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1辑
15556400000012

第12章 黎锦熙与毛泽东(1)

师生情深

1918年,25岁的毛泽东来到了北京,他要来这汲取在长沙得不到的营养,消释自己的疑惑和迷惘。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幸运地在北大图书馆谋得了阅览室雇员的工作。从此,他一头扎进书堆,拼命地吸取知识,并与黎锦熙保持着密切联系。

与从前一样,黎锦熙仍是那样诚挚地对待毛泽东,并经常到毛泽东的住处问寒问暖。黎锦熙知道他工资微薄,生活清苦,便对他给予多方照顾,每逢星期日他来自己家聚谈时,黎锦熙都会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让毛泽东打打“牙祭”。考虑到毛泽东烟瘾很大,黎锦熙还会在桌上摆上两包好烟。1919年春节,黎锦熙把毛泽东请到家里一起包饺子,使毛泽东度过了平生第一个具有北京风味的春节。

在北京,毛泽东接触到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逐步坚定了自己投身革命的信念。这时,远在湖南的同学来信,请毛泽东帮忙筹款帮助他们前往法国勤工俭学。于是,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了北京。离开北京后,他往返于上海、武汉、长沙,求学、交友、办学,参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历长征,把“星星之火”一路播到了陕北……

由于这个阶段毛泽东很少写信,黎锦熙对毛泽东的行踪并不十分清楚,但他始终惦记着毛泽东,在家里常常提起与毛泽东一起包饺子的那个春节。他像珍藏自己的书稿一样,把毛泽东写给自己的信件一一珍藏起来,即便是在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生死不明的日子里,黎锦熙也不曾将这些信件弃毁。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毛泽东成为中国社会大舞台的风云人物,但为了避免给毛泽东带来不必要的政治麻烦,黎锦熙从未透露半点他与毛泽东的特殊关系,而是在心里暗暗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青年挚友而骄傲。

身在远方的毛泽东也始终没有忘记黎锦熙。北平(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将北京改称为北平)沦陷后,时在北平师范大学任教的黎锦熙随学校一道迁往陕西省城固县,担任西北联大国文系主任。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特意从延安把《论持久战》一书寄赠给了黎锦熙。接到毛泽东的赠书后,黎锦熙激动异常,立即组织师生研读,并在师生中大力宣传“抗战必胜”的观点。

1949年3月的香山,春暖花开。这天,刚从城内回来的毛泽东见卧室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封来自北平师范大学的信,打开一瞧,原来是一师时的同学、时任师大校长的汤藻贞写来的。兴奋不已的毛泽东立即挂电话给汤藻贞。听筒里传来的熟悉的乡音,令毛泽东感慨万千。他询问了对方的工作、生活和家庭等情况,随后又问道:“北平现在还有哪些老相识?”

“在北平的老相识还有文学院院长黎锦熙、地理系主任黄国璋以及国画家齐白石等。他们都想来看您。”

毛泽东听了,立即高兴地答道:“不要,不要,我去看他们!”

放下电话,毛泽东立即带着秘书田家英,驱车来到位于北平和平门的师大“尚志学会”教职员工宿舍。黎锦熙和汤藻贞听说毛泽东来了,连忙从家里赶去迎接。一见到年已花甲的黎锦熙,毛泽东就大步迎了上去,连呼:“黎老师,您好!”

