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2辑
15556000000011

第11章 教育成就(1)

《中国教育史》

上个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教育史大纲》,是一部出版较早、影响较大的中国教育史专著,曾多次再版。1945年经重新编写改名为《中国教育史》,由国立编译馆出版、正中书局印行,被定为部定大学用书(1957年在台湾修订重版,至1986年已印行21次)。

《中国教育史》(1957年),台湾国立编译馆1957年第4版,1984年11月第20次印刷本,竖排繁体,425页,约26万字。

全书将中国教育分为三个时期:虞夏商周为上古时期,秦汉至清咸丰末年为中古时期,清同治元年至20世纪60年代为近代时期。全书内容按三个时期的历史顺序进行叙述,分为四编十四章,附加一个附录。第一编绪论,内含三章,讲述了教育史的范围、中国社会文化的分析及中国教育史时期的划分;第二编虞夏商周之教育——上古教育,内含三章,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和教育思想;第三编秦汉至清咸丰末年之教育——中古教育,内含三章,讲述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学校教育、选士制度、科举制度及教育思想;第四编近代教育,内含五章,讲述了近代学制、教育行政、侨民教育、教育思想的演进情况;书末附录有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各代科举制度之比较”、“漫谈前清考试”、“清初俞长城之八股文”、“清末夏曾佑之殿试卷”、“湖南时务学堂”、“长沙明德学校与天津南开学校”。全书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的源起和发展的历史,体系完整。

这部《中国教育史》的前身,是王凤喈在20世纪20年代编写的《中国教育史大纲》。王凤喈在本书的“修订版序”中,对此作了说明,他说,“民二四,余任教中央政治学校教育系,以《大纲》(指《中国教育史大纲》)一书出版已10年,内容颇嫌简略,乃增集资料,重新编写……重新编写,特重组织体系之严整,资料分配之均衡,叙述力求简明,论断务期平正。”关于成书的情况,王凤喈在序言中又说,“民三二,书成,名之曰《中国教育史》,请廖人祥同学校读,经教育部大学用书委员会审定为部定大学用书,交由国立编译馆出版,正中书局印行:民三四,渝初版;民三六,沪四版;民四三,台三版”。这就是《中国教育史》与《中国教育史大纲》的渊源关系及成书经过。

《中国教育史大纲》一书是最早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方面的专著,距今已有几十多年的历史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例如,有进行断代深层研究的教育史、有从教育制度范围来进行研究的教育史、有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进行研究的教育史、有从教育理论范围来进行研究的教育史,还有一些新的领域,如少数民族教育史、科技教育史、家庭教育史等等。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的领域也十分广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出现不同的中国教育史,港台研究的风格体例与大陆的又不相同,尽管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著作已非常繁多,但王凤喈的这部《中国教育史》,仍具有其不同于其他中国教育史著作的一些特点。

(一)与其他中国教育史著作不同,本书开篇即阐述了教育史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具体展开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尤其对于初入教育史领域的人来说,这一部分内容是入门的必读文字。

在第一编绪论的第一章教育史的范围中,讨论了教育的意义、教育史的范围、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演变及教育史的研究法。王凤喈对于教育史的范围进行了说明,“教育史为记载教育活动之历史,但其所记载仅限于狭义的教育活动,即是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系整个政治制度之一部分,故研究教育制度,不能不研究政治制度;教育思想为整个社会思想之一部分,故研究教育思想,不能不研究社会思想……所以教育史虽然是以狭义的教育为研究中心,然目光不能不顾及社会之全部。”这阐明研究教育史,并不是孤立地研究历史上的教育活动,而是应与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及至社会之全部相联系、比照来进行,应将教育史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发掘,才能做到古为今用。这一范围界定了王凤喈在本书中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规模和体例,在书的第二编开始后的具体的叙述中,几乎每一章都有一节论述社会背景和教育概况,这就是教育史的大环境。

在第一编第一章中,王凤喈还介绍了教育史的研究法,提出了研究教育史应做的几步工作:第一步,确定教育史的范围;第二步,依此范围搜集史料,史料中应注意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的发掘;第三步,批判史料的真伪;第四步,分类整理;第五步,解释论断。这五步研究法,简明扼要,为学习教育史、进行教育史研究的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方法和途径。读书,一个目的是学习书中的内容,再一个目的是学习书中的研究方法,本书同时具备了这些方面的优点。

在第一编第二章中国教育史时期的划分中,王凤喈提出了中国教育史三大时期划分的看法,他划分的标准是以政治文化的重要变动为指针,即以政治文化变动较少的几个朝代作为一个时期,这也就是王凤喈在本书中所安排的体例:自虞夏至周末为第一期(公元前2233—前247年),约2000年;自秦至清末为第二期(公元前246—公元1861年),约为2100年;自清末到王凤喈著书时代为第三期,约80多年。王凤喈在这一章中对这三大时期的社会、政治、教育情况作了粗略的介绍,为下面进入正式的论述打下了基础,这样读者读起来易于理解书中的观点,不感突然和陌生。

对于中国教育史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王凤喈也在绪论的第三章中作了介绍。书中指出,“研究中国教育史,可分两方面:一曰教育制度,一曰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又可分为两方面:一曰选举制度,二曰学校制度……我国的教育思想,大体是以儒家的经典为最高法则。”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教育史料进行了范围、层次上的划分,使研究内容有了明晰的线索,王凤喈在本书中,正是贯穿了这样的研究原则,因而使得全书尽管内容多,论述广,但中心主线明确,研究叙述有的放矢。

(二)全书详略得当,中心突出,史料详实。作者在叙述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之时,牢牢把握以儒家的经典为最高法则的主线,以儒家学说为中心,注意各派主张的异同和其演变的迹象,因此,关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思想,叙述最详。在书的第二编虞夏商周之教育——上古教育的第五章东周之教育中,第三节教育思想,重点介绍的是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其中对孔子尤为着墨,不仅详尽介绍了其生平、教育学说,而且详尽分析了其教育目的、教育资料、教育方法、教育作用等思想,而对同期的道家、墨家、法家教育思想仅一带而过。因为,王凤喈认为孔子为儒家之宗师也。按照这条主线的延伸,在第三编中第八、九章,重点介绍了朱熹、王阳明、颜元、戴震的教育思想,因为这些教育家的思想,是不同时代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儒家的主要派别。而对其他的教育家思想,只作简略的介绍。王凤喈在书中引经据典,论述发而有要,用史实充分说话,使论证严密而稳固。他所涉猎的诸多教育家思想的研究,如汉代的淮南王,宋代的张横渠,明代的吴与弼、刘宗周、清代的龚自珍、魏源等,开创了研究的先例。

(三)王凤喈在书中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注重前后内容的相互比较研究。

在叙述教育制度这条主线时,书中牢牢把握学校制度和选举制度两个方面的发展变革情况。学校制度重点论述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校建设、教师、教材、学生、考试等方面的情况,对私学论及较少。选举制度他从春秋战国时的养士之风、汉代的乡举里选、魏晋时采取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士制度到隋唐以后实行的延续到清末的科举制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