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15558800000008

第8章 延伸阅读(2)

与中国历史上历次留学运动不同的是,新中国派遣留学生计划与国家工业建设计划密切结合。1949年初,中共中央在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全国解放后中央政府立即开始制定工业化发展计划。在周恩来总理领导下,花了三年的时间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1953-1957),规定了“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1952年8月周恩来率团到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助执行“一五计划”问题。陈云、李富春与苏具体谈判达8个月。1953年5月签订《关于苏联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

1957年3月,中苏政府又签订《关于特种技术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助议定书》,1957年10月签订《国防技术新协议》,苏方对原子能工业、火箭、航空、电子等技术给予技术援助。1958年1月又签订《关于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由于中国科技人员严重不足,缺乏工作经验,为实施这些计划,必须加速派遣留学生,加强对尖端技术和科学前沿人才的培养。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央即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成立了由聂荣臻、李富春、陆定一主持的留学生派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针、计划和组织实施,以便与经济建设计划相协调。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1950年35名、1951年381名、1952年231名、1953年675名、1954年1518名、1955年2093名、1956年2401名。1957年至1960年每年减少至400到500名。6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后,派出人数进一步减少,1964年以后基本停止向苏联派遣,改向西方各国。据教育部统计,1950年至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8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按照中苏政府于1952年8月签订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苏联高等学校学习之协定》,由苏联政府支付中国公民在苏高校学习时的生活费和学习费,包括大学生津贴每人每月500卢布,研究生700卢布。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偿还本协定上述各项费用的50%,每年两次按《非贸易付款协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汇入苏联国家银行所开账户上。

除前述教育部门派出的以外,还有50年代军委系统派出的军事留学生800人,共青团中央派出138人。为执行各项苏、欧援建计划,“一五”期间由工业部门独立派出7800人去苏联、东欧工厂、矿山对口实习工艺技术和管理,其中管理人员609人,工程技术人员4876人,工人2291人,其他44人。

为支援中国大规模建设,苏联政府先后派出8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华工作,计1951-1953年1210名,1954年至1957年5000名,1958年至1960年2024名,1960年全部撤走专家时有1390名。同一时期中国使用苏联优惠贷款26.5亿美元(年利1%),用以引进各种技术装备和物资。西方学者评论说:苏联50年代向中国提供援助和资本货物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为过。苏联转让的设计能力和技术成果在历史上前所未有。薄一波提示后人:50年代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不应忘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派出的1万8千多留学人员全部回国,无条件地服从分配,愉快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青春年华,成为后来发展工业和全面建立科研体系的骨干力量。他们在苏联、东欧各国学习期间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帮助,与教师、同学建立了诚挚的友情,成为中俄、中欧友好时代的佳话载入史册。

改革开放留学潮

第十代留学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改革开放列为国策。为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及其他有益的文化,向世界开放,加速培养人才成为第一要务。邓小平于1978年6月提出:“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我们要从外语基础好的高中毕业生中选派一批到外国进大学,今年选三、四千,明年派万把人。这是加快速度的办法。现在我们的格格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大学的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也可能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教育部要研究一下,花多少钱都值得。”

邓小平的指示开启了中国留学运动的一个全新的时代。1971年10月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地位,打开了与西方各国经济技术交流的大门,为交换留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7月美国卡特总统的科技顾问弗兰克·普雷斯(Dr.Frank Press)向方毅副总理发出邀请,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去美商谈今后几年“中国计划派出的学生人数、专业兴趣、学习课程的性质(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得学位和不得学位的学生和是否需要上语言课)以及选拔到美国学习的学生事先的准备工作。我(美)方准备讨论在美国大学里接受中国学生可能做出的安排,希望来中国学习的美国学生的大概人数和专业等安排及安置学生的机构,以便根据他们的专业、水平、经历和语言能力,确保其在最合适的大学里学习最适宜的课程。……鉴于双方对交换学术的高度兴趣,我们认为9月会晤是必要的,它将为这些交流建立一个及时和成功的开端。”与美国达成协议后,国家教委陆续与英国(1979)、埃及(1979)、加拿大(1979)、荷兰(1979)、意大利(1980)、日本(1981)、联邦德国(1981)、法国(1981)、比利时(1981)、澳大利亚(1986)等国政府达成交换留学生协议。

改革开放以来,被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断和抑制了20多年的留学渴望迸发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潮。1978年12月首批50名赴美留学人员到达华盛顿,进入各高等学校。从1978到1989这十年中,经国家教委派往前述各国的留学生达到96100人。其中公费派出的29990人。

中国大量派留学生的决定得到了海外科学界的热情支持。80年代初,李政道先生发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k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到1986年按此计划安排了700多名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康奈尔大学的吴瑞教授于1981年倡议把CUSPEA扩展到中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简称CUSBMBEA)。复旦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多林教授于1981年发起了中美化学研究生计划(CGP)。丁肇中先生于1982年提议设立实验物理研究生培养计划。陈省身先生1982年倡议并组织实施选择赴美数学研究生项目等等。

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决定也得到了海外民间和官方各种基金会的热情赞助。首先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的有美国李氏基金会(The Li Foundation,1982),包玉刚(1918-1991)捐设的包兆龙留学生奖学金等。1985年包玉刚致信邓小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议设立“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包爵士及其家属捐1400万英镑,中国政府出资1400万英镑,英国政府从外援基金中拨资700万英镑,由英国文化委员会在英国本土实施该计划。1986年6月三方在伦敦签署了备忘录,成立了“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每年支持350至420名中国研究生和学者到英国大学和研究机构从事学习和学术研究。

从1979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向西方各国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00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统计之内。

八十年代中国政府根据中外的实际情况,完善了留学生政策,那就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核心依然是鼓励回国工作,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祖国服务。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要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告诉他们,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二十年中约50万人出国留学,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运动的伟大成就之一。这第十代留学生,很多已经或陆续回国,成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高技术产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新一代骨干力量。仍在国外工作的学子们,也在寻找机会、珍惜机遇,用各种方式为祖国的振兴和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20世纪出现的一批世界著名华人科学家,事所必然,但一切必然莫不通过偶然而实现,凭机遇而发生。正如杨振宁所说:诺贝尔奖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改革开放路漫漫

从鸦片战争撞开中国紧闭的大门,到20世纪末的自主改革开放,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充满了曲折、坎坷、流血和牺牲,多少仁人志士和学者献出了生命。正如戊戌变法后血溅菜市口的谭嗣同(1865─1898)所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虽经苦劝,但他不肯躲避,决心以血唤醒民众。

一百多年的历史表明,从苦难深重的中国出国留学的,都是忍辱负重,发愤图强,为祖国强盛而拼搏,甘愿去投入一场战斗。欢送的亲友以为是去“西装革履、牛奶面包”,实则不然。打工求学,常饥寒交迫。自费的一旦断了接济,求生存就成了首要任务。即使公费生,首往异国他乡,语言障碍、精神压力、无亲缺友,需要全力以赴去应对那越来越酷烈的教育制度。历代留学生和学者中遭迫害、扣压、驱逐、遣返的不计其数。他们的艰辛和苦难,历史记录汗牛充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