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加快了其国防现代化建设,将空军列为优先发展的军种,因此,印度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印度空军司令部为最高指挥和行政管理机构,司令部设在新德里,下辖5个地区司令部、1个空军训练司令部和1个空军保养维护司令部,重点部署在西部。每个地区空军司令部下辖若干个飞行联队与导弹联队,联队是印度空军部队的最高编制,既是作战单位,又是训练和保障单位。飞行联队一般下辖2-4个中队,采用单一机种或混合机种编组。导弹联队下辖2-5个导弹中队和1个技术分队,按同种类型导弹编组。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飞行中队一般装备16架飞机,导弹中队因型号不同装备8-24枚导弹。
3.指挥
印度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内阁总理对全国武装部队实施领导。
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是为政府制定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处理有关国家安全事务提供咨询,内阁总理任该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其他委员会中,除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由内阁秘书任主席外,均由国防部长任主席,吸收国务部长、三军参谋长、国防秘书、国防财政顾问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负责制定和提出有关三军建设和民防、空防、边防与海防方面的有关政策,提出有关作战、情报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咨询意见。
国防部长委员会下设国防电子、首席人事官、首席供应军官和参谋长等4个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三军参谋长组成的参谋长委员会,由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军种参谋长任主席,负责在职权范围内就国防政策、国防生产和其他有关军事问题向国防部长委员会提出建议,交通过它就需要由内阁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向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提出建议。参谋长委员会下设10个分委员会,由三军参谋军官联合组成,轮流担任主席,分别处理有关三军联合作战、计划、训练、通信、情报、电子战、装备政策和国防计划等方面的统一与协调事务。1998年新设国家安全顾问,由总理首席秘书担任。国防部长是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直接向内阁总理负责,由两名国防国务部长协助工作。
国防部为国防职能机构,全部由文职人员组成,下设国防局、国防生产与供应局和国防科研局等3个常设办事机构(均由国防秘书任局长),以及财政顾问处(由财政部派出的国防财政顾问任领导)和国防计划协调与执行委员会(由国防秘书任主席)。
印度的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准军事部队和后备力量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三军平时无统一的作战指挥机构。三军统一作战指挥权平时直属内阁总理,通过内阁秘书处协同国防部行使;战时通常授权主要军种参谋长实施统一指挥。军种司令部为各军种最高作战指挥与行政管理机构,最高领导人为军种参谋长,他配有3名副参谋长协助工作,其中2名分别负责第1和第2参谋局的作战指挥和兵种业务领导,另1名负责军兵种作战协同等工作。军种参谋长通过所属军区司令部对部队实施作战与控制。除地区司令部外,陆军还设有训练司令部,空军设有训练和保养两个专业司令部;海军的南部海军司令部履行海军训练司令部的职能,负责全部海军水面和水下舰艇训练的指挥与控制,并主管海军人员的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工作。驻果阿的海军航空兵司令部主管海军航空兵的训练,驻维沙卡帕特南的海军潜艇司令部负责海军潜艇的训练。
4.军队的政治教育
印军平时的政治教育主要分政治思想教育和宗教精神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主要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国家安全和忠于职守服从命令教育等。主要教育形式有临时性讲课、讲演、谈话、广播、电影、电视、录相、书籍报刊等。各类宣传品大都准备英文和印第安文版。《军事新闻》用9种文字出版。
宗教精神教育是根据印度多民族、多宗教的国情设置的。印军非常注意利用宗教加强对官兵的思想监控。印军每个营都设有经堂,配备专职宗教教员,每个连队,配1名宗教军士,负责祈祷、育经、组织宗教活动、宗教节日筹备等。官兵遇到不幸和挫折,需要找宗教教员进行开导和指点,以获得精神安慰,恢复正常情绪;官兵遇到喜事要向宗教教员谢恩。由于宗教教育使官兵产生一种宿命论思想,因此客观上对稳定军心起到一定作用;由于宗教节日规模盛大、气氛活跃,客观上起到了鼓舞士气、提高军队凝聚力的作用。
(二)军事战略
