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非生而知之,靠后天学习和积累,创业者和守业者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社会越来越进步,学习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家应当成为“学习模范”,已经是人所共识。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家只有重视知识和致力于不断学习,时时刻刻进行“充电”,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要求。创业者和守业者越勤奋学习,就越能提高才干,越能让企业进步。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中,在全新的学习时代里,美国管理大师彼特圣吉对企业家有这样一句忠告,他说:“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美国某集团企业总裁定期到自己的职工中去搜集新建议,了解下属新思想和新情况。他采取独特做法是之一就是访问竞争对手。当他去访问时,即使是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会带上十几位下属,当这些下属跟随该总裁出发时,意味着他们参加了一个“主意俱乐部”,将接受他对他们的挑战:谁能第一个从竞争对手的经营管理中受到启发?谁能保证提出对集团企业有用的新思想?而且,访问回去后必须实施,这是访问的目的。
中外管理咨询专家普遍认为:为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企业家除了应该具备过去成功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备学习能力,才能应付复杂的新经济中的各种难题。
我们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家若不加强自身学习,就难于应对新观念、新形势,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的企业家才能在未来的经济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
在未来,企业没有学习能力就会死亡。这一点日益被现实证明,学习已经成为企业家和企业赖以生存的手段,不学习,企业家就没有新思想、新策略和正确决策,就不能成为具有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的领导者。不学习,企业就没有创新、品牌和竞争力,就不能维系经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来自学习的结果。例如微软、思科公司,获得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都善于获取知识并控制知识的传播。从某种角度看,控制学习的权利将是一种垄断。由此可见,在许多跨国公司设置学习“垄断”壁垒面前,创业者仍然无动于衷,无异于是一种自杀行径。
诚如美国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对21世纪企业来说,傲慢自大是一种代价过于高昂的奢侈品,将很快被“学习型”企业击得粉碎。聪明的创业者,将是最勤奋的学习型人才,这句话正在变为许多精明的企业家的座右铭。企业家必须学习各方面知识,才能在商海中经得起大风大浪的洗礼,才不会成为竞争中的侏儒。
从一定角度看,创业者和守业者往往是企业的“大脑”,面临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缺乏足够地学习、充分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做出的决定多数是错误的,就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害,事实上,“磨刀不误砍柴工”,耽误一点时间学习却对处理事情上起到增进的作用。相反,许多人总爱抱怨,“我太辛苦了,根本没有时间学习。”他们往往也赚不到大钱。
企业越来越需要成为学习型的团队,不仅要为生存而学习,也要为发展而学习。无数成功企业的管理实践证实,一个企业重视组织学习是个长线投资,投入与产出可高达1:50,即在员工学习上投资1元钱,将会得到50元的回报,远远大于企业对设备、生产资料方面回报比率,这真是企业最合算、最有意义的投资。
一个不提倡和不重视学习的企业,失败是迟早的,为了规避失败和消亡,企业家必须拥有刻苦学习的习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向所有成功企业学习。
日本企业家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他们似乎有一种天生学习他人的本领,在不断学习中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取得长足进步。例如日本钢铁企业,战后初期仅有5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却在20年中发展成为世界钢铁大国。这归功于日本学习和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例如奥地利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法国的高炉喷重油技术、德国的炉外精炼和脱氧技术、瑞士的连铸技术和美国的冷热带钢轧技术,等等。1973年,日本的钢铁产量达1.2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创业者和守业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唯有带领员工终生学习才是迎接“变化”的最佳武器,企业才能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德国奔驰公司在国内设有52个“培训中心”,培训范围包括新招学徒工的基本职业训练、企业管理的培训和在职职工的技术提高,公司的职工以及从工长到经理等管理人员的定期轮流脱产培训,保证了公司的业务经营“在同世界竞争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
据说,美国人的财富一半在犹太人口袋里,而犹太人的财富藏在脑子里,靠的就是重视学习,超越了别人,在各行各业获得竞争的优势,最后成为财富的宠儿。
因此,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企业家之间学习的竞争,还是企业全体员工之间学习的竞争,最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将是那些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重视体员工学习的企业,它们总是不断提高企业成员的整体素质,最终超越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