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印度
15579100000004

第4章 印度简介(4)

其不利因素是:①虽然冷战后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小了,但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战争频繁发生,世界仍很不稳定;常规武器的扩散仍很严重,亚太和印度洋地区的军费仍在增长。印度认为自己没有分享到冷战后的和平红利。②海湾战争表明,现代局部战争往往是高技术战争,这对印度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冷战后国际裁军和军控深入发展,机制日趋完善,使印导弹武器发展和“核选择”战略受到了极大压力。④中国的崛起对亚太和世界战略格局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印度看来,这与其说是竞争或挑战,不如说是巨大的威胁。⑤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是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犹存,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仍无缓解迹象,阿富汗内战的前景仍难预料。⑥在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利用冷战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时候,印度国内却党派斗争激烈,政府更换频繁,民族宗教冲突不断,经济发展缓慢。

总之,在印度看来,90年代的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有利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不少挑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挑战还会出现”。因此,印度对军事战略作必要的调整,以便迎接挑战,更好地推进其国家利益。

2.主要内容

(1)在安全威胁的判断上,更加强调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在印度看来,来自巴基斯坦的威胁虽然是现实的和第一位的,但是由于巴在国力和军力上相对于印度都是一个弱国,而且冷战后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印度对来自巴的威胁并不十分忧虑。印度对巴的担心,与其说是其军事威胁,不如说是其宗教威胁,因为印度境内有1亿多伊斯兰教徒。而对于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印度虽然认为不是迫在眉睫的,但却是战略性的、长远的和最为严重的。在这方面,可以说印度是得了“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综合症”。因此,冷战结束后,印度对“中国威胁论”的重新泛起推波助澜。虽然一方面谋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但另一方面又下大气力在军事上“联西”(联合西方)、“稳俄”(稳定印俄联盟)、“拉东”(拉拢东南亚国家),企图构筑阻遏中国的军事圈。1998年人民党执政之后,印度政界和军界更是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作为其冒天下之大不韪进行核试验的借口。1999年初,印度国防部长宣布,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建立第四个海军司令部,其目的固然与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的霸权野心有关,但更与抗衡中国的战略意图有关,即一旦印中发生战争,印度可据此扼守马六甲海峡,阻止中国舰队从海上配合陆上进攻,从而避免印度腹背受敌,重遭惨败。

(2)在战争威胁的判断上,突出局部战争(低强度战争)的威胁。冷战结束后,印度认为,世界大战威胁在减小,但局部战争威胁在增大;印度五个安全利益相关地区(南亚次大陆、海湾与西亚、中亚、亚太与东亚、印度洋地区),都可能发生威胁印度安全的局部战争。1998年10月,印陆军司令在三军司令会议上讲话认为,由于印巴都拥有了核武器,印、巴、中三国间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减小,而发生低强度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印未来作战主要样式是低强度冲突。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8年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之后,印度战争准备的侧重点已从准备打一场全面战争(对巴可能是核战争)和多场局部战争(对中国及其他邻国,以及海上冲突),转到准备打多场局部战争。

(3)在军事战略思想上,核威慑思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在冷战后国际战略格局加速向多极化过渡的历史时期,印度认为,将准核威慑能力转化为正式的核威慑能力,意义非同小可:(1)将可基本免除战争的侵害;(2)将可遏制中、巴用武力夺回被占领土的企图;(3)将可在南亚地区确立“绝对霸主”的地位,并可争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乃至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地位。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一直试图进行核试验。印度人民党在执政以后仅两个多月就进行核试验,只不过是将上述企图变成了行动,总理瓦杰帕伊于1998年8月4日称,“印度核政策的基础是保持最低限度的、可靠的核威慑”。目前,印正在为建设这样一支核威慑力量而努力。

(4)在军队的使用上,赋予军队维护国内社会稳定的任务。印度建国后曾规定军队不能干预国内政治。但是,20世纪60年代,印度为对付频繁发生的民族和宗教冲突或暴乱,不得不引进“反叛乱作战原则”,允许军队有限度地参与镇压民族暴乱。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民族、宗教等矛盾进一步激化,有10多个邦的少数民族要求自治或独立,并常因此而发生流血冲突,有些冲突事件死伤严重、震惊世界。因此,印度又进一步制定了“低强度作战原则”,打破禁规,不但允许军队参与“镇压民族暴乱”,而且赋予“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这样,印军的职能由单一的“对付外侵”转为双重的“御外安内”。印陆军的一位副参谋长曾经说过:陆军每年有80%的人执行治安任务,在旁遮普和克什米尔邦,常年有40个营的部队在那里干警察工作。

(5)在作战指导上,日益强调联合作战。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对苏军的大纵深立体作战思想推崇备至,主张在作战中,把战争推向“敌方”领土,使用大兵团对“敌方”实施大纵深、高速度、立体进攻。这种作战指导思想在1986年印中边境“铜钉”军事演习中得到充分体现。冷战结束后,印作战指导思想在悄悄发生变化,变化起源于对海湾战争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印军认为:现代局部战争是高技术,战争打击准确、杀伤力强、进程短、投入兵力有限,各军种如不联合作战将不能取得胜利。因此,印军目前不但在极力克服空海、海击协同落后于陆空协同的平衡状况,而且正在着手将这三种协同作战能力转化为三军联合作战能力,革新作战理论,制定相关作战条令。

