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特种兵法则:永不放弃的铁血军魂与团队意识
15574800000015

第15章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特种兵在行动时一般分为突击组、狙击组和营救组,狙击组的人数是2人,突击组一般是5-6人,有时候根据任务不同还会有爆破组、救援组、反坦克组等等。

众所周知,在一个团队中,唯有合作才能众志成城,才能有所成就。合作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分工,分工才能各司其职,才能分层负责。人体上的眼耳口鼻舌各司其职,就是分工;五指握紧成拳,就是合作。但是,五指要能互用无碍,拳掌要能舒卷自如,才能成为一个五官健全、身体正常的人。

在军事作战上,也有所谓的“分进合击”战术,经由不同的路线分别向目标包围,才能一举歼灭敌人。所以,当合作时要全力以赴的合作,当分工时也要做适当的分工。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有一次,韩昭侯由于心情不好多喝了几杯,喝醉了就趴在几案上睡着了,这时专门为他管帽子的人怕他着凉,就在他身上披了件衣服。

韩昭侯一觉醒来,发现身上加了衣服,就问下人:“谁给我加的衣服?”下人回答说是管帽子的。于是,韩昭侯下令把管衣服和管帽子的一同治罪。

权责越位的人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与疏忽渎职者一同被治罪。其实,明确分工的说法暗含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意思,就是要求做人做事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将自己分内事很好地完成了也就行了,千万不要插手他人分内的事。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汉文帝时期,大功臣周勃被拜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与陈平共辅国政,忠心耿耿,但有一次周勃却被汉文帝问得冷汗直流,自惭不已。

有一天,汉文帝问周勃:“天下一年内,决狱几何?”周勃回答不出。文帝又问:“每年钱谷出入多少?”周勃又无言以对。

汉文帝心中不快,转问陈平,陈平从容奏道:“这些事自然有人知道。决狱几何,可问廷尉;钱谷多少,可问治粟内史。”汉文帝听了很恼火,就责问陈平:“照你这么说,那你宰相是干什么的?”陈平又从容回答说:“宰相的职责,上佐天子,下抚百姓,内使卿大臣各尽其职。”

陈平这番话答得何等巧妙。意思是说:当宰相的就是考察各大臣是否尽职,至于像决狱、钱谷一类的情况,只要管这个部门的大臣了解就可以了。丞相作为皇帝的直接助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职责就是“上佐天子,下抚百姓,内使卿大臣各尽其职”,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正因为如此,不可能对各种具体事务管得细致入微,陈平如果样样清楚,样样都管,那将是“越局滥职”,就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就重视行政分工,强调各司其职来讲,陈平的答话,是非常正确的。

汉文帝原本以为陈平是在说自己问错了对象,这会儿才知道他是在说明各司其职的道理,立即转怒为喜,称赞陈平回答得好,讲得对。

有人认为陈平的这一回答是“狡辩”。其实,这不仅展示了陈平作为政治家的气度,而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在其位,谋其政”的辩证关系,这就是“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的最好诠释。

因此,我们要明确分工,注重实干,少发议论;提倡人人各司其职,避免相互内耗;严明职责权限,根除踢皮球、乱扯皮现象;可以避免外行干扰内行和不经切身经验、不明情况的胡乱干预。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提高组织效率的有效办法。

明确自己的分工,不要随便议论、批评自己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完成自己的职责,不要越俎代庖,超越自己的职责、身份去染指他人的职事,这是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团队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