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9辑
15557100000005

第5章 叶圣陶的教育观

叶圣陶在几十年的教育、撰著、编辑生涯中,在教材建设方面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仅解放以前就编写(含合编)了十多部中学教材,解放后长期带领并指导人教社和各地教材的编写工作。在长期的语文教材编写实践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叶圣陶语文教材观,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始终闪耀着改革创新的思想火花,因而成为教材改革中每个重要关头的先导思想。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的事件是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在中小学课程建设史上结出的第一个硕果,就是1923年叶圣陶执笔撰写的中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而1949年8月,即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圣陶亲自草拟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则是中小学课程教材发展史上又一个硕果。

看一种思想是否具有创新意义,首先要看它在改革发展中是否具有先导性、针对姓和前瞻性,亦即对此前的旧的习惯势力和传统的消极方面有所批判和突破。叶圣陶的改革创新思想为先导的语文教材观,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终身教育观

叶圣陶多次批判封闭式旧书塾死抱课本教书的“老法子”,主张语文教科书要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起点和触发点。他把语文教本比作“锁钥”,让学生用这个锁钥去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书。他主张语文教材要有助学生拿钥匙,“把库藏开开”,“必于教学生培养其自动性,终臻不待老师教而能领会之境,此阅读教学后之目的也。”他还多次强调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读课本到读课外书,读整本书,逐步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并形成语文能力和习惯,从而使语文教科书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起点。

整体观

叶圣陶的整体语文教材观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注重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他认为语文不能囿于课堂内、书本上,时时要与社会生活关系,受社会的教育。他认为,“担当语文教育这件大事的不仅是学校里的语文教师……就影响范围讲,语文教师的影响限于学校里,其他的影响普遍到整个社会”。实际上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和生活都是教科书。二是提倡学科综合,主张语文与其他学科相通。他认为,诸种学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综合在一起的,在运用时也并非互不相关,互相割裂。这就表示教材编者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沟通。这一思想与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在研究的“整合课程论”,与世界各国母语教材专家普遍认同的“跨学科教育”理论也是一致的。叶圣陶在四五十年代就有这种见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超前意识、创新观念。三是主张学科内部渗透。如果说1923年叶圣陶在制定《国语课程纲要》时,指出了传统的纯文选教材的弊端,对国文作了合理分解,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那么,1949年在他起草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主张不再把学自作多项分解,只规定语文课程学目为阅读、写作两项,听话说话结合读写进行,不另编教材。至于语法、修辞、作文法和逻辑等等,均“化”入读写之中,不作孤立的教学,这说明叶圣陶的综合语文教育观己发展和成熟。

素质观

叶圣陶从上世纪20年代就反对为应试而读书,大力倡导读书做人,立诚为本,他主张语文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以利育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须眉皆白的叶圣陶在中央电视台发表电视讲话,针对应试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和种种弊端,痛切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强烈呼吁。1989年,在苏教版初巾语文教材第三次理论研讨会上,叶至善谈到了他父亲临终前对教材建设讲的两句话:“教材不能专门着眼于考试”,“教材要照顾两个大多数,一个是不进大学的大多数,一个是在农村的大多数”。这两句话不仅与国家的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全一致,而且是语文教材乃至各科教材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

学本观

叶圣陶认为,阅读是自己的事,中学生只有“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培养真能力”,强调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成学习的主人。叶圣陶这一学生自主发展思想,不乏当代先进教育理论的色彩。叶圣陶多次提出教材应切合学生的生活和程度,就内容来说,“当是以表现时代精神的与现代生活有关的,为现代青年所能了解和接受的,而不是与学生生活距离极远的成人化教材”。从感情来说,教材应有文字趣味富有情趣,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教材的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适合儿童诵读与吟味。而作文,则应当放手让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说恰当的话。显然,叶圣陶的学本观,处处考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思想水平和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这就启示在教材编辑设计中,要处处为学生“自主学习”着想,强化点拨式的助读系统,练习、提示、注释都重在启迪诱导,有助于学生主动求知,使教科书不仅是“教本”,更是“学本”。从而在教学中实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