黎锦熙连连摇手,满脸笑容地说道:“不敢,不敢,莫是咯样喊啰。”

“应该,应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古人尚且不忘培育之恩,今天亦应该提倡嘛。”接着,毛泽东便谈笑风生地和黎锦熙等人聊了起来。汤藻贞要家里人弄点湖南的腊肉招待毛泽东,毛泽东连忙说:“不麻烦你们啦,今天我请客。”说完,毛泽东就让工作人员准备了两桌酒席。

落座之后,大家边吃边谈。亲切的乡音,热烈的交谈,一下子就把在场的人带回了当年的“峥嵘岁月”。毛泽东还与众人商讨了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文教政策。黎锦熙则向他谈起了自己与许德衍等人创建九三学社的经过,使得毛泽东对九三学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接着,黎锦熙还谈到毛泽东于1915年至1920年间写给自己的那些信件,并说自己虽然常年在国统区,但那些信件都保存完好。毛泽东听了,频频点头微笑。后来,毛泽东又仔细阅读了这批信件,并将其作了影印,还在还回原件时给黎锦熙的信中写道:“这是您的东西,您留作纪念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多次派车去接黎锦熙来中南海丰泽园家中叙谈,有时接齐白石来时,也会接黎锦熙同来。1954年国庆节,黎锦熙应邀参加了天安门城楼观礼,毛泽东绕到他身边,又一次和他叙及了往事。这一次毛泽东还问起了黎锦熙六弟黎锦旺的情况。毛泽东谈起黎锦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曾与鲁迅一道创作过一些进步作品,遭到过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但他毫不畏惧,时常从上海给他寄来由自己主办的进步文学刊物的事。日理万机的主席居然还记得这些细小的往事,令黎锦熙不禁感慨万分。

尘封的误解

1938年,西北联大迁来后,住房奇缺,黎锦熙与夫人贺澹江好不容易在钟楼的大史家巷找到两间房子,住房虽小,院子倒挺洁净敞亮,一年四季花香扑鼻,满目青翠。房东是位老中医,待人赤诚和善,穷人来看病常常不收药费,与黎锦熙相处很好。

这天,黎锦熙很晚才从汉中府回来,见夫人在炉子上炖了一大锅“熬肉”,这是当地人待客最好的吃法,先将猪肉烧好,再加上些豆腐、芋头、莲藕、萝卜、青菜等一同煮,直到肉烂菜茸即成。其实这不为吃肉而为吃菜,贺澹江认为这种吃法很科学,也常常学着做。

“熬这一锅菜,想必是有客?”黎锦熙边揭锅边问。

“马教授从陕北回来了,停时过来。”

师范学院的教授马师儒,陕西米脂县人,上月回老家探亲,黎锦熙曾拜托他去延安看望自已的学生毛泽东,想不到这样快回来了。不多时马教授来了,人未落座,黎锦熙就急不可耐地问:“见到毛先生了吗?”

“不仅见到了,还和我谈了半天,看样子,你们的师生情谊不浅,他一再说非常想念你,要我回来千万勿忘问候你。”

黎夫人盛来米饭端上菜,笑道:“快坐下,你们边吃边说!”

“毛先生还说了些什么?”

“他说,过去曾做过一件对不起你的事,不知你是否已原谅了他?”

“他如今领导着半壁江山,还没有忘记这件小事!”

“究竟是什么事,能否说给我听?”

黎锦熙没有立即回答,吃过饭就从一只棕箱中翻出一包东西,深情地说:“这里有我保存20多年的毛泽东写给我的部分信件,还有他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作文本、在长沙主编的《湘江评论》以及《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你将信一看就明白了!”

原来黎锦熙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教书时,毛泽东在该校预科一班读书。1914年四师与一师合并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们二人又一同去一师。毛泽东少年就喜欢历史,故常与历史教师黎锦熙谈古论今,说得最多的是唐宗宋祖、拿破仑、伊藤博文等。他们虽为师生,更为挚友。后来黎锦熙在一师与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组织宏文图书编译社办《公言》杂志,又组织哲学研究组,毛泽东每逢星期日常偕同学来参加学习和讨论。根据黎锦熙当年的日记,从1915年4月4日到8月29日,他与毛泽东就相会18次,足见他们过往之密。每次相见,都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1915年秋天,他们二人都先后去了北京,不久有人传言黎锦熙为袁世凯所笼络,毛泽东便在这年的11月给黎锦熙写信劝戒他:“方今恶声日高,正义蒙塞,士人丁此大厄,正当潜龙不在,以待有为,不可急图进取也。”后来毛泽东得知事情并非如此,错怪了老师,就于1916年12月19日给黎锦熙写了封长信,开头就说:“去冬曾上一函,所言多不是。”信中请黎锦熙当作“妄言”,多多原谅。有关之信皆被黎锦熙收藏。

