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任何人在高明的商人眼里都是可以拿来“借用”的,这些人或物都可以帮他们大造声势,使利润呈几何数字翻倍,这就是“借”的力量。
派克跃“龙门”
20世纪初期,派克公司生产的钢笔最负盛名。正当它得意之时,匈牙利人拜罗克发明了圆珠笔,因其实用、方便、廉价,很快便打破了派克公司的市场垄断地位。派克公司在圆珠笔的冲击下,濒临破产。虽然其后派克公司赶紧追风转向,也推出了不同款式的圆珠笔,但销路不好,反而连原有的钢笔市场也日益萎缩。
后来,著名企业家马科利成为公司的最高经营者。马科利分析形势后认为,派克钢笔与圆珠笔的市场争夺战是以己之短攻人所长,必须改变这种情形。因此,他果断决定将派克钢笔重新包装成高雅、精美和耐用的新形象。为此,派克钢笔削减产量,提价30%,跻身于高贵精品之列。同时,马科利还煞费心机,让派克钢笔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喜爱。1988年1月3日,美国派克钢笔广告首次与苏联消费者见面。广告的标题是用大号铅字排出的5个大字:“笔比剑更强!”在标题的下面,刊登了当时苏美两国首脑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用钢笔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的大幅照片。在照片下边,附有派克钢笔的说明。于是派克钢笔身价倍增,马科利又趁机再次提高售价。这样,以炫耀名贵、高档装饰为标志的新派克笔重振雄风,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与辉煌。
财富精点
派克公司非常善于炒作,也善于借助外力。在与圆珠笔竞争受挫之后,派克主动改变策略,借助豪华的包装,塑造高雅、精美、耐用的新形象,同时还依靠伊丽莎白等名人提升自己的身价,最终确立了今天的霸主地位。
请总统帮忙
一位书商手头积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眼看就要亏大本了。情急之下,出版商想了一个点子:给总统送去一本,并频频联系,征求意见。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这一来出版商如获至宝,大做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还把“这书不错”四个字印在封面上,于是出版商手头的书很快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一批书,便照方抓药,又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次的教训,想借机奚落一番,就在送来的书上写道:“这书糟透了。”总统还是上了套,书商又大肆做宣传:“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人们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很快便全部卖掉。
第三次,出版商再次把书送给总统,总统有了前两次被利用的教训,干脆紧闭金口不理不睬。然而出版商还是有话说,这次他的宣传词是:“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结果,书还是被抢购一空。
财富精点
不管怎么说,书商是很精明的,他借着有巨大影响力的总统的“评价”推销书,在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下化平凡为神奇,为原本平淡无奇的书制造了巨大的市场效应。
法派写给克林顿的信
有的商人在品牌宣传上真的是舍得花大钱,下工夫。不过最绝的还是广为人知的请美国总统做“形象代言人”的宣传,更能说明企业家们在“炒作方面”下的工夫。
2000年7月,“搜狐”、“网易”、“新浪”等几大著名网站的首页纷纷亮出一条颇有轰动性的新闻:中国温州法派公司向白宫发出一封E-mail,开价200万美元邀请克林顿总统在卸任后担任该公司的“形象大使”。
以下是法派公司给克林顿发出的邀请:
尊敬的克林顿总统:
我们是用“真诚”和“敬意”给您写信。这封信凝聚了数千名法派员工的心愿和梦想。
我们给您写信,就是希望您卸任后做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我们公司的情况在此信中就不一一赘述。总之,“法派”企业是一个生机勃勃、不断向世界靠拢的中国服饰企业。
而您,一定对“中国”这个东方国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吧。前些年您到过中国的西安、桂林,我们的一位员工曾亲眼目睹过您的容颜。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媒体关注您。
我们“法派”是把最精致的服饰奉献给热爱生活、追求卓越的人们。而您的气质、风度及丰富的人生内涵正是我们寻找的最佳选择!
