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15556800000011

第11章 人生历程

马君武,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诗人和政治活动家。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祖籍湖北,出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接受反割台杰出人士唐景崧让他攻读数学、英语的意见,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的教育,意识到“非精研西学,不足以致中国于富强”的道理。在他21岁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时,就开始翻译《法兰西革命史》、《代数学》。1903年他进入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学习应用化学,在此期间翻译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并代理《新民丛报》主编。1907年又转往德国,至1911年回国,在柏林工业大学攻读冶金专业。1913年冬他再次前往德国,进入柏林农业大学攻读农业科学,后成为我国留德学生中获工学博士第一人。

马君武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深渊的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知识分子痛感民族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倡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并不懈进行宣传。16岁的马君武有机会聆听康有为的演讲,眼界大开,后积极致力于各种维新运动。改良派维新活动屡遭失败后,他开始逐渐认识到自上而下的改革及非暴力革命手段不能拯救中国,在求学过程中广泛地接触西方资产阶级学说和革命派人士,使他最终和康梁分道而追随孙中山踏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05年,马君武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的筹备工作,成为该会章程的起草人之一。武昌起义后,他作为广西代表出席了临时政府会议,并参与起草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3年参加了二次革命,后又参加护法运动,官至孙中山临时政府秘书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区长。

经历了十年宦海沉浮和饱尝了各种艰辛之后,马君武毅然决定“再也不从事政治生活了”。1924年以后,他全心全意专注教育,把毕生精力“投身于祖国教育事业,强调利学建国,培养体脑并重的新—代,以期实现其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从此直到1940年去世,马君武将自己的民主思想、科技知识、行政管理经验都融会到所致力的教育事业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作为教育家的马君武与蔡元培并肩,一南一北活跃在改造封建中国的教育体制,极力推广欧洲教育、尤其是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实践中。

1924年,马君武受聘担任上海大夏大学首任校长,以自己的博学带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吸引了大批如作家郭沫若、戏剧家田汉等著名学者前来任教。1925年,马君武应北京工业大学师生的五次请求出任该校校长。他多方设法聘请专家学者担任教授,还积极筹集资金,充实机械、电机、纺织和化工四个系的实验室和实验工厂,使理论学习和科学实验能比较紧密地结合起来。1930年,应蔡元培之邀,马君武出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之职。莅任之后,整顿财务,革除积弊,贷款扩建学校,增加图书设备,另加聘教授,调整院系,使在校学生规模增至一千多人。

马君武担任的诸多大学校长之职,以在广西大学时间最长,建树最多,最能显示他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192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黄绍闳提议创办广西大学,任命马君武为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并任校务主任。经过精心策划,广西大学选址在梧州三角嘴的蝴蝶山:“取其交通便利,本省学生皆可顺流而下,外籍的教授亦可溯江而直达”。1928年初,广西大学开始基建施工,历时半年。同年9月13日,广西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马君武被聘为第一任校长。广西大学首批招收农学院、理工学院及矿冶专科学生280人,为广西培养了第一批高层次人才。1929年,由于战乱,校务停顿。1931年,粤桂战争结束后,马君武应邀回广西大学重任校长之职。1936年,马君武被桂系军阀排挤而离职广西大学。1939年,省立广西大学经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改为国立广西大学,马君武不计前嫌,第三次出任校长直至1940年8月积劳成疾病故。

马君武创造性地学习借鉴欧洲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国文化教育传统背景,主动适应办学地的经济现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马君武认为大学在培养公民的道德方面具有责无旁贷之任:“欲培养一国人民之公德,舍教育外无第二法也。教育者,改铸社会之机器也”;并把培养学生的“公德”放在首位,主张学生不仅要做好学问,更要先做好人。1932年马君武在广西大学纪念周演讲上,引用德国柏林大学校长菲希德的话“欲医治国家的疾病,只有施行新教育。施行新教育,目的在培养国民纯洁的意志,以造成坚贞、强固、刚正的品格,形成社会的新秩序”。从马君武办学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修正现有道德、确立崭新公德、塑造公德人才是其德育培养过程中的主要思路。关于现有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最缺的是“公德”,即为国家为社会着想的道德意识。因此在办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强调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这种“公德”,在1931年的广西大学开学典礼上,他勉励师生“要努力把西大弄成国内有名望的大学,以对得起广西全省的父老”;在其为广西大学亲自撰写的校歌里,“保卫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牺牲,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对内团结,对外抵抗,为祖国奋斗到底”,充分体现了他塑造公德人才的内容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