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英国
15579900000006

第6章 英国的教育(2)

文法中学分完全独立和半独立两种,其中半独立学校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它接受政府资助,地方教育当局不得加以干涉。英国文法学校中最大、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多属于这类学校。这类学校升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比例远远高出普通文法中学。

目前,英国的城市里一般拥有一两所文法中学。由于文法中学的地位较高,而数量又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升入文法中学又意味着与大学无缘,所以政府对文法中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大部分文法学校为综合中学所取代。目前,文法中学在英国整个中等教育体制中所占比例很小。

2.综合中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口增加,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按照公众和执政当局的要求,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合并在一起,组成综合中学;有的按照当局的要求重新建立了综合中学;有的在现代中学中开设文法中学和技术学校开设的课程,将现代中学扩大为综合中学。

综合中学是目前英国中等教育中学校种类的主要形式,在校人数正超过全部中学生人数的90%,凡是完成了初等教育的适龄儿童不管成绩如何、智力高低,均可进入综合中学读书。在综合中学里,其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前3年学习基础课,第4、5年开始选修课,注重实用性。学生对未来的道路选择也有很大自主权,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参加公共考试,进入大学;也可以在经过了技能性课程的培训后,直接就业。这种学校的建立,得到了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并得到迅速地发展。

3.现代中学

现代中学是中等智商的孩子就读的学校。因这种中学是战后才出现的,又具有浓郁的现代办学色彩,所以被称作现代中学。经过11岁考试,没能进入文法中学而又不能进技术中学的学生,可以选择现代中学。现代中学的学生均是来自下层社会的子第,实际是一种三类中学,所以进入现代中学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卑感。

现代中学重视实用性技能培训,所学科目也贴近社会,为学生出校后就业而设,注重实际操作。学校的课程很多,所学课程包括航海技术、电子技术、汽车工程、建筑工艺、烹饪、服装裁剪、工艺美术、保育、木工、速记、打字、农业科学、园艺、插花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均与英国的高等教育不能接轨,学完这些课程只能直接就业,若想继续学习可进入六年级,再学2年,学三四门课程,或转到六年级中学,毕业后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成绩优良者可进入大学学习。

在综合中学迅速发展之前的几十年里,现代中学是占有学生最多的中学,几乎占英国全部中学生的70%。随着综合中学的迅猛发展,许多现代中学纷纷设置从前文法中学才准许设置的学术性课程。现在,大部分现代中学已成为综合中学,仅有一小部分现代中学还存在着,学生数量只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4%。

4.技术中学

进入技术中学学习的学生是经过11岁考试,证明智力优异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比较明确地考虑的学生。技术中学是低于文法中学,但却高于现代中学的中间型学校。但此类中学数量很少,在校学生的数量也就不足全体中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一。

技术中学的学制是5—7年,由于技术中学是技术学院的附属物,校舍、教师均由技术学院提供,所以技术中学也主要为技术学院提供生源。由于受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教育综合化运动的影响,使为数不多的技术中学一再收缩,不断减少,如今,技术中学在英国的中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无足轻重。

5.公学

“公学”实际上是英国最古老的一种私立学校,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英国中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名实脱离的事物是历史不断演变的结果。最早的公学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被称为Public School,主要为了表明这类学校的招生对象没有任何限制,不是地方性的,全国各地的贫穷学生及富人子弟均可入校学习,目的是提高公共教育水平。这里public的另一层意思是相对于当时一些贵族家庭普遍聘请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的“私人”教育而言的。

14—17世纪,公学为英国来自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英国第一所公学——温彻斯特学院建于1382年,之后的伊顿公学更是公学的代表。但从18世纪开始,贵族学生日益增多,学费日渐昂贵,贫穷学生日益减少,公学对穷人子弟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也由原来的为社会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变为为未来培养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社会的领抽人物。19世纪上半期,许多新建立的公学明确规定生源限制在“绅士之子”,穷人子弟完全被排除在公学之外。公学完全为中上层特别是上层社会把持,成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

