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希腊
15579000000027

第27章 希腊与奥林匹克运动会(2)

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众多,主要包括赛跑、赛车、赛马、摔跤、拳击、掷铁饼、投标枪等。赛跑又分为短跑、往返跑、长距离跑和武装赛跑。最初,短跑是唯一的比赛项目,跑道长度为200码,约190米。首先是4人一组预赛,然后是8名选手参加决赛。第14届奥运会上增加了往返跑一项,第15届又加入长距离跑,长度约为2 300-4 600米。武装赛跑则是在第65届奥运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的。赛车和赛马是比赛的高潮,赛车主要是马拉战车的比赛,有四马拉车赛、二马拉车赛和幼马拉车赛之分。赛马开始于第33届奥运会,比赛十分激烈,观众热情高涨,优胜者享受很高的荣誉。摔跤比赛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毅力。因姿势不同,摔跤可以分为立姿和卧姿两种。拳击比赛很受希腊人欢迎,但早期主要采用赤手空击,后来先后使用软皮手套和硬皮手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投掷铁饼也是奥运会比赛的一个项目,竞技场上使用的铁饼小者约2-4公斤,大者约7公斤。标枪比赛者使用的标枪长度为一般男子的身高,此项运动同样受到欢迎。

成为冠军是每位参赛者的愿望,经过角逐获胜的参赛者将会得到奖赏。前6届奥运会的优胜者得到的是一头羊,以后,奖品变为用橄榄枝编织的桂冠,这是全希腊最大的荣誉。授奖仪式在宙斯神庙附近举行,非常隆重。首先由裁判通报冠军的姓名以及冠军的父母的姓名和冠军出生的地名。然后,裁判将桂冠戴在冠军头上,观众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并且将鲜花和彩带抛向冠军。之后,冠军回到家乡,还要接受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同出征凯旋而归的英雄受到的待遇一样。

奥运会对古代希腊社会的影响是广泛而多方面的:一是对政治的影响。在每届奥运会召开的前11天,裁判员都要向希腊各城邦宣布“神圣休战”,时间是1个月,后来延长为3个月。在此期间,所有战争都必须停止,前往奥林匹亚的人都会平安无事,因为有宙斯神的保佑。一些城邦的敌对关系也因此得以缓和,整个希腊沉浸在体育竞技的热潮中。二是对文化的影响。奥运会也促进了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发展,因为在体育竞赛的同时,还有音乐、诗歌和演讲等比赛以及合唱、戏剧的演出和雕刻、绘画的展出。例如,公元前380年,演说家伊索格拉底就曾在奥林匹亚集会上发表《泛希腊集会辞》,宣扬泛希腊爱国主义精神,倡议希腊各邦和睦相处,联合起来征伐波斯。又如,名诗人和剧作家不仅热心创作,歌颂优胜者,而且自己也加入到运动员的行列。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的欧里庇得斯,在少年时代就学习过角力与拳术,后来参加了雅典的运动会,并且获得过胜利。此外,竞技者的运动姿态和健美体形也为雕塑家提供了素材,激发了灵感。因为,参加竞赛的运动员都是裸体的,使艺术家有机会观察人体和研究人体构造,从而塑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古希腊著名雕刻家米隆的杰作《掷铁饼者》,即是以投掷铁饼的运动员为模特。三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古希腊人用于计算年代的主要方法,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希腊纪元的开始。四是对商业的影响。节庆期间,希腊各地的商人云集奥林匹亚,销售他们的商品,而事实上,此时此刻他们的生意非常兴隆,因此,奥运会提供了大好的商机。

奥运会在古希腊一共举办293(或292)次,后因罗马的侵入而完全中断。公元394(或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下令停止举行比赛,此后1500年间,奥运会再也没有举办过。

19世纪末期,法国人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倡议恢复古希腊奥运会,以继承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1896年,奥运会最终得以在雅典恢复,并且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体育比赛。

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1894-第一次世界大战)

从1894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第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抗议、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发展时期(1946-198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政府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政府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兴奋剂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改革时期(1980-)

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政府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第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