我们欲高薪聘请您担任法派的“形象代言人”,我们极其真诚地对您发出邀请。希望我们的愿望能实现。
再一次对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法派服饰有限公司
2000年5月25日
财富精点
对于此事,姑且不论克林顿是否真的能够给“法派”做代言人,仅就此信来说,已经令法派公司出尽了风头,炒出了名声和效益。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优秀的商人来说,他不仅要懂得业务运作,而且也必须要精通炒作之道,借势生财。
虚张声势的本事
美国豆芽大王鲁几诺·普洛奇在发迹之前,听说中国的孵豆芽很赚钱,尽管他只知生产的简单过程,但他还是找了一个合伙人皮沙,租用一间店面改成人工豆芽场,加上好几排水槽,就开始干了。他的合伙人皮沙说,他甚至还从来没见过一粒毛豆。但普洛奇鼓励他说:“孵豆芽我见过很多次,我知道整个过程,很简单。”
普洛奇请来了几个日本人当顾问,从墨西哥购进大量的毛豆,还请人在杂志上写了些并不见得有趣的“毛豆历史”的文章,并大量散发豆芽食谱。接着跟几个食品包装商人接洽,将生产的豆芽卖给食品包装公司,还直接卖给餐馆或其他的批发商。普洛奇的豆芽生产一开张便开始赚钱。
很快,普洛奇又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跟人签约,让他们把豆芽装成罐头,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他打电话给威斯康星州的一个食品包装公司,得到答复,他们同意把豆芽制成罐头。
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金属都优先用于军事,老百姓只有极有限的配给。普洛奇冒昧地跑到华盛顿,一直冲到军需生产部门。他虚张声势,用了一个气派非凡的名称介绍自己,这是他和皮沙为他们的公司取的名字:“豆芽生产工会”,这在华府官员听来,这个名字倒像是什么农人工会,而不是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公司。于是,军需生产部门便让这位推销天才带走了好几百万个稍微有些毛病但仍可使用的罐头盒。
当普洛奇的生意继续发展下去之后,他和皮沙买下了一家老罐头工厂,开始自行装罐。他将豆芽加上芹菜和其他蔬菜,做成一道美国人喜欢吃的中国“杂碎”菜。普洛奇继续发挥他“虚张声势”的才能,将罐头外面贴上“芙蓉”标签。普洛奇又故意将罐头“压扁”,让美国人觉得这些罐头来自遥远的中国,销路也就出奇的好,简直有供不应求之势。
以后,普洛奇一面扩大生产,一面将他们的公司改名叫“重庆”,并以“食品联会”的名义,举办大型的全国联销市场推销“重庆”生产的食品,给人造成“重庆”是一家规模宏大、资本雄厚的公司印象。就这样,普洛奇靠“虚张声势”建立企业形象,很快赚进一亿美元。
财富精点
只要你找准“借”点,巧妙发挥,就能走上致富之路。普洛奇一路走来,一直没有停止过他的拿手好戏:虚张声势。漂亮的手段为他赢得了一场场漂亮的商战。
大都市中的断崖绝壁
日本最大的帐篷厂商,太阳工业公司的董事长能村龙太郎,在东京新建分公司时,慧眼独具,把十层大楼的外壁加以构思设计,别出心裁建成一座断崖绝壁,收费供人充作“断崖攀登练习场”,这座遍植花木苔藤的断崖,巍然耸立在车水马龙的东京市内,仿佛从天而降的高山,异趣横生,原野风味十足。
这座世界首创的人工断崖一竣工,喜爱登山的年轻人就结伴蜂拥而来,他们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往上爬。断崖的尽头虽然没有重峦叠嶂和云海变幻,却使得年轻人奔腾的热血、无尽的精力得到尽情地发泄。在涉险攀登之后,他们大呼过瘾!
在热闹非凡的东京闹市区,忽然出现只有崇山峻岭之中才得一见的景观,一时吸引了成千上万看热闹的人群,也使得能村龙太郎的生意获利翻了数番。随后,该公司又在隔壁开设一家货色齐全的登山用品商店,自然也是生意兴隆异常。
一个都市人工断崖的巧妙构思,使得能村龙太郎的公司三面获利!
