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15556900000015

第15章 在文学院长时期的改革

胡适于1930年由上海回到北大,他在中国公学的得意门生吴晗也要跟随他到北大来。当时北大的规定是不论任何系的转学生都必须参加新生的入学考试,考取后再考一次插班的课程。吴晗的新生入学考试未能及格。因此转学北大的计划未能实现,这使得胡适甚为恼火,成为他后来对招生办法进行改革的原因之一。他所改革的办法是:第一,对转学生只应考他插班的课程,而不应当先通过新生入学考试。第二,新生的入学考试,文理科的科目应有所区别。他所规定的文科新生入学考试的科目是:英文占40%,国文30%。里斯得了零分,其他各门无论考得多好,也不予录取。

1934年,沈从文的妻妹张充当时被人称为张四小姐,投考北大,国文试卷得了一百分,这份试卷的书法也非常好,英文和史地的分数也都及格,但她的数学试卷却是零分。注册科的工作人员在统计了分数之后,把这一情况向胡适汇报,胡适取为试读生。到读完一年之后,张充的各科考试成绩都较好,就为正式生了。

胡适的另一项改革是规定文科诸系的新生都必须修习科学要论、哲学概论和中国通史。负责组织这三门公共必修课的系主任都须先做一番通盘考虑,定出全年的教学计划,然后按照每次的课题邀请著名学者来校讲授。例如中国通史的安排是,第一次讲史学研究方法导论,是邀请傅斯年讲授的;第二次讲中国的考古学,是邀请李济讲授的。科学概论也是分学科邀请著名教授来校讲授。例如,请丁文江讲地质学的方法导论,请江泽涵讲数学的方法导论,请曾昭抡讲化学的方法导论,请汪敬讲心理学方法导论等。哲学概论则由张颐、贺麟、金岳霖等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