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7辑
15557700000004

第4章 才情生涯

丘逢甲的父亲丘龙章于1856年在台湾台南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被选为贡生,后又赴大陆福州参加乡试,不幸落第。回台湾后开始教授汉文,成为私塾先生,先后到客家庄苗栗,丰原等地坐馆。1862年,丘逢甲的祖父举家搬到苗栗铜锣湾庄定居,丘龙章在当地李氏家塾教书。1864年,丘逢甲就诞生在台湾府淡水厅苗栗铜锣湾。

丘龙章(元宝)因自幼接受客家汉文教育,被选拔为贡生到大陆福州原乡考试时,接收了国内外的讯息,知道英法联军及帝国主义者图谋中国之财富,而中国又积弱不振。他是一位关心国家大事,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意识与爱国情操的儒家知识分子,信奉理学,乡亲尊称他为“潜斋先生”,平日恤孤怜贫,救难济急,想“修己以安民”。当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图谋中国时,丘龙章已看出“终为台患者,其日本乎”;而且他深知,台湾地处中国东南海疆,是中国东南七省的屏藩,战略地位重要。日本谋台日亟之时,丘龙章极力主张组织义勇军从事抗日斗争。当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支持时年29岁的丘逢甲成立“台湾民主国”,反抗日本之入侵。后来,抗日虽失败,不得已内渡回大陆,他深切反思,知中国非变法不足以图强,而图强则以推动教育为根本。就在这样一个具有勤朴耐劳,耕读传家与爱乡爱国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氛围的家庭中,孕育了丘逢甲的成长。

丘逢甲自幼聪颖,6岁能诗,7岁能文,而且勤奋好学,从小就以父为师,接受秀才父亲的启蒙与调教。丘龙章注重丘逢甲的启蒙教育,经常对丘逢甲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圣先贤的事迹。尤其对台湾客家人而言,郑成功驱赶荷兰人建设台湾的故事,两百年后早已家喻户晓,成为台湾人效法歌诵的对象,激发了台湾人的爱台思想。加之丘逢甲幼年常跟随父亲到各台湾各地游览,接触到台湾各地的社会风土民情,了解台湾民间的疾苦。

丘逢甲在14岁考中秀才之前,因祖父丘学祥过世,他父亲辗转到三角庄(今台中县神冈乡)设馆授徒,教授汉文。丘逢甲遂随父亲迁离苗栗铜锣湾,有机会拜客家名儒吴子光为师。吴子光是广东嘉应州客家人,同治甲子科举人,字士兴,号芸阁,晚又号“铁梅道人”。13岁来台,后回大陆参加科考,成为举人;壮年又再来台,住在樟树林之双峰山(苗栗县铜锣乡),颇有文名,作文典雅,擅长诗文,尤长于骈体诗文,又精于隶书书法;他生性恬淡,不营仕宦,曾应陈培桂之邀,延聘撰修淡水厅志。吴子光著有《一肚皮集》、《三长赘笔》等,多篇诗文被纂辑入《苗栗县志》。吴子光与丘龙章颇有交情,见丘逢甲天资聪颖,才气不凡,遂格外对其喜爱并特别调教,与丘逢甲讲述客家传统文化精神与爱乡、爱国思想,又期许能从教育兴国、移风易俗做起。1877年,台湾府在台南举行科考,丘逢甲由父亲丘龙章带领,步行约十天到府城应考。原来清领台湾之时,行政官署设有一府三县,即台湾府,下辖有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府设有府儒学,县设有县儒学。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已设有6所儒学;鸦片战争之后,又陆续设了7所儒学。其中,位在今天台南县境内的有安平县儒学、台南府儒学。前者原是台湾县儒学,后者是台湾府儒学。台南府儒学是台湾最高学校,设有孔子庙大成殿、明伦堂、泮池等,并祀奉圣贤,诸儒与文昌帝君。

台南是台湾开发较早文风鼎盛的地方,在郑成功之时,称为承天府,清领时称为台湾府,是全台的政治与文教中心,科举考试也在此地举行。由于府城内外,历史名胜古迹很多,如孔子庙、赤崁楼、安平古堡、五妃庙……,丘逢甲于是趁应考之际,顺道参观了这些名胜古迹,所见所闻,恢弘了其文化意识与爱台思想,这些文化意识与爱台思想日后都反映在其诗作之中。

