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15603000000061

第61章 别让孩子太自卑

越越才上学前班,可从开学那天起,他就每天都要妈妈送到教室,帮他把书包放好后,才肯让妈妈走。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真正的学习也开始了,需要读拼音、做数学。由于他的接受能力不如其他孩子,每次他只要有数学不会做了、拼音不会读了,早上就不肯来学校了。即使妈妈送他到了教室门口,他也哭着闹着要回家。一天,他妈妈陪着他上了一节英语课,班主任老师看见了,摸摸他的头,问:“呀!今天妈妈来听我们的小越越上课吗?我们的小越越可是非常认真的哦!”说着就拿出前几天他的读书情况表给他妈妈看,上面全都是五角星。听着班主任老师的话,越越嘴角边露出微笑,终于肯让妈妈回家了。

越越的变化,反映了一个孩子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来源于心理学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表现为对自己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自卑的人常常胆小、怯懦、孤独、沉默,不喜欢交际,缺乏朋友,活动能力差,进取心不强,更多地考虑自我,对人不够热情,经常回避群体活动,缺乏自信心。

自卑的孩子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不愿与人交往,总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封闭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受煎熬;情绪低落、抑郁,还伴有焦虑、失眠等。

青少年阶段,正是孩子学习功课、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此阶段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克服自卑感。

孩子自卑感的产生,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目标定得过高连遭挫折的打击;二是与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存在劣势,以致造成不良的自我暗示等。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树立自尊和自信,专家提出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父母有密切的关系,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尊重孩子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爸爸妈妈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爸爸妈妈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的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信任。

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父母千万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家长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随意辱骂、惩罚和殴打孩子,辱骂、惩罚和殴打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请家长记住,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二、教育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自卑感形成的原因,是个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这是孩子自我认知能力差的缘故。要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家长要教育孩子从改变自我认识开始。家长要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学会比较,从对比中丰富自我认识、肯定自己,并让成绩和长处进一步光大。正确认识自己的更直接的方法来自于父母,父母是与孩子最亲近、最亲密的人,父母当然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发展和健康、幸福。因此,当孩子遇到挫折、失败时,父母要积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给孩子提供一些方法。

三、帮助孩子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上,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自我暗示是暗示的一种类型,它是来自内心的一种自我刺激。积极的自我暗示,是说即使自己处在不利情形,也要鼓励自己,增强信心,而不是事先过多地体验还没有到来的失败之后的情绪。不可小视积极的自我暗示的重要作用,哪怕就一句“我能做到”,它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四、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父母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才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挑剔孩子,孩子刚形成的自信很快就会消失。莉莉是一个10岁的女孩,非常喜欢弹钢琴,弹的曲子非常优美,而且,她还每天坚持练习好几个小时。一天,妈妈的朋友林阿姨来做客,对莉莉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问莉莉的妈妈:“莉莉怎么这么自觉弹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欢弹钢琴。”莉莉妈妈淡淡地笑了,说:“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是我懂得欣赏我的孩子,每当她练琴的时候,不论好坏,我总是对她说:‘孩子,你今天弹得更好了,比昨天进步了。’我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孩子非常喜欢弹琴给我听。”

由此可见,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二是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地、恰当地鼓励,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五、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

如果家庭对孩子娇宠、溺爱,一旦他离开家庭稍遇困难,便会不知所措,形成自卑心理。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碰到困难时,只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家长可从旁加以指导,不要包办,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使其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情。

平时,家长多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有意识地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能力,避免因自卑而怯于与人交往,形成自我封闭。