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能力很重要努力更重要
15598300000032

第32章 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第八章 让努力与智慧同行

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懂得努力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倘若你正在做的并非老板所需所想,那么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瞎子点灯——白费蜡。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理发匠叫莫里斯,他的手艺不怎么样,所有请他理发的人都饱经了痛苦。莫里斯不愿意再拖累乡亲们,他悄悄出走,离开了村庄。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他走到了一个到处都是牛羊的牧区。当时正是剪羊毛的时候,牧羊人忙不过来正需要帮手,莫里斯便向牧羊人推荐自己,牧羊人当下表示欢迎,于是告诉了他剪羊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但莫里斯心里想理发和剪羊毛应该是同一门手艺,于是他就像给人理发一样剪起了羊毛。

莫里斯万万没有料到,剪羊毛和理发是两回事,莫里斯干得很卖力,但他还是常常剪破羊皮,有时还连羊肉一起剪下来。莫里斯越来越着急,越着急越不顺手。一次,一只被他剪下六块肉的老绵羊实在不想再忍受下去了,它很严肃地说:如果你认为剪肉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那就请你多剪自己几刀!

我们或许有些同情莫里斯,因为他的确很卖力,他显得很无辜。但是,如果你是牧羊人,那么你还会接着雇用莫里斯吗?

其实,在当今职场,也有许多像莫里斯这样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刚刚从学校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或许有几分才华,他们于是自视甚高,将所谓的"书生意气"变成了"书先生"不能将自己由"学校人"变成"社会人",不能将自己融入单位中,按照单位的要求、需要去发展,而是照着自己在学校的套路去走,结果自然是格格不入,事与愿违。

小崔,她刚刚研究生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报社编辑。这份在旁人看来不错的工作,却令小崔非常苦闷。

她学的是中文,文字功底相当不错,去报社应聘时,领导也对她的才华很欣赏。

可真正进入工作中,小崔却处处挨领导的批评,稿子一遍遍被打回重写,报的选题经常被领导说成是"小孩子"的东西。

小崔困惑地找到我,问道:

"我也很努力认真呀,那为什么我去应聘的时候他们都夸我,可真正工作的时候却总骂我?而且我也很努力认真呀,那我到底怎么做才能让领导欣赏?"

我笑了笑说:

"首先,领导对你的批评不叫做'骂',那是对你的点拨和帮助。你应聘时带去的作品,都是在学校写的东西。从个人角度来看,领导觉得你很有才华,可真正进入单位,你要体现的不仅仅是个人才华,更要为整个单位工作,你所写的东西,一定要符合报社和市场的需要。"

我给了小崔一个建议:

"不要抱怨没有机会,先做一两件事给别人看一看。"

她回去后,很用心地观察了其他同事的工作和思维方式,也非常虚心地接受领导的批评与意见。小崔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从老编辑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经验,也让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她的进步被领导看在眼里,不但批评越来越少,也放心将一些重要工作交给她。如今的小崔,已经成为单位的得力干将。

在我替小崔感到高兴的同时,心里也有一丝难过,因为我想起了自己做编辑部主任时曾经聘用过的一个大学生。

这个大学生来应聘的时候,表现得非常不错,文笔也很好,虽然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是出于爱才之心,我还是让他进了公司。我觉得没有经验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可以一点点教他。

但很快我发现,他的文字表述方式在工作中并不实用,离我们要求的距离很远。于是我拿着他写的稿子,告诉他哪个地方该怎么修改。可是当稿子再次拿过来的时候,仍然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改。

于是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

"我觉得这样写很好啊。"

我不禁有点生气,在此之前我已经不止一遍地跟他强调,市场不等于学校,那些适合学校的东西并不见得适合市场。

但他一点也听不进去,有时候我批评的语气重一点,他立刻表现得很不高兴。

因为他确实有才,而且工作也很努力,很刻苦,我还是希望他能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为了让他能够尽快转变,我将他写的稿子拿给了一家出版社的编辑看,编辑看完后对我说:

"这小伙子功底不错,但是写的东西不符合市场要求,这样写是没有人爱看的。"接着还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意见。

回去后,我将编辑的话转告给了这位员工,原以为他会有所触动,谁知道他一听就急了,立即反驳说:

"这怎么不好啊?他们那样说又怎么样?我觉得很好,文章就应该这样写。"

我不禁也火了,我用心良苦将他的稿子给出版社看,目的就是想让他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一个经验丰富的出版社编辑提出的意见难道不值得听吗?这么多资深编辑提出的宝贵意见居然被他视做耳旁风,这些别人想学都学不到的经验,就这么轻易地被他的所谓自尊心给抹杀了。

就这样反复了几个月之后,看到他依然顽固地守着他自认的才气,我终于忍无可忍地请他离去。

人们常说:"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职场上的"东",当然就是你的老板了。一个员工说话办事,要依照"东"的要求,符合"东"的意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否则,你就算有天大的本事,甚至努力到吐血,在老板眼里,又有几份功劳可言?

想到职场取得成功,既有知识也懂得努力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完成以"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学校和职场是两条不同的轨道,当你从学校的轨道上下来时,如果不赶紧走上职场这条轨道,那么你只能是晕头转向,找不到方向。

任何时候,努力都是必需的,但是我们不妨先想一想,自己已在努力做的,到底是不是公司和老板所需要的?不明白这一点,你就只能是在费力不讨好,最终失望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