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重视教育。在英国不仅云集了世界上最著名、最古老的学校及大学,而且不乏有全新式以及最富创新院校。
英国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这些才能加以培训,进而贡献社会。英国法律规定家长必须确保年龄在5—11岁的子女接受全日制教育。英国约有93%的儿童在公费资助的学校读书,即国立学校;其余的儿童则就读不受公费资助的学校(有时指公立或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提供免费教育,私立学校一般由家长负担学费。
一、学前教育
英国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是为全体儿童提供能发挥他们最大潜能的环境,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独立性及社会技能,发展儿童聆听、观察、讨论、实验的能力,为儿童提供广泛的、平衡的、连贯的和相关的课程,以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英国的义务教育始于5岁儿童,因此许多5—7岁的儿童已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了。对于3—5岁的幼儿,英国政府自2000年9月开始实施新的教育大纲。各教育机构要遵守大纲规定的要求,并接受政府的监督。新的教育大纲对教育原则、教育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它注重玩中学,动手学,同时要求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因为家长比教师更了解孩子。另外,大纲强调人人受教育的机会要均等,比如有身体障碍、社会问题的孩子,只要条件允许,都必须接受教育。
英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为儿童提供一个关心、安全、爱和幸福的环境,使儿童能够受到积极的刺激、鼓励、表扬和尊重;2.促进每个儿童在情感、身体、社会性、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儿童的潜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3.帮助儿童掌握读写算的简单技能,为儿童进入小学作好充分准备;4.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在确立具体的目标时,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圣·保罗幼儿园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儿童的四大技能上:1.社会技能:能和其他儿童合作游戏;适当使用、分享玩具和其他设备;能关心别人;能发起谈话;能了解、接受不同于自己的儿童;注意个人卫生。
2.情感技能:能描述自己的感觉;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接受成人的批评,而不沮丧;能倾听、服从小组的要求;有自信心。
3.独立技能:能自己去洗手间;能自己穿脱外套;能自己穿脱鞋子;能运用刀叉;至少能集中注意进行10—15分钟的活动。
4.教育技能:能了解主要颜色;能给身体部位命名;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复制、模仿书写;能运用各种艺术媒体;能用剪刀;能认识、理解数字1—5;能辨认一些字母的形状和发音;能分类、匹配不同的物体;能欣赏、分享图书和故事;能排列事件的顺序和模式;能复制基本的几何图形;能在框内涂色。
不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任务和内容从总体上来讲基本相同,但是在不同的年龄班则有所差异,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教育任务和内容越来越复杂,而这往往是以两岁为分水岭的。
1.两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内容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任务较为简单,内容较为浅显,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托马斯考勒姆早期教育中心只从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方面提出笼统的要求,有的学前教育机构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从探索技能、创造力发展、语言发展、操作技能、身体技能及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这六个方面提出粗浅的要求。
2.两岁以上儿童的教育内容
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教育任务和内容比上一年龄阶段更为深入、全面,都包括六大领域,尽管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表述具体要求时有所差异。例如,牛津大学第二幼儿园提出的要求为:1)交往、语言和读写:发展幼儿听和说的能力,使幼儿成为一个读者和作者。
2)数学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运用数学思维的能力,使幼儿学会和运用数学语言。
3)个性、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使幼儿能和其他人合作,一起工作,一同游戏,共同反映生活经验。
4)创造性发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交往能力、创造性地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5)身体的发展:使幼儿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喜欢运动,意识到空间,具有操作技能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了解和理解世界:让幼儿初步接触历史、地理、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为了实现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学前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并通过主题的形式来体现。不同的年龄班拥有不同的主题,如两岁以下儿童,在春季的主题有“花”“蛋”“春天”等,两岁以上儿童,在夏季的主题有“我们的身体怎样工作”“假日”“海洋生物”等;不同的主题持续的时间不同,短的只有4周,长的则达8周,这主要是根据儿童的兴趣来决定的;每个主题的重点虽然可以不同,但都必须涉及到六个领域的教育内容。
二、小学教育
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5—11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12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12或13岁时读中学。虽然政府并无硬性规定五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入学,但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教育局均有提供学前或幼儿教育,由合资格的老师任教。五岁时,按照法律是必须上学的年龄,多数五岁的孩子这时候会进入Infant School(幼儿学校),而七岁进入Junior School(初级学校)。英国的多数公立学校将Infant School与Junior School合并起来,组成Primary School(小学),每班一般是20—30个学生,国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但私立学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
英国小学的课程设置,学校拥有高度自由的权力,但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与通讯技术都是各小学的核心课程。在英国,小学阶段实行的是教师包班教学,即一个班上的英语、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教学,这个班的名字就由这个老师的名字命名,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但信息与通讯技术、音乐和外语则由专职教师上课。音乐和外语,专职教师一般都在多所学校来回上课。学生上学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选择在学校的餐厅就餐,或自备午餐。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25—3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为20—25分钟。
英国的小学课堂
英国的小学普遍实行的是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各方代表组成的校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校长是学校首席行政长官,向校董事会负责,执行校董事会的决议并主持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英国的小学一般设校长1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1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均为教师身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中,专司管理工作的是“接待室”,其实际职能类似于我国的校长办公室,根据学校规模设3—5名专职人员。除此之外,各学校还设1名高级教师和教育活动协调人,协助校长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和其他事务,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兼任。
在英国的小学里,小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孩子们围坐在地板上或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子周围。每个教室有一块白板和一两台电脑和打印机,学生可随时使用。上课时没有任何教材,教师根据全国教学大纲决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来自互联网或专业资源网站和生活事例,教师讲解完后就针对所讲内容给学生发放活页练习,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和速度的快慢对个别学生发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量的练习。速度快、程度好的学生做两张或三张练习,而速度慢、程度较差的学生只做一张练习。学生很少有家庭作业,一周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检查,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但当学生从小学毕业时要参加全英统一的毕业考试,成绩不作为学生的升学依据,只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方面。
三、英国中学教育
英国中等教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教育发展的重点。结构变化很复杂。学校的种类之多,在其他国家是难以见到的。这种现象集中体现了英国人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经过多次变革英国现行的中等教育主要有:公立中学的文法中学、综合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中学学制一般为7年,其中最后两年称为第六学级,有大学预科性质。中学教育中的私立学校是公学。
1.文法中学
文法中学是英国最古老的中学之一。她历史悠久,教学条件最好、水平最高,招收的是11岁考试中的优胜者。其教材和教学重点与其他学校不同。侧重于人文学科,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而不是实用技能,主要为以后升入大学做准备。
文法中学学制5—7年,前两年是基础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该阶段的基础训练,然后在后两年进行分科,有侧重地进行培养。前3年的课程为英国语言及文学、外语、古典语言(一般为拉丁语,有时也有古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宗教、体育、木工、金工、家政等,其中金工专为男生开设,家政专为女生开设。从四年级起,开始为学生增设选修课,相应地减少必修科目。选修课有计算机、建筑、工艺学、经济、制图、工程、商业等。有些文法中学还开设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偏重于社科一类的课程。文法中学常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组织各种活动,如辩论会、集邮协会、自然科学俱乐部、体育俱乐部,组办管弦乐队进行演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