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神奇的地球家园
15564000000061

第61章 无法阻挡的台风

每年夏季,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它虽则可以带来雨水,但也会造成灾害。

台风发源于热带洋面,因为那里温度高,湿度大,又热又湿的空气大量上升到高空,凝结致雨,释放出大量热量,再次加热了洋面上的空气。洋面又蒸发出大量水气,上升到高空,湿热空气以更大的规模迅速上升。这样往返循环,便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气压很低、四周较冷、空气向低气压区大量汇集的气旋中心。因为这种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所以又叫它为“热带气旋”。在一般情况下,热带气旋并不一定都能发展成为台风,只有当热带气旋继续不断得到更多高温高湿空气的补充,并在气旋上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空气辐散区,使从低层上升到高空的暖湿空气不断向四周辐射出去,这时,热带气旋就可能发展成为台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旋涡。它的直径从几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高度一般都在9公里以上,个别的甚至伸展到27公里。台风中心有一个直径约为10公里的空心管状区,气象学上称为“台风眼区”。台风眼内盛行下沉气流,多半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从台风眼向外,四周就是巨大而浓厚的云墙,这是狂风暴雨最厉害的地方。

台风移动时,就像陀螺那样急速旋转着前进。它行走的路线总是弯弯曲曲的,但每年几乎都遵循比较固定的路线移动。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是西北太平洋台风和南海台风。它的活动路径随季节而有所不同:1~4月,绝大多数台风仅在北纬10度以南活动,对我国没有什么影响。5~6月,主要路径有两条:一条在北纬10~15度间由东向西行,进入南海;另一条在东经120~125度之间发生转向,向东北方向的日本移去。7~9月,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活动高峰期。台风生成后,沿北纬10~25度间自东向西移动,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有时甚至能侵入到华北和东北一带。也有部分台风未能继续西行而在海上转向东北。10~12月间,台风活动路径南退,主要在北纬17度以南自东向西移动,影响南海;一部分在台湾以东海向东北移动。

台风的风速很大,最大风速一般为每秒40~60米,个别强台风的最大风速可达到每秒110米。一次台风过程,降雨量一般达200~300毫米,有时甚至可达1 000多毫米。因此,台风经过的地方常常会引起洪涝灾害。

从1989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统一使用国际规定的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标准。即当热带气旋中心位置不能精确确定,而且平均最大风力小于8级称为低气压;热带气旋中心位置能确定,但中心附近的平均最大风力小于8级称为热带低压,达到8~9级称为热带风暴,10~11级称为强烈带风暴,12级或12级以上称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