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15556800000010

第10章 马君武轶闻

诚愿始终忠于党,我甘愿承其过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推翻了清朝,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马君武任实业部次长(代理部务)。但袁世凯利用了中国同盟会内的妥协势力,阴谋篡夺胜利果实。一方面与同盟会革命军作战,一方面又以逼清帝退位为条件,要同盟会让出临时大总统职位给他。孙中山和马君武等人虽然极力反对让位,马君武认为袁世凯力人诡诈,居心叵测,然而,很多革命党人却主张妥协,认为推翻了清朝,建立民国,革命就成功了,只要袁世凯能逼清朝皇帝退位,就让位给他,逼于同盟会内部妥协势力。在清朝皇帝退位后,孙中山于1912年2月13只,被迫辞去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

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复辟,退位时规定要袁到南京就职。便于革命势力监督。然而,袁世凯也洞察其利害,拒绝南下,中华民国将裂成南北两个政府。1912年3月的一天,南京城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部便开会研究寻找解决办法。当时临时歧府内争论十分剧烈,主要成员中有人主张由黄兴统兵北上,以迎袁为名,乘机荡除这个窃国大盗。而宋教仁则认为出兵讨袁,势必惹起战祸,他醉心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政治,想用建立责任内阁制方式制约袁世凯,并自请陪同专使北上迎袁。

宋教仁这一提议着实令马君武瞠目结舌。纵有千万人附袁世凯都不打紧,你宋教仁一个堂堂法制院总裁,同盟会主要领导人,竟也替袁世凯做说客,这不是出卖革命吗?马君武未知宋之真实意图,一股熟血冲上头顶,抡起一掌搧去,打个正着,伤了宋教仁的左眼,致使宋教仁住院旬日始愈。后经孙中山、黄兴等人劝解,马君武始知宋教仁的真意。他对宋教仁道歉赔礼后说:“诚愿始终忠于党。我甘愿承其过。”

“打狗”反战

“打狗”反战,是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1917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白热化,美、日、英等国为了自身利益,在拉拢中国参战问题上互相挑拨、攻击。先是美国要求中国与其一起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日本得知美国这一动向之后,为便于日后干涉中国,冲淡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便与英国一起怂恿段祺瑞,主张中国参战。而美国也不愿意日本在中国参战问题上渔利,就支持黎元洪在对德问题上只做到绝交为止。很快,中国参战问题就超出了外交上的意义,成为列强帝国之间和中国国内各政治派系斗争的焦点。

堂堂中国,在参战与不参战问题上自己的表决权却操在洋人手上。在国内,段祺瑞政府想借对德作战问题为藉口,借款练兵,制服国民党。而资产阶级各党派团体在参战同题上也因利害关系各持一说,有主张参战的,有主张不参战的。以马君武等国民党议员政团中的激进派——“丙辰俱乐部”一派,则坚决反对与德国绝交,视附会段祺瑞的议员如走狗。

3月4日,段祺瑞率内阁成员到总统府。要黎元洪总统在对德绝交咨文上盖印交国会通过。黎、段之间几经较量,黎不敌段,14日,中国政府宣布与德国绝交。中德绝交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对德国宣战问题。蔡元培、陈独秀等著名民主人士真诚地认为,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有助于“公理战胜强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鼓吹参战。马君武与陈独秀本是老友,同扛新文化运动大旗,常应陈独秀之约,撰稿给《新青年》杂志。马君武见陈独秀也站在参战派一边,即刻“怒而取消其投稽之约”,不再向《新青年》投稿。

这还只是“初级行动”。

4月底,日、英两国驻华公使分别奉本国政府训令,敦促中国政府对德宣战。黎元洪被逼同意将宣战案提交国会审议。这明摆着是为了列强帝国利益和段祺瑞北洋政府强化其独裁统治而硬要议员赞成参战。在最后决定命运的关头,马君武除了大声疾呼反对参战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5月7日,在宪法审议会休息室外,马君武追问同盟会旧友、政学会要员李肇甫对宣战问题究竟持什么态度。李表示赞成参战。这可不得了,马君武急了,你这个老友也这样厚颜追随段祺瑞。我不认你这个老友又如何?马君武大声斥责,并用杖连击李的头部。愤恨、痛心尽溢于言表。虽然行动显得冲动了些,但彰显了马君武的爱国忠心。议员们也多把这“打狗”剧传为美谈。事后,政学会在压力之下接连开会辩论参战问题,最后通过投票表决,政学会最终加入国民党议员的反战行列。5月19日,众议院以多数票通过缓议宣战案,马君武等人功不可没。

错怪张学良到怒骂蒋、汪

“九·一八”事变,举国震惊。由于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命令张学良的东北军不得抵抗日军的侵略,坐视日军侵吞祖国大片河山。全国人民一致声讨蒋介石,尤其对张学良及其所部的指责铺天盖地而来。马君武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出于爱国忧民意识,写下了《哀沈阳》一诗,以渲泄丢失东北的愤恨。诗曰: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颐,更抱阿娇舞几回。

这首骂张学良的讽刺诗,大有痛剿奸贼,吹号角起而攻之的味道,一时风传全国。不明真相的人们都把丢失东北的责任全部算到张学良头上,致使张学良百口莫辩。有苦无处诉。其实,马君武也是根据张学良在事变当晚不顾军情危急,尚与女明星醉生梦死,跳舞寻乐的错误传闻,激于义愤而为的。

后来,马君武明隙真相,错怪了张学良之后,便将积郁在心中的愤懑一齐进发出来,公开抨击蒋介石、汪精卫。他一针见血地说:“这种做刺客做经纪人出身的人,根本不配预闻国事。”、“国事败坏致此,论者异口同声皆日:是乃精卫兄在武汉一年,介石兄在南京四年,倒行逆施之总结果。介石见坚持对内不妥协,对外不抵抗之主张。日本已占据东三省,介石兄犹倡先统一后对外之说,……介石兄对内面狞如鬼,对外则胆小如鼠。”后来又严厉指出:“现在的军政当局,正象宋高宗、秦桧一般。所以虽有忠勇悲壮的军民,做到的终于同岳飞一样的败场。东三省之沦亡,上海、吴淞蒋处之丧失,与其说是被日本侵略,毋宁说是军政当局所断送。”

1940年2目。汪精卫在南京粉墨登场。成立汉奸伪政府。马君武义愤填膺,饱蘸仇恨写下一首诗:潜身跨汉阙,矢志嫁东胡。

脉脉争新宠,申申詈故夫。

赏钱妃子笑,赐浴侍儿扶。

齐楚承恩泽,今人总不如。

这诗将汪精卫卖国求荣,卑鄙无耻的嘴脸刻划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也舒解了他过去错怪张学良的积郁。“平反”错案,抓了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