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家园
15564000000060

第60章 连绵不断的梅雨

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衣物容易受潮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

梅雨是一种大范围的大型降水过程,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天气现象。我国梅雨主要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6°~34°间的江淮流域地区。梅雨结束后,雨带北移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降水量明显减少,晴好天气增多,温度升高,天气酷热,进入盛夏时期。

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季风活动有密切关系。我国地处中纬度地区,东地靠海,受东亚季风活动影响很大。每年春末夏初,夏季风开始活跃,从海上带来的丰沛的水气,空气湿度显著升高。到了6月上旬左右,夏季风势力进一步加强,大量的暖湿气流一直推进到我国江淮流域。这股来自南方海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在江淮流域上空相遇,从而形成了一条基本上呈西南至东北向的狭长降水带。由于这条雨带两侧的冷暖气团的势力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因此,雨带维持时间长,范围大,降水量多。

梅雨天气开始、结束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和雨量的多少,取决于当年冷暖空气的强度和进退时间。有的年份,梅雨最早可出现在5月份,称为“早梅雨”,出现在6~7月份的梅雨称为“正常梅雨”。一般说,进入梅雨时间早,梅雨期长,总降水量也大。个别年份,因来自南方的暖湿空气太强,直驱北上,越过江淮流域而进入华北地区,使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很少或无雨(俗称“空梅”),从而造成江淮流域大范围干旱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