(6)在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上,重视稳步提高质量。在研究了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后,印认识到,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战争,主要靠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取胜。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将军队建设的重点转向质量建设,主要措施是:①停止扩军。为实现地区争霸的国家战略目标,印一直推行扩军政策,印军员额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50万增加到80年代的120多万人。自1990年以来,由于对军队的数质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印度停止了扩军,军队员额一直保持在120万左右。②保持军费的稳步增长。冷战结束以后,印度发展经济、摆脱“经济落后大国”地位的压力相当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始终保持军费增长的势头,使其从1990财年的1 542.7亿卢比,增加到1997财年的3 562亿卢比,绝对值翻了一番;1998财年一下子增加12%,突破4 000亿大关,达到4 120亿卢比。估计这种势头仍将保持下去。③制定军队长期发展规划。1994年,印度制定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自主防卫十年规划”,目标是,到2005年国产武器装备的比例将由1994年30%提高到70%,另计划在今后10到15年,更换一大批三军主战装备。

3.主要特点

(1)重视维持军事战略的连续性。虽然这一次军事战略调整的幅度很大,但有三个基本方面没有变:一是做军事大国、为“地区称霸”的国家安全战略服务的总目标没有变;二是保持军事战略的外向性、进攻性不变;三是坚持“地区威慑战略”的基本战略原则没有变。这些原则包括:以巴和中为主要敌人;对巴保持军事优势和进攻态势,对中国保持军事压力和攻势防御态势;确保对南亚的有效控制;扩大对印度洋的控制;全面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重点是战略威慑能力。

(2)重视地缘政治思维。印度地缘政治思想根深蒂固。从独立之日起,印就以近似于西方的地缘政治思想确立国家利益,谋划国家安全,制定国家军事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军事战略调整的方方面面都深深打着地缘政治烙印:南亚是印度的势力范围,印度洋是“印度之洋”,印度是亚洲的中心,中、巴是妨碍印实现上述地缘政治利益的障碍,印军事战略必须以维护这些地缘政治利益、排除维护这些利益的障碍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3)重视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发生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高技术特点的局部战争,其经验教训,不但交战双方——美国和伊拉克在吸取,而且任何认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受到威胁的国家都在吸取。不难看出,印度军事战略上述六个方面的调整,都与其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研究和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有关。

(4)重视利用国际环境的变化。印历来注意在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中窥测方向,乘机谋取军事利益。在上述军事战略调整中,可看到印是怎样抓住冷战后大国关系调整的机会,谋取战略好处的。最明显的是,利用“中国威胁论”重新泛起,将“准核威慑”政策调整为“正式核威慑”政策,企图问鼎“核大国地位”。

六、印度的教育

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对教育事业相当重视。因此印度独立50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

印度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全国现有254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

(一)国家教育的出发点

印度自独立以来,政府认识到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提高每个人的生活素质,必须对人们的教育进行投资,使教育工作在国家计划中占有适当地位,这是印度发展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为此,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保证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论年龄大小,为其提供学习知识、发挥才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体育、智育和文化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育、就业和发展三者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宣传国家统一,宗教与教育分离,民主生活方式和尊重劳动的重要性。教育方针中明确强调了“普及教育”和“消灭成人文盲”的重要性,把普及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消灭文盲的重要措施,中等教育和中等专业化教育的目的是为印度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建立积极而有益的联系;把高等教育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及通向“现代化”的重要门径。尤其拉吉夫·甘地于1985年任总理后,对教育事业同样重视,他强调指出“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使教育成为把国家引向21世纪的工具,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积极进取精神,促进国家的进步,加强科学与技术教育,使教育同就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在这个总方针的指导下,各级政府为办好教育采取了一些措施。在1985年政府发表了题为《教育的挑战》的文件,接着又制定了《1986年全国教育政策》,经议会两院讨论通过,接着又制定了《二十三点行动纲领》,以落实上述政策。以后由于各届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从而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二)发展中的印度教育

印度独立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向14岁以下所有儿童实行免费普通教育”,这就为儿童入学提供了法律保证。因此,全国各地不少小学校对一至五年级学生实行免费入学,甚至有些地方对六年级学生也实行免费教育。与此同时,政府一直为教育增加经费。

(三)印度教育变化的表现

1.大力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

为了提高就业人数,减少失业人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提供迫切需要的中等技术人才,减轻对高等教育的压力,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给予重视。由于种种原因,印度还有不少14—25岁的青少年未完成基础教育。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使之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成为一支中等技术力量,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培养,为他们提供30多个工程行业和20多个非工程行业的职业训练,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为此,全国设立了356所常设性学校和139所临时性学校。除公立学校外,还有不少私立培训学校。这类学校总共容纳20万人,训练期限为1—2年。另外,还有300多所工业技术专科学校,每年招生5.6万人,分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两种,学习期限一般为3—4年,培养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专门人才。

通过上述种种措施,使不少青少年成了中等技术人才,缩小文盲队伍,减少失业人员,扩充国家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发挥了力量。

2.扫盲工作与成人教育

(1)扫盲工作。印度政府非常重视扫盲工作,把成人教育列入国家计划。为了加强成人教育,中央政府成立了国家成人教育委员会,各邦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因此,印度的扫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主要指对15—35岁的人进行非正规教育,其教育计划是通过邦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大专院校来实现。前面提到印度把消灭文盲列为国家教育方针的任务之一,因此,成人教育受到重视,而且卓有成效。通过成人教育的开展,人们的识字率不断提高。

3.发展高等教育

印度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对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雄厚的技术力量的国家之一。

印度的高等教育所以比较发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早在独立初期,尼赫鲁总理就曾经指出:“大学代表人道主义、坚韧性、理性、进步和对真理的探索。它代表人类朝向更高的目标全速前进。如果大学充分履行其职责,那么它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印度独立初期,专门成立了“大学委员会”,制定了高等教育的方针和任务,“教育方针和计划必须适应于我国的社会发展目标,要把教育的各种不同目标统一起来,教导和影响学生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训练思想,使受教育者产生共同的思想准则。”“不仅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且要发展其健康的判断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的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都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争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注意并引导学生这方面的培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