印度是科技实力较雄厚、经济发展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是南亚和印度洋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大国,也是与我国有着12万多平方千米争议区的领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为实现其领土扩张,称霸南亚,做世界军事强国的目标,极力推行其“地区性有限威慑”的军事战略,加速发展各类武器装备。
1.大力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
当前,印度推行“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西攻”。即对巴基斯坦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以优势兵力始终对巴保持进攻态势,即准备与巴打一场全面战争,又有能力彻底摧毁巴。印认为,巴基斯坦是南亚各国唯一敢公开与其抗衡的对手,是其争霸南亚的主要障碍,所以视巴为现实的主要作战对手。平时,印度将50%的陆空兵力部署在印、巴边境,两大舰队之一的西部舰队部署在阿拉伯海,以其绝对优势的兵力对巴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和威慑,旨在慑服巴基斯坦,进而控制其他弱小邻国。
二是“北防”。即对中国采取“防御”态势,在中印边境建立大纵深立体化的防御体系,保持局部地区兵力优势,实际上是要达成遏制中国之目的。自1993年以来,中印两国关系虽有改善,但印始终将中国视为战略上潜在作战对手。近期,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仍在大肆散布“中国威胁论”。所以,印在战略上对中国决不会放弃“既得利益”和相机进行新的扩张、蚕食。目前,印在北部边境地区屯兵20余万,保持着局部地区的兵力优势。
三是“南进”。即加强对印度洋的控制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印度洋水域。印度认为,它面临着两种海上威胁,一种来自印度洋地区国家,另一种来自外部大国。对于前者,它强调保持绝对军事优势,以慑止其进行军事冒险。
对于后者则强调通过威慑,达成“力量均势”,限制其海军在印度洋上的行动自由,阻止其渗透。
四是核威慑。发展核武器,实施核威慑是印度军事战略的重要部分。印度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目前,印度导弹已具备携带核弹头的能力,导弹射程可覆盖东南亚、中东地区,对巴基斯坦及其他周边国家均构成了极大威胁。印度连续进行地下核试验的举动,已引起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不安,并纷纷作出了强烈反应。
2.完善和发展攻势作战思想
在“地区怀有限威慑”军事战略指导下,印军的作战思想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速战速决,先发制人的攻势作战。印军认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利在快速,弊在胶着。所以强调在主要方向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先敌发起进攻,力争在战争初期,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力量消灭敌战略、战役第一梯队,短时间内决定胜负。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在对巴进攻前,集中了陆军总兵力的80%,空军作战力量的96%,海军总兵力的41%,以绝对优势兵力,14天就占领了东巴首府达卡,控制了整个东巴基斯坦。印此种攻势作战思想,在以后的作战中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运用。
二是重视全纵深立体作战。印军全纵深立体作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进攻中,实施全纵深突破,立体推进;二是防御中,建立纵深立体防御体系。印军强调在作战发挥空中力量的作用,把夺取制空权视为全纵深立体作战中制胜的首要条件。
三是重视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印军认为“联合作战是现代作战的本质特征”。要求现代作战中各军兵种密切协同,尤其要注重陆空协同联合作战。主要体现在建立陆空联合作战体系和建立陆军航空兵部队两个方面。印陆军旅以上部队均设有陆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以利于陆空协同作战。印于1986年建立陆军航空兵部队,近年来,实力不断增强,现已装备“米-24”等各型直升机300余架,使空地联合作战更加直接和有效。
四是强调电子战。印认为,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标志,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化程度高的一方。因此,印军大力发展电子战技术,扩编电子战部队,力求使电子战成为其克敌制胜的“力量倍增器”。
3.加速研制和更新武器装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军根据《国防建设十年规划》的要求,正在加速研制和更新武器装备,以促进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4.陆军重点研制和装备新型坦克和火炮