财富精点
凡是可为我们带来财富的东西,都可拿来借用,没有现成的可借,就造一个,只要能造势,定会使利润翻倍。
任何地方都不放过
在客观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是赢利的最佳途径。美国富豪希尔顿用700万美元,买下纽约市豪华的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在取得大酒店的所有权之后,独具慧眼的老希尔顿立刻就注意到酒店走廊里的四根漂亮大圆柱,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如水晶体的圆柱都是空心的装饰品,与支撑天花板无关。
于是,希尔顿立即命人拆开看看,果然是空心的装饰品。他请来工匠,在大圆柱里安装了若干个精致的小型玻璃橱窗,然后高价出租。出入豪华大酒店的都是有钱的阔佬,在橱窗里陈列名贵商品,自然会增加销路。这些橱窗立即被纽约市著名的珠宝商和香水商租用,用来陈列高档商品,招徕顾客。仅此一项,希尔顿每年收入的租金高达2.4万美元。由于增加了这些名贵商品,使大酒店增色不少,那些阔佬们携太太、小姐或情妇们出入大酒店也就更加频繁了。
财富精点
真正喜好经商、善于经商的人,应该是“无孔不入”的,他们随时都在寻觅可以用来赚钱的东西。希尔顿看见几根空心柱子,也能将之利用起来,大获其利。任何东西在有头脑的商人眼里都是可以借来谋取财富的。
把鞋送给欧文斯
在德国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拥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阿迪达斯公司。这个小镇只有不到2万人,而这家公司却有4万名员工,分布在全世界40个国家的子公司,阿迪达斯公司经营各种体育用品,但是传统的、也最为著名的产品是足球鞋,这些球鞋在各个国家都非常受欢迎,阿迪达斯也成了足球鞋的代名词。
在初创阶段,阿迪·达斯勒兄弟俩在母亲的洗衣房里开始制鞋,他们边制边卖,销售情况良好。兄弟俩不断地在款式上创新,他们不厌其烦地根据每位顾客脚的尺寸、形状制鞋,于是每一双鞋都最符合买者的需求。种种有利于顾客的经营方式,使他们的家庭制鞋作坊发展得又好又快,没几年就扩展成一家中型制鞋厂。
20世纪30年代,在奥运会来临之前,阿迪·达斯勒兄弟发明了短跑运动员用的钉子鞋。他们又派人打探参赛运动员的情况,当得知美国短跑名将欧文斯很有希望夺冠的消息后,便无偿地将钉子鞋送给欧文斯试穿,后来欧文斯不负众望,在比赛中获得了4枚金牌。于是欧文斯穿的钉子鞋也跟着一举成名,阿迪达斯鞋厂的新产品成了国内外的畅销货,阿迪达斯鞋厂也随之变成了阿迪达斯公司。
用体育明星来创牌子的办法太妙了!此后,阿迪兄弟屡屡使用这种手法。不久阿迪兄弟又发明了可以更换鞋底的足球鞋,然后同样的,他们把新产品无偿送给了德国足球队。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瑞士举行,不巧,比赛前下了一场雨,赛场上尽是泥泞,匈牙利队员在场上踉踉跄跄,而穿着“阿迪达斯”的联邦德国队却健步如飞,并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
至此,“阿迪达斯”品牌名震海内外,成为世界制鞋业的王者。
财富精点
阿迪·达斯勒兄弟的成功离不开其出色的营销方式。款式的创新、质量的提升是推销产品的重要保证,而依靠顶级的足球明星来做活广告,以举世瞩目的重大足球比赛做品牌宣传,无疑比一般的广告形式更具说服力,堪称绝佳。
借也要有先见之明
百龙集团公司总经理孙寅贵就具有这样的眼光。当孙寅贵的企业生产出亚都加湿器和百龙矿泉壶后,这些产品在各大城市卖得风风火火。而就在这时,“不安分”的孙寅贵开始考虑向其他领域投资了。他苦苦寻找着投资机会,终于看中了青岛这块风水宝地。
青岛是一个有着良好投资环境的城市,它有一个黄岛经济开发区。为了使黄岛经济开发区能够迅速发展起来,山东省及青岛市已经投入了40多亿元人民币对其进行开发,与此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但在那个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愿意来黄岛投资的客商却不是很多,所以黄岛的地价也一直很便宜。
孙寅贵听说这个消息后,赶紧到处搜集信息资料。后来,他打听到了客商们不愿意到黄岛投资办企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青岛到黄岛中间隔了几公里的海面,每次过海都要花上两三个小时,一旦碰上大雾天气就可能连续四五天不能通航。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都不愿在一个交通不便的地区投资。因此,许多原来对黄岛有兴趣的客商纷纷退步抽身。
孙寅贵得知这种情况,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他想到的是,既然青岛政府已经在黄岛投下了40多亿元的资金,就绝不会对此撒手不管,早晚会给投资者“开路”的。
根据这样的判断,1992年初,孙寅贵毫不迟疑地拿出200万元资金买下了3.3公顷土地的使用权。
