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6辑
15557800000009

第9章 儿童心理研究

研究的背景

一个人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影响趋于一致。其中,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情感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其所起的作用是重大和深远的。陈鹤琴针对当时多数家长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经验的现状,倾一生精力投入到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他说:“我们晓得栽花有了栽花的学识技能,花才能栽得好。养蜂有了养蜂的学识技能,蜂才能养的好。……而一般人对于他自己的儿女反不若养鸡、养蜂、养牛、养猪来看得重要。我们只要是一个人就好像都有资格可以教养儿童的。至于怎样教养,怎样培育,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好像儿童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这种情形在中国是非常普遍,司空见惯。”

陈鹤琴指出,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是重要的,儿童是难养的。“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的,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他非常来的倔强,你不晓得骂他好呢,还是打他好;让他去强霸好呢,还是去抑制他好;有时候,他睡在床里哭喊,你不晓得去抱他起来摇摇他好呢,还是让他大哭大喊的好!”可以说,以上种种问题是一个正常儿童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普遍特征。父母怎样教养自己的子女不仅仅是情感问题,更应是科学问题,而后者却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论儿童心理的特点

陈鹤琴在其1925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总结出儿童心理的七大特征:

小孩子是喜欢游戏的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从儿童二三个月大时的表现一直谈到八九岁。他说:“二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弄。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到嘴里去。……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以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背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针对小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陈鹤琴对家长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做父母的应有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有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家长做好了这两点,“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小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陈鹤琴认为,小孩在一岁左右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如模仿鸡啼羊叫,模仿大人刷牙等。到两岁左右时就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如模仿父母扫地等。到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就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陈鹤琴还特别重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以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他说:“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

小孩子是好奇的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生来既是好动的、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他说:“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

小孩子的这种好奇的天性及动作有什么用处呢?陈鹤琴引用柏拉图的话说:“好奇者,知识之门。”正所谓“学问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说小孩子的这种天性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只有依据小孩子的这种天性才能做好“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不但喜欢做事情,同时也是喜欢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父母和老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鼓励小孩子做事的难度,即不要太难。因为“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自信力与成功因此互相为用的了。”

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陈鹤琴认为大多数小孩是喜欢野外生活的,且认为许多小孩在家里哭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如此。小孩子“到门外去就喜欢,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陈鹤琴在自己家里办了一个幼稚园,只要是天气晴朗的时候,就带小孩去外面游玩。儿童正是在郊外发展了天性、强健了体魄。“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于小孩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陈鹤琴还指出,在当时就有许多父母不理解此种做法:“但是由于有许多做父母的总不放心他们的小孩到外面去,一则恐怕身体疲乏,二则恐怕衣服弄脏,三则恐怕感冒风寒,所以一天到晚,将他们关在屋里,好像囚犯一样。所以这种儿童长大起来,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当年做父母的爱护子女,到了今天适足见其贻害子女了。”

陈鹤琴对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创造教育论赞叹倍至。陈鹤琴说道:“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的,也应在天然界得的,什么动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可以从天然界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应当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陈鹤琴的这些见解似是对陶行知的反对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和卢梭的名言“你的学生学习地图,而我的学生学习制作地图,这就是你的学生有知识和我的学生没有知识的区别”的呼应。

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天性在人类的生命初期即已表现出来。“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到了十余岁,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地游玩了。”对此,陈鹤琴对做父母的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我们要让性情良好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乐;第二,我们应给他驯良的小动物如猫、狗、兔子等做他的玩伴;第三,我们再给他小娃娃之类以聊解他的寂寞。

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陈鹤琴认为,儿童从二三岁起就喜欢别人称赞他了,比如他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父母看看;穿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的同伴看看。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到四五岁的时候会表现得更明显。对此种心理,父母要引导其养成良好习惯。陈鹤琴举了个例子说:“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以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也会像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现实意义

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其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其幼儿教育思想是经得起检验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重视游戏的作用

课程改革现在所强调的“活动课程”即是重视儿童游戏天性的表现。可以说,儿童生来即是好动的,游戏本身的趣味性也是吸引儿童不断探索和学习的根本动力。重视游戏的作用,也是贯彻使儿童获得自主学习及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重视榜样的作用

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喜欢模仿的、喜欢野外生活的和喜欢合群的,即是为榜样和环境的作用找到了依据。可以说,儿童的模仿力是很强的,他常以自己亲近和“崇拜”的人为模仿的对象,这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所以,成人要特别注重身教的作用。同时,要为儿童选择适当的环境并指导儿童交友。

重视启发鼓励的作用

陈鹤琴提出儿童是好奇的、喜欢成功的、喜欢称赞的,即是重视启发鼓励作用的依据。现代教育论特别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有学习和质疑的权利。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即是说要依据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进入积极思考状态,然后顺势利导、因材施教。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即是说所谓教育,就是培养、发扬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万事开头难,小孩子开始做事往往不会做得很好,这时候如果你听而任之不做引导,他们很可能就失去做这件事情的兴趣了;如果你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这也正是其继续进行尝试、学习和探索的源泉和动力。

重视大自然和大社会的作用

陈鹤琴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要以大自然和大社会为中心,使教材和幼儿天天所处的环境相结合,认为这才是幼儿所能接受和易懂的,也只有依据这个前提才能做好因材施教。20世纪30年代我国所颁布的幼稚园暂行课程标准,就是根据鼓楼幼儿园、晓庄幼稚园与燕子矶幼稚园实验的结果而制定的。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可以说我国的幼儿教育,从那时起逐渐从刻板的、单调的、重复划一以及缺乏生气的情况下解放出来,使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从只有一间游戏室,只能在画好圆圈的地板上走走圆圈、坐着谈谈唱唱等束缚中有所解脱;幼稚园的教育内容,开始结合我国实际,逐渐摆脱向外国抄袭和宗教迷信的一套。陈鹤琴的这种开拓创新精神对我国幼教事业的影响和贡献是深远和重大的。

《陈鹤琴教育文集》自序中的第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我素来很喜欢小孩子的,小孩子也很喜欢我的。不但喜欢小孩子,我也常常同小孩子一起玩弄,一起生活,所以小孩子的性情习惯在未研究儿童心理以前,我已略知一二。”在他九旬高龄、两腿已失去功能时,每逢节日,他还与鼓楼幼儿园的小朋友联欢。可以说他是位真正喜欢孩子的人。

陈鹤琴的一生,确实是为儿童造福的一生,是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儿童、为培养祖国的花朵、为祖国的未来与需要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称得上是终生为儿童教育辛勤耕耘的好园丁、优秀的幼儿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