2005年前,印陆军将重点研制新型坦克和火炮。印自行研制的“阿琼”主战坦克,目前已完成试验,到下世纪初将投入批量生产,最终代替现装备的“胜利”坦克和T-72坦克。“阿琼”坦克采用120毫米线膛炮,既可发射穿甲弹、榴弹、烟幕弹,还可发射反直升机弹种,其性能可与M1A1和“豹-2”等世界著名坦克媲美。火炮方面,印已从俄罗斯购进120门2S19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原计划还将引进瑞典FH-77式155毫米榴弹炮400门。同时还将研制155毫米自行火炮和“皮纳卡”多管火科炮系统,“皮纳卡”多管火箭炮射程达40千米,杀伤威力巨大,即将完成试验,计划1998年底开始装备部队。
5.空军重点引进新型战斗机和预警机
通过最近几年的努力,印度将基本完成对大部分现役飞机的现代化改造,并将引进部分先进战斗机。目前正在引进的有“苏-30MK”战斗机。此种战斗机空战能力强,可挂载12枚空空导弹,作战航程远,可达3 000千米。印已耗资18亿美元订购40架,到1998年底装备18架,1999年底装备22架。印还将在2002年前装备自行研制的LAC战斗机,以替代“米格-21”和“美洲虎”。
印还将在以色列等国的帮助下研制空中预警机,计划生产15架。还准备从美国引进空中加油技术,以提高空军远程作战能力。印还计划增加运输机100架,运输直升机100架,以提高空中输送能力。
6.海军重点研制和引进作战舰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极为重视海军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行“国产为主,进口为辅“的政策,力争在本世纪初海军舰船自产能力满足需要的60%,并将作战舰只从目前的20艘增加到50余艘。印现正在建造一艘用于海上作战的小型航母,用于取代退役航母,并计划再从俄订购一艘航母。近期已从俄购买了2艘K级潜艇,并从国内订购了2艘装备中程弹道导弹的潜艇。近期,印度海军还将有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登陆舰、1艘训练舰以及10架海上侦察机交付部队使用。
7.继续研制和发展导弹技术
印军的导弹已发展到第3代,至今已研制出了“普里特维”短程地地导弹,射程达250千米,“烈火”中程地地导弹,射程达2 500千米。此外,“天空”中高空防空导弹、“三叉戟”中低空导弹和“毒蛇”反坦克导弹均已在近年陆续装备部队。2000年前后,印将在俄的帮助下,建立以“阿卡什”地空导弹与S300反导防空系统相结合的先进防空体系。据报道,印度现已完成“烈火”中程导弹上携带核弹头的试验,命中精度可达300米。目前,印还在进行射程为5 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试验,一旦成功,将对亚洲乃至全球构成严重威胁。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军事战略调整1.整的背景由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世界战略格局加速向多极发展,世界和地区安全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印度来说,这些变化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其有利因素是:①两极格局完结后,印度可以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游刃有余。对于俄罗斯,印度既是其军火的最大买主和硬通货的可靠来源,也是其维持大国地位必须依靠的战略伙伴。对西方,印度是“第三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是按西方价值观塑造世界可以借用的力量,因此印度既可以从俄罗斯、又可以从西方得到军事援助。②冷战结束后,发展经济成了各国关注的重点,这给印度提供了“独特”的机遇。首先,印度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列为必须大举进入的十大“新兴市场”之一。其次,印度处于中东的门户,扼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想获得或控制中东石油的国家,都要和印度建立某种默契或战略合作关系。再次,南亚各国要搞经济区域化,有求于印度,给其提供了在南亚搞地区霸权的机会。③南亚的战略格局向更加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倾斜。印度认为巴是其称霸南亚的重大障碍,一直谋求在南亚建立削弱巴的战略态势。在1973年巴基斯坦被肢解后,南亚的战略天平向印度倾斜。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由于不再起遏制苏联南下的“绊马索”作用,加之其伊斯兰特性,在西方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渐下降,而印度却似乎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左右逢源,南亚的战略天平再度向印度倾斜。④“中国威胁论”的再度泛起,为印度提供了可以利用的机遇。苏联解体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从冷战思维出发,认定中国是潜在的敌人,因此,“中国威胁论”不时泛起,尤其美国和日本,不时散布“与中国的冲突”的怪论,毒化亚太安全环境。印度视中国为仅次于巴基斯坦的敌人,当然认为这种形势是可以大加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