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的时候难免碰到障碍、遭遇到失败和坎坷,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勇往直前,以硬对硬,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可能还会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倒不如悄然绕行,迂回前进,趁其不备的时候再发起进攻,从而轻松把问题解决。
《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兵法也适用于办事,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尽量避免正面硬碰,不妨迂回前行,侧面进攻,在别人不加防备的时候出手,很可能一举将难题解决。
有一次,一位重要的外国客人在圆满结束了对中国的友好访问后,决定取道上海回国。为了表示彼此之间的友好情谊,有关方面在上海一家饭店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宴会。
出于对贵宾的尊重,宴会上使用了极其珍贵的九龙杯。这种酒杯除做工精美、质量上乘外,在斟上酒后杯子上盘旋的龙嘴里衔着的珍珠会骤然发亮,甚是奇异。这位外宾对此赞不绝口,拿着杯子爱不释手。可能是已有了几分醉意,这位外宾竟顺手将一只九龙杯放进了他的公文包里。此事令接待人员大感为难:这套九龙杯是国宝,全套36只,如果少了一只,实在是太可惜了。
怎么办呢?九龙杯是国宝,必须取回,而对方又是非常重要的客人,不仅不能生要硬讨,就连当面询问也不合适。在这种非常情况下,要想取回九龙杯,就必须讲究策略。于是相关人员紧急磋商,在了解到接下来的招待活动中有魔术表演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当晚上的魔术表演开始以后,只听一声枪响,桌上放的三只九龙杯突然少了一只。正在观众大感惊讶的时候,只见魔术师微笑着来到那位外宾面前,彬彬有礼地说:“我把那只珍贵的九龙杯变到客人的公文包里了!”外国客人只得将公文包打开,让魔术师取出了九龙杯。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解决方法,正面不行就侧面,就如同向外宾追讨九龙杯,既然正面讨要有悖礼节,那就趁其不备,迂回前进,通过魔术表演“变”回九龙杯来,这样既追回了国宝,也没有损伤外宾的自尊,可谓一举两得。
在古代历史上,哥特人和匈奴人曾用侧面进攻的方式打败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蒙古人用反面进攻的方法在亚欧大陆所向披靡;而印度帕特尔的尼尔玛化学公司也是趁着竞争对手没有防备时,迂回前行,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的。
20世纪60年代,帕特尔开始个人创业。起初,帕特尔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家里使用简陋的设备,生产出一种洗衣粉。这种洗衣粉成本极其低廉,但是效果相当不错,帕特尔把它命名为尼尔玛。
尽管把洗衣粉生产出来了,可是怎样把它销售出去却成了一座横亘在帕特尔面前的大山,看起来根本无法逾越。因为在当时的印度,城市富裕家庭里的主妇是购买洗衣粉的主力,但是她们认准的却是一家名叫印达斯坦·勒维尔的大型跨国公司生产的冲浪牌洗衣粉。
达斯坦·勒维尔公司实力极其雄厚,帕特尔要想和其竞争,无疑是以卵击石。帕特尔也了解这一点,他决定不和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的业务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在它不注意的领域寻找机会。
这个机会被帕特尔找到了,那就是达斯坦·勒维尔公司忽略了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中下层人民。帕特尔便以此为突破口,把自己的客户定位在那些无力购买高价洗衣粉的中下层人民身上。这是一个潜力巨大而又无人竞争的市场,帕特尔的眼光确实独到。
在找到了销售对象之后,帕特尔立即制订了销售策略,重拳出击。他的销售策略简单朴实,只有两条,那就是薄利多销和不断推出新产品。帕特尔始终把尼尔玛洗衣粉的价格控制在同类产品价格的1/3左右,这是广大中下层人民可以接受的。在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下,尼尔玛洗衣粉很快打开市场,成为中下层家庭主妇们购买生活用品的首选。同时,帕特尔也没有忘记推出新产品。在推出洗衣粉后的几年时间里,帕特尔先后推出了块状的洗衣皂和香皂。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就立即引发了一股购买热潮。
随着产品的不断推新和公司的发展壮大,尼尔玛公司慢慢开始确立起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并在很多领域对达斯坦·勒维尔公司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个时候达斯坦·勒维尔公司还毫无察觉。
到了1988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尼尔玛牌洗衣服的销售已经达到了50万吨,占据了市场的绝对份额,而老对手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的冲浪牌洗衣粉才销售了20万吨。直到这个时候,达斯坦·勒维尔公司才如梦初醒,发现尼尔玛公司对他们构成的严重威胁。
达斯坦·勒维尔公司竭力反扑,力图抢回已经失去的市场地位,但此时的尼尔玛公司并不是蹒跚学步的婴儿了。它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而且资金充足,实力也颇具规模,完全有能力与勒维尔公司在市场上正面交锋。
经过几番较量,尼尔玛公司不但没有被打垮,势力反而更加壮大,达斯坦·勒维尔公司不得不面对失败的现实。
帕特尔的胜利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为我们提供了办事的经验:如果从正面无法取得胜利,那就从侧面采取行动,迅速出击,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