伊顿公学

公学是英国中等教育中远远高出其他类型中学的特殊的学校。是英国所有中学中教学水平和学业成绩最高的。经过历史的演变,它已是名誉、地位和光明前程的代名词。公学的入学年龄为13岁,与传统的11岁考试没有关系,修业5年,18岁时进入高等学校。公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传统,实行古典教育,所开课程均为学术性的,注重人文学科和宗教课程。19世纪后,自然科学和数学课程有所增加。这也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必须的。公学以培养社会的领袖人物为自标,实行斯巴达式的管理制度,强调学生的社会一致性,忠诚可靠并绝对顺从,排斥个人意志,崇尚有组织的运动,极端强调学生品德的培养,要求学生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

由于公学已变为为中上层阶级而设的学校,所以也就自然地成了特权的循环部分,上层社会的人使其子弟由公学迈入牛津或剑桥,主宰了英国的宗教界、法律界、政府高职和大学。上层社会人士的子弟通过公学上层社会地位绝大部分席位,又通过同学会或校友会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从而严密把持了英国的上流社会。

公学的出现是英国中等教育史上的大事,公学培养出的各方面的人才,为英国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学一度是英国精神和绅士风度的代名词,它的一系列传统被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保留下来,并对整个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高等教育

英国的高等教育,不仅云集了世界上最著名、最古老的学校及大学,而且不乏有全新式以及最富创新意识的院校。目前英国仍然把教育当做一种支柱产业,英国的留学政策是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去该国大学接受教育。

英国的高等教育是指由英国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基础教育之上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英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使命是:1.在自身素质和劳动就业方面培养和开发国民的能力和潜力;2.使英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大和经济繁荣的国家;3.通过学术和研究增加和促进知识以及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英国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一方面是自治的大学,另一方面是公立高等学校。大学指古典大学、近代大学、新大学、开放大学和苏格兰的8所大学;大学以外的公立高等学校指多科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学院等。其中以多科技术学院为主体。

高等院校提供A级职业课程,通常授予由当地大学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和学位,包括学位证书、国家高等证书或者高等教育证书。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的界限常常很模糊,难以从校名上区分。学生需要确定的是在课程结束后获得所需要的文凭。在英国只有大学才能授予学位,其他的教育机构只有被合格的大学认可,才可授予学位。

牛津大学

英国有些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牛津和剑桥大学建于12世纪,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是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建于1411年,随后是格拉斯哥大学,建于1451年。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整个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所以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建于1826年,是英国第一所不分性别不分宗教信仰录取学生的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建于1851年,随后威尔士大学于1893年,伯明翰大学于1900年,利物浦大学于1903年,布里斯托大学于1909年,瑞丁大学于1926年相继成立。因为这些大学建筑物均为砖结构,有别于牛津、剑桥大学的古老石头墙,所以这些大学被称为“红砖”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多的新型学府如潮水般涌现。诺丁汉大学建于1948年,基尔大学建于1949年。该校前身为北斯坦福郡大学学院,于1962年取得学位资格授权。随后,艾克斯特大学建于1955年,萨塞克斯大学、活里克大学、肯特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和艾塞克斯大学相继于20世纪60年代成立。直到最近,这些大学还一直被称为“新大学”,或因其现代化建筑而被称作“平板玻璃大学”。

如今这些过去的新大学已被更新的大学取代。20世纪90年代,英国大学数目增加一倍以上。英国修订法律允许工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并拥有学位授予权。以前工业技术学院只提供技术和专门职业课程,授予职业证书。即使现在与其他老牌大学相比,这些工业技术学院仍然注重更实用的学位课程。他们也与当地工业有广泛联系,并一起开发专门技术。如蒲立茅斯大学位于德汶海岸的重要港口城市内,提供海洋工程和造船工程学位课程。老大学则固守传统,偏向理论性、学术性学科如哲学、文学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