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学制
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案”,1922年颁布,又称“1922年学制”,因这一年为旧历壬戌年,所以又称“壬戌学制”,为了有别于“壬子癸丑学制”,也称“新学制”。该学制确立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修业年限为六年、三年、三年,所以还称“六三三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社会背景
壬戌学制发轫于1915年。从1915—1922年,正是中国社会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势必给学制改革以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欧洲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自动发展的机会。民族资产阶级出自于办好企业、发展生产、创造更多利润的愿望,迫切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希望劳动者受过一定的教育,成为管理机器的熟练工人,而当时的壬子癸丑学制却不能适应这一现实需要。
壬子癸丑学制的不合时宜:过重划一;多仿效他国;实施普通教育之学校重复太多;多正系学校,少旁系的学校;高等小学校与中学校毕业生之危机;缺乏培养共和国民之精神。
(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改革
1.彻底批判封建礼教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最为彻底,其主要表现就是将矛头直指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思想,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五四前后,对孔子的口诛笔伐声势浩大,昔日圣人的神圣光环荡然无存,这是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一个方面。封建礼教是封建专制的思想支柱,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也是毫不留情的。鲁迅先后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小说以及《我的节烈观》等杂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被称为“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也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位活跃人物。他发表了大量文章,斥责封建主义为“吃人的礼教”。他在《吃人与礼教》一文中说:“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端,就非杀人吃人不成功”,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都是“一面讲礼教,一面尊孔子,一面吃人肉”的。
当时,李大钊曾从经济上分析了孔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根源和必然动摇的历史趋势。他并非全盘否定孔子本人,而是要推倒被封建统治阶级加以装扮后抬起来的这尊偶像。认为孔学是封建专制时代的产物,是为封建专制服务的,已不适应“今世之社会国家”的需要。他指出,孔学支配了中国思想界二千余年,是因为孔学适应了中国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而到近代,当小农经济动摇以后,孔学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其势力迟早必归于消灭。陈独秀也指出儒家的三纲是“奴隶道德”,代表的是君主贵族的利益,不能适应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生活。
2.国语和白话文教学的开展
新文化运动中另一个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白话文的推行不仅推动了文学革命,使文学更接近人民生活,特别是儿童文学,而且使口语和书面语相一致,从而大大减轻了学习阅读和写作的负担,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胡适、鲁迅等人都是白话文的积极开拓者。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中也开始用一些白话文。1920年,教育部正式规定从一二年级开始使用白话文教材,到1922年止,除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国语就是普通话的前身,推广全国通行的语言,不仅有利于不同地方人士的交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规范性。推广国语需要有标准的注音方式,注音字母的推行起着关键作用。1917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请教育部速定国语标准,并设法将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区,以为将来小学改国语之预备”。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蔡元培等创办的孔德学校曾自编过国语教材。江苏省规定各校都要用国语教学。但总的看,国语的推行尚达不到全国范围。
自然、注重启发、发展个性的新教育,来取代尊孔读经、脱离实际、抑制思想、残害身体的封建旧教育。
3.男女平等教育的确立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女子受教育权利的提高。1917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案。到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以后各高校纷纷效仿,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这些措施标志着男女生在受教育的制度上的区分已基本消除。最终改变了自古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
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动摇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根基;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实用化、教育的科学化。
(三)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外国教育理论的传入和新教育思潮的形成1.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公民教育、平民教育、工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于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创立者是杜威,1919年5月杜威应北京大学、新学会、尚志学会、中国公学四个单位的联名邀请来华讲学,在中国停留两年零两个月之久。他被北京大学、北京高师聘为教授,南下北上(11个省及其他几个主要城市),宣传他的哲学和教育学说,他的学生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在此期间也大力宣传他的主张,相关的各类出版物随处可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时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最重要的教育思潮,给当时的学制改革运动以深刻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有其深刻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是以反封建、反传统为主旨的,而以反传统教育自居、并在世界范围有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恰好为中国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因此,从1916年起,中国的教育杂志与报刊已经有了不少介绍杜威学说的文章。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更是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科的教育学教科书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杜威的一些重要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几乎成了教育界的口头禅。
1919年4月底,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的时间长达2年多,其足迹遍及奉天、直隶、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等11个省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前后讲演87场,宣传其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其中尤以教育方面的讲演为最多。其中许多内容经胡适翻译整理后,及时刊登在《新教育》杂志上,有的则汇编出版,如《杜威五大讲演》、《杜威三大演讲》、《平民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等。杜威本人来华及其演讲,把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直接带到中国,并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使中国教育界进入了宣传、介绍并运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高潮。