此时,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精神已经得到传达,各地政府纷纷做出大力推进改革的行动。青岛市委书记也宣布,要将处在闹市区的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拍卖给企业,建成商业中心,以促进青岛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孙寅贵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步子迈小了。亡羊补牢,永不为迟。他立即与青岛市有关部门谈判,又签下了购地6.6公顷的协议。
财富精点
孙寅贵的成功正是来源于他审时度势,有着先见之明,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借着政府政策的调整,跨步借力,你也能够成功。
跟着有见地的朋友走
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全军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有一天,摩根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克查姆——华尔街一位投资经纪人的儿子。
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说:“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方军队士兵伤亡十分惨重!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与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暴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候,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眼看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赚了一笔。
财富精点
人一生中结识的朋友加起来也有好多,但是真正有见地的却为数不多。那些能带来重要信息和有见地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记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也是一种资源。
球王贝利的免费广告
巴西某地一家礼品店为了招徕顾客,在电视台大做广告宣传自己制定的店规:凡是名人前来购物,一律分文不收。但条件是必须以绝招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广告登出后,一些名人感到新奇,特来献技,远近顾客也慕名而来,想一睹名人风采。一时间礼品店顾客盈门,生意十分红火。
一天,球王贝利来到礼品店,顺手拿起店里一个足球放在地上,用脚轻轻一勾,球不偏不倚正好碰在门铃上,店内立刻铃声大振。未待铃声停止,贝利又用头一顶,把刚要落地的球顶到原来放球的位置。老板马上热情地邀请贝利挑选自己喜爱的礼品,且分文不取。不过球王的这一套干净利落的踢球动作早被聪明的老板摄下,成为商店吸引顾客的“法宝”。
财富精点
球王贝利的球技非凡,而礼品店老板更是技高一筹,让大牌为自己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招徕了不少顾客。
借美的的“东风”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奔腾企业集团原本只是一个小家电企业,仅仅三四年的时间,在2004年就已实现销售额近5亿元。对于这匹迅速成长的行业黑马,许多人都想知道它成功的秘诀。
其实,上海奔腾企业集团的前身只是温州一个小型的音响和空调代理商,名叫“长江实业”,和许多温州民营企业一样,“长江实业”在起步阶段,走的就是依托名牌,借船出海,迅速发展壮大的路子。
早在1993年的时候,“长江实业”的老板刘建国就开始琢磨企业如何做大的问题,那时的企业虽然经过几年的自我积累有所发展,但是刘建国感觉单纯依靠自身有些势单力薄。于是,他想到了借助或依靠大型的名牌空调机制造商的力量,做一个专业制冷行业的代理商。
那时的“长江实业”的现状是:一没有实力,二没有关系,三没有队伍,四没有网络。无奈之余,刘建国只好把眼光转向了那些当时还没成为名牌的“潜在大款”——美的和格力。
为了“靠”上这两棵可能成为“大款”的树,刘建国给出的承诺是:第一年的年销售额比前一年翻一倍,第二年再翻一倍,第三年就成为区域市场占有率第一。
经过多次的“死缠烂打”,“长江实业”终于靠上了“潜在大款”,成为美的和格力的温州独家代理商。
财富精点
“好风借好力,送我上青云”,聪明的商人都知道“借势”的妙处。如果认准了大势,但自身的力量太单薄,这个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借势”。
借别人的地,种自己的瓜
乐清市曾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他擅长种西瓜,从1999年起走出家乡,来到广东省租地种瓜。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这个青年就已经能够一年出售西瓜8000吨,产值近4000万元。小小的西瓜被他做成了近亿元的大产业,他就是乐清市有名的西瓜大王牟帮贵,也确确实实是一个“借地生财”的高手。