丘逢甲在台湾府学政衙署考场中,以“丁岁遇丁公”,对主考官——福建巡抚兼学台丁日昌所出的“甲年逢甲子”上联,被丁日昌大为赏识,再以“全台利弊论”为题,要丘逢甲撰文。结果,《全台利弊论》一文正好让丘逢甲发挥了他对台湾的关怀,使他成为该科院试第一名,被称为“东宁才子”。经过台南府城的科考,丘逢甲成为台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第一名秀才,令人刮目相看,在自我认同与自励自勉上,又有进一步的进展。《全台利弊论》一文中,丘逢甲盱衡全台政局,对台湾种种有深入之剖析,奠定了长大后关心台湾发展的文化意识根基。

丘逢甲早已从父亲丘龙章处,习知台湾与大陆在文化、政治与经济上的关系,又得知帝国主义、侵略主义的方兴未艾,台湾在《北京条约》之后,鸦片大量输入,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文化侵略,日渐破坏了台湾两百年来的经济结构,西方传教士也进入台湾传教,形成了近代台湾社会政治的大变迁。丘逢甲自幼接受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台湾的历史、文化的处境,有深刻的认识。

丘龙章早就知晓台湾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直接影响了丘逢甲的认知,已知道过去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想要控有台湾,意图以台湾为跳板,做为西进入侵中国大陆的基地。丘龙章更早已预测日本觊觎台湾的野心,忧心台湾终难自保。丘逢甲从小就对台湾处在列强环窃的特殊地理环境,有所了悟,心里早就有忧国忧民的文化情怀。到了1885年中法签定了《天津条约》,消息传到台湾,台民大为震惊,满清政府的无能,列强的侵凌,让丘逢甲更加关心台湾的发展与危难。于是,丘逢甲更加关心中外发生的大事,开始涉猎西方著作,了解西方文化、政治、经济制度。

丘逢甲在1885年渡海到大陆福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却考得不顺利;回台后,台湾正逢单独建省,原福建巡抚兼督办台湾防务大臣刘铭传,出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唐景崧为台湾兵备道兼台湾省学台。唐景崧来台后偶见丘逢甲所著《台湾竹枝词》,而召见丘逢甲,并收为帖拜弟子。丘逢甲在20岁时,随父往返于台湾各地书院时写的《台湾竹枝词》100首,留传于今天的共有40首,从中能看出他胸中蕴蓄客家文化意识与爱台思想。

丘逢甲少有诗名,内渡前所作已多,但代表其诗歌思想、艺术成就的,是内渡后的作品。这部分诗约1700多首,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愁云》、《春愁》、《往事》、《送颂臣之台湾》、《夏夜与季平肖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和前后《秋怀》等,倾诉台湾沦亡的悲愤,抒写思念故园的愁情和恢复失土的壮志。《香港书感》、《海军衙门歌》、《闻胶州事书感》、《汕头海关歌》、《答敬南见赠次原韵》(其三)等,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和掠夺,谴责清政府的昏聩无能,要求变革图强,诛秦除暴。这些诗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丘逢甲重开诗史作雄谈的创作特点。此外,他的怀古、纪游诗,表彰前贤,刻画山川,往往寄托了忧时济世的怀抱。在艺术风格上,抒怀感时之作悲凉激越,写景小诗清新爽秀,叙事之作酣畅淋漓。在形式上,颇为放恣,不为格律所拘,语言圆熟流畅,好用俗语新词。所作以七律、七绝及七古居多。在风格卑靡、崇尚拟古的晚清诗坛上,丘逢甲的爱国诗篇,气壮而志奋、情真而意切,震动一时。梁启超称他为诗界革命之巨子,黄遵宪说此君诗真天下健者也。

丘逢甲的诗集主要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柏庄诗草》为内渡前作品,作者原以为毁于战火,后人亦长期未见,1979年始被发现,今由丘氏后人收藏,有手稿影印本传世。《岭云海日楼诗钞》12卷,为其弟丘瑞甲从遗稿选辑编年,均为内渡后所作,1913年粤东编译公司刊印。1936年中山大学出版《诗钞》13卷本,系将原书第5卷“己亥稿上、下”分为2卷,又另辑《选外集》1卷。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标点本,即以此为底本。1984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岭云海日楼抄》12卷,附《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其他诗作》,为现行丘诗的最足本。此外,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仓海先生丘公逢甲诗选》,是丘逢甲之子丘琮据《诗钞》12卷本所选,增入《离台诗》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