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15557100000002

第2章 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创新教育思想,从其形成的缘由来看:首先,叶圣陶个人品格起决定作用。其次,深厚的民族优秀传统的渊源是不可少的前提。同时,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也决定了创新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认为,他一辈子坚持批判传统弊端,不断改革创新,“因循保守,不符合我父亲的性格。”这是作为儿子对父亲最贴切的认识与评价。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专家顾黄初多次强调,在叶圣陶身上体现出的,“一种立足于我们优秀民族传统的创造精神,尤其可贵,尤其值得我们认真整理、总结和学习”。

叶圣陶的一生力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敢于和善于创新。他说,“执一不二,光知守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是极不适宜于做人之道的”。他还强调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意创造”,要“日新又日新”。这完全是出于他的丰厚的学养和深刻的体验。作为一个文学家兼教育家的叶圣陶,不仅有着“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更有着“语文教育也是人学”的体会。既然如此,文学和语文教学的共同点在于不能没有创新性,否则,文学就没有生命力,语文教学也就没有生气,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后来居上,有所发展。特别是对于教育,他有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中师、大学的全程性的实践,更使他有必须改革旧传统、实施创新教育的真切体验。从叶圣陶1922年在《新潮》发表的《小学国文教授诸问题》中提出“国文教授要有成功之望,先要教者将谬误的观念改正”,到1987年给罗店中学的信中向他们提出“顺着改革这条路子走下去,还要不断有所创新”的殷切期望,创新教育这一思想是贯穿于叶圣陶整个教育生涯和渗透于全部理论之中的。

叶圣陶的创新教育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对教育思想、体制、教材、方法等方面,更体现在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培养目标上。说到底,创新教育要落实到“乐育全新一代人”上面。早在1934年,他就要求受教育者以教育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1958年他明确提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谁都需要有这种精神”。1983年又强调指出,“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1923年,叶圣陶在《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开宗明义,把“使学生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作为第一项目的。而且是把原本的“课程纲要”的“自由发表思想”改成“自由发展思想”的。这一字之改,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又反映了叶圣陶对思维训练的发现与重视。而“自由发展思想”,就其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纵观叶圣陶的全部论著,不难看出,重视学生思想(即思维)训练和发展是一贯的。是他继承“学思结合”的优秀传统和兼容杜威“训练思维”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的产物。早年,他在《倪焕之》中艺术概括的“理想教育”,是一种“开源教育”。所谓“开源”,就是开“智力之源”,就是开发创新思维之源。

语文教育思想

1919年,叶圣陶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提出考查学生作文是否有进步的标准为“思想是否正确与完善,情感是否恳挚而缜密”。1922年他明确,“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炼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于有把捉不住的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所以从事开浚和栽培,最为切要。”此后,他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磨炼思想,培养情感,才算探到了根本。1942年他在《思想—语言—文字》中又说:“文字的依据既是语言,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特别是50年代以后,他切实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对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语言是思想的定型”和“思维是语言的基础”等的创造性的看法。这为他的“自由发展思想”的教学目的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1984年,他总结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想,训练语言”,并提出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并举”的原则。现在还有一些教师,仅是孤立地进行语言训练,对于思维训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年来,语文教学质量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不能不说与之有关。其实,离开了思维训练的语言训练是很少有效的。语文教学的创新思维训练,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两方面的训练,即智力的训练,其中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理解力、分析力、概括力、推理力、批判力和联想力、想象力等。这是任何创造行为、创造能力、创造发明的基础。就语文教学来说,听、说、读、写的训练必须以思维训练为基础,离开了思维的创造性,要想有听、说、读、写的创造性无异于缘木求鱼。1978年,在叶圣陶、吕叔湘的倡议和指导下,人教社中语室对四川、福建两省做了调查,发现语文教学质量令人堪忧,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的智力一般发展上存在着以下缺陷:观察和理解能力很差,分析和概括能力很差,思维和表达能力很差。因此,呼吁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把语文之基本训练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起来。

叶圣陶认为,目的及其实现的途径应该是一致的。要在语文教育中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那么在方法上,就应该摒弃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流弊,特别是“老师讲,学生听”那种一味“灌”和“填”的做法。这是越俎代庖,是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根本得不到任何思维训练。而任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的形成是离不开学生亲自实践的,听是听不来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思维实践的过程中来训练和发展思维。叶圣陶极力反对把学生看作“空瓶子”,主张把学生看成“生活体”,要相信他们有主动学习、消化、吸收的需要和能力。1977年,他给一位老师的信中说:“教学生,我的想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尽量少说这样看不对那样看才对的话,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

叶圣陶强调,阅读教学要摒弃“逐字逐句”、“教读”的方法,作文教学要避免机械模仿的做法。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犹如给种子提供土壤、水分、空气、阳光、肥料那样,让它们自己生长、开花、结果。具体地说,就是要采取“启发、诱导、熏陶”的方法,指导和帮助他们自学、自悟。他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倍加赞赏,认为“孔子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再倡导“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很明显,只有老师“相机诱导”,才能使学生“运其才智”,“开领悟之源”。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这说明,教师之“导”也非易事,必须千方百计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智力,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终而达到“自求”、“自悟”和自己“发现”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那就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动天君,独立思考,不依赖老师,坚持自学,善于自学。要做到“真知”、“真能”,叶圣陶认为必须有具体的方法,那就是自己会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这样,便能逐渐进入“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这一境界,就是不需要教的境界,也就是学生锻炼与培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过程,并达到了应有的水平与程度。其次,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叶圣陶认为,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其一,不去宣扬考上大学为唯一出路。1987年,他给一位老师的信中说:“女学生自杀,闻之叹息不已。如果大家不肯想得明白些,老是认为考上大学为唯一出路,自杀的事情将年年会有。青年不能怪,要责怪社会、家长、学校。”他告诫学生说:“最好不要注目于高考,而须养成求知好问,多思苦察之良好习惯。”其二,“不要把功课变成学生的债务,学生自然会对功课有兴趣”。1977年,叶圣陶给一位老师的信中指出:“学校里只知道逼学生,其实是教育不得其法,不知其道的缘故。大家如果不肯下决心改,老师学生都只能是牺牲者。”其三,一定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1980年,他给一位老师的信中说:“小学中学安排课外作业,往往不甚得当。我有两个重孙女,一个初二,一个中二,我嫌老师之安排太多而不活泼,只顾记诵,不甚注意开发心思。”学校应该让他们有自己看书看报的时间,有发展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自由。尤其要反对要学生死记硬背,当然,“学生心爱某篇文字,自然乐于读熟成诵”是另外一件事。他深刻地指出,死记硬背所得的记闻之学,为真有学问的人所看不起,因为,记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创造,对人类的知识总量并没有增加,质量也没有提高。尤其重要的是,死记硬背徒增学生的负担,戕害学生的智力,其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会使学生越来越笨。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目的。

对于处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创新教育有着阶段性的特点,那就是基础性、层次性、示范性,重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要去掉神秘感与畏难感。尤其是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主要在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即初步学会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表有新意的看法,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叶圣陶也就是本着这一精神,根据他的教育实践和思考,提出了阅读创新教学模式和写作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