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党务通:党委、支部建设与实务全书
15569600000115

第115章 十六大以来重要的理论观点(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希望,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温家宝总理曾经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成功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消除了两亿多人口的贫困,在全国基本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向6000多万残疾人提供了帮助,为各民族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目前中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是对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最大贡献。

——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坚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发展不会给世界造成威胁。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促发展,严格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不以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不同任何国家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

——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近300个国际条约。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通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进双边和区域合作,促进共同繁荣。我们主张区域合作应遵循开放原则,应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联系。

——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在朝核、伊核、中东等重大国际问题上一贯持劝和促谈的立场,就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对重大自然灾害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去年我们对印度洋海啸受灾国实施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救援行动。

——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反对恐怖主义,在国际反恐合作中始终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支持《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实施,制订了全面的防扩散出口管制法律体系,并不断加强执法。

——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积极开放国内市场,平均关税降至9、9%。在世贸组织划分的服务贸易160个部门和分部门中,中国已承诺开放100个。中国对主要的知识产权法律作了进一步修改,使之与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相一致。中国还对侵犯知识产权降低了刑事处罚门槛,加大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迄今,中国向11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对44个不发达国家减免了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另外,中国将在今后3年向不发达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帮助他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裁军170多万。中国军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比重,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中国有限的军费增长,主要是为改善军人生活、提高防御能力和维护国家统一,不会威胁任何人。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透明的。(《人民日报》2006年4月4日)

(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内涵

和谐世界的具体内涵,包括要致力于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致力于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推动共享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成果,促进世界普遍繁荣;致力于促进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增进了解、相互促进,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致力于同各国加深互信、加强对话、增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促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胡锦涛同志在有关重要讲话中对和谐世界进行了系统论述。

2005年9月召开联合国首脑会议,是为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共商加强集体安全机制、促进共同发展以及振兴联合国的大计而召开的。与会的各国首脑围绕如何加强联合国作用、推进联合国改革、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发展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共有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近40个国家的副总统、副总理及高级官员参加本次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议讲话中发表了以下四点意见。

1、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和平是人类社会实现发展目标的根本前提。没有和平,不仅新的建设无以推进,而且以往的发展成果也会因战乱而毁灭。无论对于小国弱国还是大国强国,战争和冲突都是灾难。因此,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专门机构,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权威必须得到切实维护。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该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2、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使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各国发展与全球发展日益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应该使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受益,而不应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将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4、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宪章确立的各项宗旨和原则,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更好地发挥联合国作用,增强联合国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改革尽可能多出成果。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安理会,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2006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协商会议发表了题为《促进中东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演讲,强调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建设和谐世界:

首先,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处。各国应该恪守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尊重和维护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该坚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其次,必须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各国应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努力缓解发展不平衡问题,消除贫困;应该积极推进区域和全球经济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经济安全;应该以相互开放取代彼此封闭,努力建立开放、公平、规范的多边贸易体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使所有国家都从中受益。

再次,必须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各国应该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坚持平等对话和交流,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别国内政说三道四,更不能把世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归因于哪一种文明、哪一个民族或哪一种宗教;应该努力使世界上所有文明、所有民族携手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人民日报》2006年4月24日)

(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要求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历史上,几乎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崛起与强盛都伴随着对外掠夺、对外侵略和对外战争。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靠侵略、掠夺和战争,攫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量财富,加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走上发达之路的。中国长期遭受外国侵略,我们不可能走西方国家对别国进行掠夺实现发展的老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走正确的发展战略,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来实现发展。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应有之义,符合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要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要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把我国的对外政策主张与各国人民的进步意愿结合起来,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解争端。

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提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