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力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15598300000021

第21章 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拖延是一种恶习,当拖延悄悄靠近你时,战胜它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一分钟之内动起来。

身处职场,我们经常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要是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这种话表明,他已经陷入了一种工作的惰性。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工作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

把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到明天,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一位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具有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人们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个人努力的程度,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如果你做事习惯拖延,那你就绝对不是一位称职的员工。如果一个人存心拖延逃避,就能找出成千上万种理由来辩解为什么工作无法完成,而对工作应该完成的理由却少之又少。把"工作难度大,太花时间"种种理由的合理化,要比相信"只要够努力,就能完成任何工作"容易得多。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为了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是想出千百个理由来为没能如期实现计划而辩解,那么你现在正是该面对现实、动手做事的时候了。

在决定了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时,立即动手,绝不给自己留一秒钟的拖延余地。对付惰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本不让惰性出现。往往在事情的开端,总是先有积极的想法,然后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问题时,惰性就出现了,"战争"也就开始了。一旦开仗,结果就难说了。所以,要在积极的想法一出现时,就马上行动,让惰性没有乘虚而入的可能。

每天总有很多繁杂的事务需要处理,如果你正受到怠惰的钳制,那么不妨就立刻着手一件事,是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突破了无所事事的恶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想回避某项杂务,那么你就应该从这项杂务入手,立即进行。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烦琐无趣而不愿意动手。

工作中,如果需要你打一个电话给客户,但由于曾经拖延的习惯,你没有打这个电话,你的工作可能因这个电话而延误,你的公司也可能因这个电话而蒙受损失,更糟糕的是,如果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消极拖延的状态,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样会造成公司的损失。

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袭来时,或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之际,你都需要用"一分钟也不能耽误"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如果你积极行动起来,就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积极地去工作,你会得到比你想象的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

赫威尔是美国一家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他说,董事们在讨论问题时常常拖拖拉拉,许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却很少做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做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绝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的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

克服拖延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这种恶习会随时吞噬你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种坏习惯,否则你将难以取得任何成就。有许多方法可以克服这种恶习:

(1)调整观念,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

(2)每天从事一项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3)为自己规定一个完成期限。

(4)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迟疑不前。有些人总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做得或许不能达到完美无缺的效果。

(5)让自己把握住眼前的3分钟,并努力切实地工作。

(6)认真审视一下自己,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种事情,并且从现在起逐步消除自己对工作的畏惧心理。

(7)鼓起勇气去做一两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不要只强迫自己"干好",因为"干"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8)不要再使用"如果"、"希望"、"或许"等词,因为这类词语会使你拖延时间。当你发现自己的话里又出现这类词语时,就要努力改变自己的话。例如:你应该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变成"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将"或许问题不大",改为"我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9)如果你拖延的事情涉及到其他人,你应该与他们商讨一下,听听大家的意见,敢于说出自己的各种顾虑,这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出于主观原因。

总之,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努力工作的人,就必须打掉拖延这只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