2.在新文化运动前后,重要的教育社团有: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新教育共进社、中国科学社、中华教育改进社、平民教育社、实际教育调查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该会是由各省教育会及特别行政区教育会代表组成的全国性民间教育团体,发起人为沈恩孚、黄炎培、经亨颐等,早在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一届年会上,湖南省教育会就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案,1921年在广州第七届年会上提出“学制系统草案”,后经1922年召开的学制会议以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八届年会的讨论、修改,于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向全国颁布,就是壬戌学制。所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对新学制的制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成立于天津。此前,浙江、上海、江苏、直隶等地先后成立了地方性的教育会,1915年4月23日,由直隶省教育会发起,有18个省区的教育会代表参加,联合会以“体察国内教育状况,并应世界趋势,讨论全国教育事宜,共同进行”为宗旨,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大会,每次由各省区教育会提出各种教育改革方案,供大会交流讨论,所通过的议案呈交教育部。自1915年到1922年先后在天津、北京、杭州、上海、广州、济南举行年会,先后讨论的提案包括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从义务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到教育宗旨、教育制度、教育行政、教育方法等等,无所不包。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教育社团,对当时的教育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5月6日,由蔡元培、范源濂、王正廷、黄炎培、郭秉文等40余人联名发起。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并发表宣言书,制定社章,黄炎培被选为办事处主任。社章提出办社宗旨在于:“方今吾国最重要最困难问题,无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沟通教育与职业。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并规定职业教育之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同时,提出该社的任务有:一是推广职业教育;二是改良职业教育;三是改良普通教育,使之能为生活作准备。该社通过演讲、通讯、出版刊物书籍等方式宣传、推广职业教育,并创办职业学校、教育博物馆等教育机构,此外,还开展了一些职业指导工作。该社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实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前身是中华教育共进社,1918年12月22日由江苏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师等联合成立,其宗旨在于:“欲直接输入西洋学术,使我国固有之文化受新思潮之刺激,而加速其进化率。”1919年2月,《新教育》杂志在上海创刊,由蒋梦麟、陶行知先后任主编。1921年夏,范源濂、蔡元培及张伯苓、陶行知等在北京发起组成实际教育调查社,同年12月,中华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联合在北京召开会议,合并组成中华教育改进社,推举蔡元培、范源濂、郭秉文、黄炎培、张伯苓等人为董事,陶行知任总干事。该社以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术、力谋教育进行为宗旨,是当时推行新教育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
中国科学社,是中国留美学生于1914年6月10日在美国发起组织的,1915年10月25日在国内正式成立,推举任鸿隽、赵元任等为董事。该社以研究学术,传播科学知识,谋中国科学与实业之发达为宗旨。社员多为从事科学、教育、实业有一定声望者,在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中国科学社对我国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科学教育、培养科学人才等方面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的说来,这些教育社团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教育社团和一批教育家的推动下,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改革。如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中小学加强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引进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等,改革成果很多都反映在1922年的学制改革中。
学制内容
1.七项标准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社会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这最后的一条就表示了各地方、各学校可以不必统得过死。更明显的改变是壬戌学制中职业科的地位,比壬子癸丑学制中实业教育的地位提高了,它是在初中学习三年的基础上再学三年,可以学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基本上解决了壬子癸丑学制中存在的问题。
2.学制系统图
学制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故又称“六三三学制”。从纵向看,小学6年,初小和高小4~2分段。中学6年,初中和高中3~3分段。大学4至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3.具体说明
初等教育:
(1)小学修业年限六年(依地方情形可延长一年)。
(2)小学校分初高两级。前四年为初级,得单设。
(3)义务教育年限四年,地方可延长,地方自定义务教育入学年龄。
(4)小学课程在高年级可视地方情形,增加职业准备之教育。
(5)初级小学修了后,得予以相当年期之补习教育。
(6)幼儿园收六岁以下儿童。
(7)对于年长失学者宜设补习学校。
中等教育:
(8)中学休修业年限六年。分初高两级,初级三年,高级三年。但依设科性质,得定为初级四年,高级二年,或初级二年,高级四年。
(9)初级中学得单设之。
(10)高级中学应与初级中学并设,但有特别情形得单设之。
(11)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
(12)高级中学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视地方情形可但设一科,或兼设数科。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
(13)中等教育得用选科制。
(14)各地方得设中等程度只补习学校或补习科。
(15)职业学校之期限及程度,地方定。依旧制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
(16)为推广职业教育计,得于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
(17)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六年。
(18)师范学校得单设后两年或后三年。收受初级中学毕业生。
(19)师范学校后三年得酌行分组选修制。
(20)为补充初级小学教员之不足,得酌设相当年期之师范学校或师范讲习科。
高等教育:
(21)大学校设数科或一科,均可。其单设一科者称某科大学校。
(22)大学校修业年限为四年至六年。
(23)大学校用选科制。
(24)因学科及地方情形得设专门学校,高级中学毕业生入之,修业年限三年以上,年限与大学校同者,待遇也同。
(25)大学校与专门学校得附设专修科。
(26)为补充中学教员之不足,得设两年之师范专修科,附设于大学校教育科,或师范大学校,也得设于师范学校或高级中学,收受师范学校或高级中学毕业生。
(27)大学院为大学毕业及同等程度者研究之所,年限不定。
附则:
学制还定有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学制特点
1922年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与旧学制相比,这一学制具有以下特点:1.从我国实际情形出发,富有弹性。
2.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
3.初等教育阶段四二分段,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4.中等教育是改革的核心,也是改革最精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