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15603000000056

第56章 爱虚荣影响孩子成长

虚荣心是一针使人走向歧途的兴奋剂,因为它能燃起一个人的欲望之火,促使人失去理智的控制;虚荣心又像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它随时都会破灭,把站在它上面的人抛下深渊。爱虚荣的心理一旦养成,就会只看到眼前,失去真实的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生活中,人人都受过虚荣心的困扰。虚荣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有强弱之分,在它表现较弱时,还不能使人意识到其危害;可是虚荣心较强是由较弱发展而来的,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会令人产生各种可怕的动机,这种动机所带来的后果有时是非常严重的。

虚荣心是一种脱离实际、盲目追求的心理状态,一般建立在物质欲求的基础之上,表现在孩子身上多是互相攀比、炫耀等言语和行为,一旦这种心态成为孩子性格中的一部分,那么对他们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一、孩子虚荣心的表现

孩子的虚荣心过强,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流露出来。如果父母能够及时捕捉到这方面的苗头,那么就可以立刻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开导。孩子过强的虚荣心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夸耀自我

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估计过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只想听好话,谁批评了他,他就跟谁反目成“仇”,这也是虚荣心在作怪。

2.夸耀家庭

常在同学和伙伴面前夸耀自己父母的地位或者家境的富足,以突显出自己的优越感。

3.自以为是

不懂装懂,喜欢班门弄斧,自以为是,如果别人指出了他的错误,就恼羞成怒,拼命要把方的说成圆的。

4.喜欢摆阔

讲阔气赶时髦,吃高档零食,穿名牌服装,用进口文具,玩新奇玩具都是追求虚荣的一种表现。有的同学虽然家境不好,却宁可吃咸菜而穿名牌,打肿脸充胖子。这种表现就是虚荣心在作祟。

5.争强好胜

做事情总想拔个尖儿,希望自己以强者、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受到众人的瞩目。对别人的才能从不称赞,反而鸡蛋里挑骨头,说长道短,搬弄是非。

二、孩子爱虚荣的原因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价值观念在人们追求自身生存发展的目标之下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对物质索求的欲望主导着很多人的生活,进而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我爸爸是老板,你爸爸只是工人!”“妈妈上星期给我买了双新的滑轮鞋!”生活中,孩子之间这种互相攀比的声音会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耳边。有的孩子常在同学和伙伴面前夸耀自己父母的地位或者家境的富足,以此突显出自己的优越感;有的孩子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和成绩,听到表扬就得意非凡,而对于批评则不以为然、拒不接受;有的孩子讲阔气赶时髦,特别注重穿着打扮,连脚上穿的袜子都要名牌的……

孩子的虚荣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由于现代家庭孩子少,父母总怕孩子受委屈,于是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孩子穿的、戴的都不能比别人差,别人的孩子买什么咱家的孩子也得买,绝不能让人家把自己比下去。于是在家长无意识的纵容下,孩子的欲望无限地膨胀。

另外,独生子女的父母从溺爱孩子出发,总是爱讲孩子的优点,掩盖他们的缺点,甚至在亲朋好友面前经常夸耀自己的孩子,孩子听到的都是赞美的声音,很少有人指出他的缺点;同时,父母又对别的孩子往往妄加指责。由于孩子对自己客观评价的能力还很差,家长具有绝对权威性,慢慢地孩子就从家长眼里的“十全十美”变成自己心中的“十全十美”,再也容忍不了别人超过自己。

三、怎样克服孩子的虚荣心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过强的虚荣心时,千万不要急躁,以命令的形式禁止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此,父母首先应以身作则,自己不要与别人攀比,以免孩子模仿,同时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同别人攀比,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家长也不要总是给孩子买东西,习惯性地给孩子买各种礼物,如果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感觉他得到这些礼物是应该的,而且需要你不断给他买。

教育孩子远离虚荣心,要多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与别人攀比,拥有名牌并不意味着拥有了较高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教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东西,而不要为了同别人攀比,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很多家长不肯面对经济窘迫的事实,对家人和朋友隐瞒现状甚至夸海口,这是极端错误的。应该正面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对于自己家庭的实际状况,有必要让孩子及时了解,让他从小就懂得,要自立、自强,不能把自己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要用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其实,适当满足一下孩子的小要求,给孩子买一些好一点的衣服、玩具等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掌握“度”。孩子毕竟是孩子,总会喜欢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适当地满足一下孩子的要求,可以避免孩子对别人的妒忌心理。如果孩子对得到的礼物等是为了炫耀,就要正面指出来,告诉他,炫耀、虚荣是有害的。

但是,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则要坚决拒绝。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明确告诉他:世界上好东西很多,不可能人人都拥有所有的东西。只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就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激发孩子潜在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更加纯洁、明亮。

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靠自己劳动挣来的钱购买所需要的东西。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一些家务,然后从中取得回报。一分劳动一分收获,一滴汗水一点回报,让孩子知道仅靠不停地向家长张口要这要那,不仅不光彩,而且行不通。

另外,家长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夸奖孩子要适度。赏识教育固然有其可取的一面,但要实事求是,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不能事无巨细过度夸奖;既不能过分夸大孩子的优点,也不要掩盖孩子的缺点。对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家长应给予表扬,但应适度。因为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孩子认为这些并不是他应该做的,一旦这样做了,便能得到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虚荣的坏习惯。

要消除孩子过强的虚荣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家长只有以自己的言行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给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并且通过恰当的机会让他感受到虚荣心过强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让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虚荣心过强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这样,他们就可以自动抑制自己的物欲,避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