,参加学习的教师有213人。红专学院的建立,对于学校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以及在师资培养上坚持又红又专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实行新制度
在积极培养教师的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第一,建立起了校系分级管理教师制度,即校系抓骨干教师培养,教研室抓后备骨干教师(包括优秀学生)和其他教师的培养,分层、分级管理有助于培养中青年教师骨干。事实也证明,此举措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此次重点培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后大多成为各学科方面的骨干或带头人。第二,试行了教师工作量制度,制定了《助教新讲师考核办法》、《青年教师业务进修考核办法》,为骨干教师编制了“教师进修手册”等。这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进修逐步走向规范化,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
在孟宪承的领导下,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有了较大的转变:由最初的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以应对学校师资匮乏的情况,到后期注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以及学校实行分级管理教师的制度,它体现了学校切合实际地培养教师、发展学校的务实精神。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是学校建立起学术梯队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1965年,学校903名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分别约占7.7%、4.4%、29.9%和58.9%。
华东师大自1951年建立至1966年期间,在孟宪承等人的主持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坚守师范教育阵地,推行教学改革,开展科学研究,发挥大学的推广功能,关注师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这期间,学校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建立起了一支900多人的教师队伍,比建校初增长了七倍。这支教师队伍既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又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构成了一个又红又专的学术梯队雏形。
2.为国家培养了12580名全日制大学毕业生、799名毕业研究生、3000余名业余大学毕业生。
3.教学改革中形成宝贵的经验。教学上注重基础训练和实践环节,并致力于将两者结合起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
4.科研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文科编写了一部分有相当质量的教材,理科建设了74个实验室,其中微波、波谱、高分子化学、动物生理、地貌等专业实验室在国内均处于先进水平。教育、历史、地理、无线电物理、数学、动植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成绩。
5.基建、设备、图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的建筑面积比建校初扩大了7倍多,增添了大批的仪器设备和上百万册中外图书。
6.研制出了一些应用性的仪器、设备,开展了大量的面向社会的规划预测、咨询服务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7.筹建了华东师大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一方面,作为学校的教育实验基地,另一方面解决了学校教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8.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1959年,华东师大被党中央指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校之一。同年,华东师大二附中被评为市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后又被列为市重点中学。1960年,华东师大中小学课程革新委员会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单位。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华东师大已经办成一所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的新型的、学科齐全的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孟宪承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对他一生的最好写照。他毕生致力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并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是一位在中国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教育家。
孟宪承自幼便自强不息,孜孜以求,立志投身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在学有所成之后,他并不“独善其身”,而是一如既往坚守并力图实现“教育救国”之宏愿。他胸怀民族大义,声援“五卅运动”,与卜舫济彻底决裂的爱国义举为世人所景仰;他关怀人民大众,开创民众教育之先河的精神为世人所传颂;他立足实践,留下的充满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为世人所研习;他辛勤耕耘,创办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功劳为世人所谨记。
纵观孟宪承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期间所采取的各项举措,不难发现,虽然孟宪承严格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办学,但学校中采取的各项举措处处闪现着他个人睿智的光芒。民众教育是孟宪承着力研究的领域之一,他不仅在理论上积极探索中国式的民众教育之路,而且身体力行,创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投身于民众教育运动之中。长期对民众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促使孟宪承关于大学的教育思想更加成熟、日臻完善。他认为,大学的理想在于“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以及“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研究”、“教学”与“推广”。于是,在其担任校长期间,他也主要从教学、研究、推广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学进行了深层次的建设和改造。关于大学“推广”的任务,传承于其民众教育思想,在孟宪承看来:大学不应只是一个教学机构,还应是一个研究机构,更重要的是,大学还应适应平民主义的要求,推广知识于它的“宫墙”之外,服务于民众,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在教学方面,孟宪承力主举办函授教育,希望通过扩大教育对象来实现大学的推广功能;在研究方面,他主张联系生产实践,研制应用性成果,开展为农服务研究、预测规划研究和咨询指导研究,以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由此也奠定了华东师大开展应用、开发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在孟宪承的领导下,学校曾掀起了教学、研究和生产相结合的办学热潮。但此后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出现了生产实践凌驾于教学之上的趋势,这可能也是孟宪承始料未及的,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条件,这并不能归咎于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也表明,大学确实应该而且必须担负有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但孟宪承能较早地从民众教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功能,让我们不得不赞叹他的远见卓识,钦佩他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孟宪承还十分注重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坚守师范阵地,致力于为中等学校输送师资;另一方面,也着重高校师资、尤其是本校师资的培养,真正地体现了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实质和宗旨,不愧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的一代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