出生在乐清市仙溪镇大岭头村的牟帮贵,很喜爱种西瓜。从1996年开始他到附近的温岭市种瓜,那时的他创业初期仅投入了5万元,此后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发现广东、海南等地气候温和,自然条件好,适宜种西瓜。
牟帮贵第一年在广东省海丰市仅种了220亩,到2005年该公司在广东省雷州市的生产基地已达1260亩,全部采用机械化,施肥、浇水都用喷灌设备,一天只需6个人就能全部完成。牟帮贵说,乐清人在广东种瓜站得住脚,是因为技术好,成本低。别人一亩瓜园投入4万多元,他们只需7800元,种出的瓜则一点不比别人差,还打入了要求严格的香港市场。人家0.5公斤西瓜成本要3元,他们只要1元钱,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大占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乐清瓜农一年的时间为当地贡献了120万元的瓜税。
现在的牟帮贵还以技术和销售网络入股扩大生产基地,到2002年,他的瓜园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亩,资产超过了700万元。他又有了一个新想法——到海南去借地种西瓜。他毅然地卖掉了在乐清的瓜园,到海口美兰区租下了1600亩地,建起了西瓜种植大棚。
由于当地劳动力价格较高,2002年9月初,他来到广西,和100多名农民签订了用工合同。
2003年1月,牟帮贵的西瓜获得了丰收。由于克服了裂果现象,平均亩产量达到3000多公斤,总产量达到了5000吨。
现在,作为乐清市牟氏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牟帮贵正忙着办理护照,准备去香港、新加坡考察市场,为自己种的西瓜开辟更为便捷的绿色通道。这就是一个温州农民的壮举,借助广东、海南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一个个小小的西瓜,竟然成了远近闻名、身价上亿的“西瓜大王”。
财富精点
土地资源贫瘠就到外地去借“地”生财,可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天生的资源缺乏并不能造成绝对的致富困境,只要你善于借别人的优势,一样可以突破障碍。
弄潮商海,抓住贵人脉
有位叫本捷克的犹太青年去人生地不熟的地区做生意,不小心在上火车时踩着一位老者的脚,上车后恰又和老者坐了个尴尬的面对面。两人和解后他觉得这老者一定不同寻常。于是下车后非常热情地要邀请老人吃饭,又想法知道了他家的电话和住址,以后便经常带些小礼物去登门拜访。他的生意由此得到了老者的热情帮助,越做越火,越做越大。在犹太人看来,没有外力当然也要自行发展,有了外力就能更好地发展。
财富精点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富贵之人更要抓紧,一旦抓住这条人脉,你的步伐会比同步人迈得更快,因为这是一条捷径。
善于借势的犹太人
犹太商人具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他们能够很快地判断出对方的能力、资历、信誉、实力等,在充分了解这些后,便开始同合作者展开合作。犹太人不论在经商、从政、科技方面,都善于借别人之势,以及巧借别人之智来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好处。
洛维格年轻时曾一度贫困,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推销员,也从事过其他的很多职业。3年后,在一家公司,他凭着自信与毅力,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家灯饰公司商场副经理的职位。做了两年多,在灯饰经营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洛维格决定跳出来自立门户。
刚开始创业,困难自然不少,最大的“拦路虎”是资金不足,为此洛维格动了不少脑筋。1998年他承包了一个大型超市的巨型灯饰店,接手时这家店已经亏损。但洛维格不怕,他自己有经营灯饰的经验,客户方面也可以联系到不少。只要找到用武之地,他就可以大展拳脚。从组织、策划、进货到销售,洛维格样样事都亲力亲为,时时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不到一年,灯饰店就“起死回生”,还净赚了好几万元。承包经营,不必自己再去寻找铺位,购置设备、产品,只需出一些活动资金,比起自己开店,需要的本钱要少得多。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可以在经营中不断地积累资金。用洛维格的话说,就是借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
洛维格正是利用这个机遇,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生意慢慢做大,储存的“蛋”也越来越多。
财富精点
犹太商人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大多寻求合作伙伴,借势借力,为自己争得生存的空间,直至形成对行业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