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15603000000025

第25章 怎样教育胆小的孩子

娟娟上小学了,她文静秀气,但是胆子特别小。她从来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就算是白天也不例外,总是到附近的奶奶家去;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总是不敢与人打招呼;要是听见打雷、看到闪电,总是吓得缩进爸爸妈妈的怀里;从来都不敢独自出门,有什么事总是要爸爸妈妈陪着;要是有道题目不会做,妈妈叫她去问隔壁的哥哥,她也不敢一个人去,非得妈妈陪着去不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敏、勇敢。但是,有的家长却失望地发现,他们的孩子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内心里却是那样胆小如鼠:晚上,不敢独自睡觉;白天,见了小虫也会嗷嗷直叫。

一、孩子为何会胆小

1.家庭过度庇护

有些孩子胆小,主要是家长没有实施正确的教育,比如:孩子学习走路,走着走着摔倒了,家长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继续再走,不必大惊小怪;可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的家长,一见自己的孩子摔倒了,就会惊慌地说:“哎呀!我的宝贝摔痛了。”赶快把孩子抱起,嘴里还念叨:“心肝!心肝!”这种现象司空见惯;结果,孩子被家长的惊叫吓住了,不敢再学步了,至少也放慢了学步的速度。

2.受到父母恐吓

有的家长经常用一些刺激性语言吓唬孩子,给孩子讲“鬼怪”故事,本来是想让孩子听话、老实,没想到却导致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用恐吓代替教育是行不通的。还有的家长虽然没有吓唬孩子,却又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和爱护,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千哄万哄,不离左右,甚至把平时孩子最喜欢的吃的、玩的一并送上,想借此打消孩子的恐惧心理。这样做不但不能让孩子胆子变大,反而会助长孩子的恐惧心理。

3.家长不当批评

孩子胆小也可能是由于家长的不恰当的批评和指责引起的,比如孩子主动擦桌子,由于个子矮小,可能擦不干净,如果家长任意指责,也会造成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日久之后变得胆小。另外,孩子做错了事,尤其是第一次做错事时,家长不是先给孩子讲道理,而是先狠揍一顿;这样,也会使孩子胆小。

二、如何纠正孩子的胆小性格

改变孩子的胆小性格应从不同原因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

1.纠正不当教育

当孩子已经感到紧张和害怕了,家长千万不可当着外人再批评他“你怎么这么胆小”,这等于在教他:以后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该怎么办时,就要胆小!也不能假装没有看见或坚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引起紧张的环境里,让这么小的孩子独自面对恐惧是毫无道理的,况且这样做也培养不出勇敢的孩子。1~3岁的幼儿在心理上正处于建立信任和委托感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孩子受到惊吓时被保护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如果你不保护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会变成“胆小鬼”,长大后也不会有充分的自信。

2.不要宠溺孩子

有的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我,敢说敢做,即使犯了错误也不唯唯诺诺。但是,一旦他们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生人,便会完全“失去”聪明与灵巧,缺乏信心,不敢表达,尤其害怕失败。这是因为孩子在家中受到过多的宠爱与纵容,与社会的接触太少,不免使其对公共场合、集体活动产生未知的恐惧。所以,在家时,家长别让孩子太由着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办,而应适时放手,让他多到社会上去见识见识。

3.用鼓励代替指责

有些孩子不太善于与别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总不愿意主动问好,要么低着头、要么把脸扭向一边、要么涨红了脸没有一句话、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妈妈身后。一些家长便向别人“解释”:“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爱说话,见到客人总是扭扭捏捏的。”父母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当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父母应当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励:“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会说得更好。”“这次没完成没关系!下次我们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行!”在尴尬的节骨眼上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他的信心才会慢慢增强,直到把过度的羞怯抛到脑后。

4.教孩子勇敢面对恐惧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让他采取回避的态度,并给他更多的关怀和温暖,这实际上是强化了他的恐惧心理。因为他表现出恐惧,尤其是回避恐惧给他带来了好处,所以他的胆子越来越小。

家长也不能用强制的方法教育孩子。有的孩子不敢独自进空房,家长不要强行逼迫孩子进去,最好先陪孩子一起进去,让孩子到房里看看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以消除孩子的疑虑。下一次,家长可以送他到房门口,家长站在门口不走,让孩子进房子里去取东西,当孩子进房里后,回头看看家长还在门口,便会较放心地进去取东西。这时家长应表扬并鼓励他。慢慢孩子的胆量就会大起来。

有的孩子怕狗、怕猫,一看到它们就心惊肉跳,唯恐躲避不及。家长可以自己先摸一摸,或让其他不怕狗的孩子先摸一摸,让他看看。然后,再鼓励孩子自己也去摸一摸狗,使他亲身感到并不可怕。最后,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把它抱起来,逐渐地就不怕猫狗了。

5.创设没有压力的环境

要想让胆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创设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块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家长不要勉为其难,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使害羞程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