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力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15598300000020

第20章 用行动贯彻决心

光有决心是不顶用的,只有切实行动起来,才可能把"决心做到"的事情变成"已经做到"的事情。

"我决心从明天开始,一天拜访10个客户。"

"我决心这个月把业绩提升1倍。"

"我决心努力工作,干出点成绩来,不辜负老板的信任和栽培。"

……

类似的话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决心"我们或许也曾慷慨激昂地表白过。问题是,你努力实现它们了吗?你立刻去做了吗?

比尔·盖茨说过:"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他本人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贯彻这句话的。

18岁的比尔·盖茨,大学二年级时,打算退学开发32Bit软件,因为新编的教科书中,已经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的问题。当时他和一起听课的克莱特商量这件事,克莱特觉得这个想法虽然有道理,可是不学完大学课程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比尔·盖茨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于是毫不犹豫地退了学,一心扑在了研究开发32Bit软件上。10年后,克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而比尔·盖茨也是在这一年,进入了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5年克莱特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比尔·盖茨则已经绕过这个系统,开发出了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年内占领了市场,这一年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决心要做的事情,立刻去做。有了好的想法和创意,立刻付诸实施,就不会错过机会。

立即行动是那些成功人士建功立业的秘诀之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伟大的心理学家与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这样说过。那么,如果你养成了有了想法就行动而不是拖延的话,你就会从行动中收获一个能自己掌控的命运。

当然,有的人没有立即行动,是以为总觉得条件还不成熟,怕失败,还需要再等一等,就如克莱特博士一样。有的人,却是为自己的懒惰和拖延找借口。他们不过是有小聪明而缺乏大智慧,能想出一些不错的点子,但总是说的多,做得少,还为自己不立刻行动找借口,总觉得是条件不具备所造成的,所以事事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差强人意。也正因如此,世界上才有了"二八"定律:80%的人是普通人,占有着全社会20%的财富。他们大多数靠打工上班过日子,财富和可支配时间远远少于另外一些人。那些人口占到20%却拥有社会80%财富的人,他们大多数是管理者。这些人是白手起家,想到就做,在别人为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考虑犹豫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别人准备开始踏上这条路的时候,他们的事业已经蒸蒸日上了。

你是想当得过且过的80%里的那部分人,还是想当通过行动改变命运进入那20%的少数人中?

但好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注意,这句俗语也正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喜欢拖延不能立刻行动的原因。所以有些人各种条件都符合,就是做不出成绩来,更别提工作出色了。原因就是决心容易下,而行动太迟缓,跟不上。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一个很受追捧的观点就是:最佳的工作时间是在昨天。可实际上,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当天的任务能在当天完成就不错了。昨天?那简直是太高的要求。不是他们不知道早点行动就会提高效率,对出色地完成工作非常有益处这个道理,也不是不想,而是有好多问题阻挡了他们用行动来贯彻这个观点。就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还是会拖延到明天的明天。为什么?

有时候是习惯难改,被上司逼着做事情习惯了,反而不习惯自动自发地未雨绸缪。有时候是总觉得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为了这一"鸣",要蛰伏很久而不见动静。可是总不见你行动,管理者又看不出效果来,这个决心就算是下了又有什么用?还有,就是决心是有了,却找不到合适的行动方案,所以一等再等,就错过了良好的时机。

中国是个思想大国,千百年来,我们的思索已经太多了。到了这个快速发展讲究高效的现代社会,"遇事先问为什么,反复探讨为什么"的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合了。比思索、表述和争论更重要的是行动。要等什么都思索好了、表述清楚了、争论胜利了再行动,那就是永远没有行动。

也许因为当初只是一个创意,考虑不是那么成熟,结果做的时候有了偏差,那就马上修正;不慎犯了错误,那就马上改正,只要前进!就像开车一样,不怕慢,就怕站。你如果老是站在那里,只是坐在那里想来想去,每次给管理者汇报的都是想法,却没有具体的行动,那么就算是再足智多谋,也会给领导留下中看不中用的印象。那些敢于实践,把自己的想法贯彻到行动中的人,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勇敢忠诚,有热情有活力。这样的员工,总是更容易被管理者注意到的。

所以,无论何时,当"立即行动"这个警句从你的下意识心理闪现到有意识心理时,你就立即行动吧,努力用行动实现你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