峥嵘岁月

黎锦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的良师益友,两人在湖南一师结下了深刻的友谊。黎锦熙大毛主席3岁,是毛主席在湖南一师的老师和密友,对于青年毛主席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当时的黎锦熙是“慧眼识巨才”。

1913年,黎锦熙因不屑与官宦为伍,到湖南省立第四师范任教。同年,满怀大志但手头拮据的毛泽东考入该校就读。次年春,他们又随着四师与一师合并一起转到一师。当时黎锦熙讲授历史课,这是毛泽东最感兴趣的课程。这个身材瘦高、聪慧睿智且温文尔雅的学生很快就引起黎锦熙的注意,并很快成为挚友、兄弟。黎锦熙学贯古今,学识渊博,而且品行笃正,堪为人师。因此,毛泽东经常到黎锦熙住处请教,问题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特别是关于如何治学等问题。黎锦熙总是循循善诱,耐心教导。毛泽东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闻黎君劭西好学,乃往询之,其言若合,而条理加密焉,人手之法,又甚备而完。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之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黎锦熙对毛泽东评价非常高,在1915年7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晚,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俩人略同,皆大可造,宜示之以方也。”这是黎锦熙慧眼识巨才以及作为一位教师对培养青年毛泽东的强烈责任感。

黎锦熙在生活上也时时处处关心毛泽东。他知道这个农村青年求学不易。他与杨昌济、徐特立等人曾创办《湖南公报》、《公言》等刊物,宣传民治思想。黎锦熙常请毛泽东等学生帮助抄写稿件,给一定的酬劳。几十年后,黎锦熙曾欣慰地说过:在湖南办报时有三个青年帮助抄写过文稿,一个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照抄;一个是凡见到文稿中有问题总要提出来,并有代为润色的时候;一个是看到他不同意的文稿干脆就不代抄。这三个青年对待抄写文稿的态度不同,后来各自的成就也不一样。第一位默默无闻;第二位后来成了著名作家,即田汉同志;第三位成了伟大的人物。其实就是毛泽东,是黎锦熙没有明说罢了。

1915年9月,黎锦熙赴北京任职,使这对挚友被迫分离。到1920年,毛泽东曾六次给黎锦熙写信,称黎锦熙“弘通广大”,“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的良师挚友。黎锦熙则“得润之书,大有见地,非庸碌者”,给予极高评价。1918-1919年毛泽东因组织湖南青年留法和驱逐张敬尧事曾两次到京,均得到黎锦熙的帮助和关心,并一起讨论中国和湖南的“解放与改造事”。1920年5月,毛泽东由北京返回长沙,从此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毛泽东与黎锦熙的通信也中断了数十年。在连年战争、特务横行、颠沛流离的年代里,黎锦熙始终完好保存着毛泽东寄给他的书信《湘江评论》、《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等早期革命文献。直到解放后献给国家,成为研究毛泽东早期革命思想的珍贵资料。

1948年底,黎锦熙断然拒绝国民党政府要他乘飞机去南京的指示,撕掉南下的通知,对家人说:“我要在这里,等一位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伟人哩!”

致黎锦熙信

邵西先生阁下:

省城一面,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莫可与语。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人谁不思上进?当其求涂不得歧路彷徨,其苦有不可胜言者,盖人当幼少全苦境也。今年暑假回家一省,来城略住,漫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昨十六日回省,二十日入校,二十二日开学,明日开讲。乘暇作此信,将胸中所见,陈求指答,幸垂察焉。

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而言,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如何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